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建筑现象学及其他时间哲学,从时间与各要素的主体间性关系角度,将改造建筑的时间性最终看作是关乎建筑改造之本质的时间性精神共鸣。试图重新审视改造建筑的时间意义,并借助关系本身将此精神共鸣分为人与含时间性的环境要素同一的关系——生命感、人与建筑中过去现在未来的统一关系——历史感、人在特定叙事中与人类的认同关系——故事感。基于此,结合案例利用现象学的方法从建筑形式、质料、结构、细部等方面统和出借由时间关系划分的设计策略,表现时间性在改造建筑中的作用和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环境设计》2011,(7):I0002-I0008
建筑与人相通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安静的建筑”,我一直认为人和建筑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在安静的建筑里面其实也包含着很多的内容,我一直认为这非常重要。有的人看起来外表很风光,但实际上是外强中干,里面没有具体的内容,建筑也一样。建筑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个建筑存在的时间越长越好。时间是检验一个建筑好坏非常重要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1941年,吉迪恩(Sigfried Giedio)写了一本书《时间·空间与建筑》,而我们这期专栏的主题是"时间·人与建筑"。很久以来,我们对空间的研究远超过对建筑中的人的研究,也超过了对时间的研究。自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创建建筑学以来,建筑学一直以纪念性建筑的空间、建构以及形式逻辑为中心。20世纪对大量性建筑的关注也无非是将纪念性建筑的设计方法应用于  相似文献   

4.
情绪的传递     
情感病毒参与人数:不限活动时间:10分钟左右活动场地:不限准备材料:无适用对象:全体员工活动目的:情感是人与人交往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强烈的情感尤其是负面的情绪会在人与人之间如病毒一样传播开来,这个小游戏可以方便快捷地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2)
体育与健康关系密切,在专门的体育课上我们可以拿出足够的时间有效安排,课间时间少,不能进行大部头的运动,跳绳是一个有益有趣的良好运动,适用于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同时进行,并且占用场地少,方便快捷简易操作,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课间性的有效组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8)
<正>人人都说时间是公平的,它给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而我却说,我与时间势不两立!什么?大家肯定很疑惑,你们都说时间是人人皆知的公平法官,而我却说我与时间势不两立,那么时间和我有什么深仇大恨?好,我相信你们肯定很期待答案,那就看看我与时间势不两立的缘由吧!镜头一: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正写着作业,那叫一个埋头苦干啊!就在我和一  相似文献   

7.
<正>人的一生当中有1/3的时间在与枕头打交道,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睡眠时选择什么样的枕头对颈椎有好处。专家认为,好的枕头一定要满足4个要素。松软即躺下去后,要感觉枕头与颈部是亲和的,推荐使用木棉、荞麦或菊花做的枕头。透气由于人的皮肤会散发潮气,如果枕头不透气,时间长了会产生臭气。可塑因为颈椎是有曲度的,所以  相似文献   

8.
1.丽江 评语:对逃离都市的人而言,这里是田园;对迷恋夜生活的人而言,这里也是都市;丽江与工作无关,与心情有关。 电视时间:零或无穷——在这里.谁还需要电视呢?要么开着,不看。  相似文献   

9.
建筑承载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空间和时间的综合信息,是人类思想传承的重要媒介之一.它以独特的语言形式表达出丰富而含蓄的意义,所以对建筑空间予以的理解就成为人们认识世界、体验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赢得时间     
《Planning》2015,(4)
<正>与天南海北的同行闲聊时,很多人感慨没有时间读书,更没有时间写教育教学论文、做课题研究。他们纷纷感叹:"每天6点多钟到学校,一直忙到晚上22点多才能闲下来。人都累散架了,哪儿还有时间和精力读书写文章!"一线高中教师忙,向来不是什么秘密。教师常以戏谑和自嘲的口吻说自己"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本就体现着深深的无奈和感伤。然而,是否真的挤不出读书的时间,却值得商榷。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为什么有的人有时间读书、写文章,  相似文献   

11.
正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6年7月1日本书是美国著名规划师凯文·林奇关于时间与城市思考的一本随笔。作者想要说明人们认识中客观的时间与空间,在人的感受中会受诸多方面影响而产生变化。不仅是进入陌生空间(如盗梦空间),在熟悉  相似文献   

12.
住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人的一生至少有1/3以上的时间在家中度过,人与住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孟子云:“居可移气,养可移体,大哉居室。”意思是说,摄取有营养的食物,可使一个人身体健康;而居所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英国前  相似文献   

13.
Hyun 《家饰》2014,(12):26-37
“无间”在设计中的含义,一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二是风格没有界限,是多重文化碰撞出的融合意境。自幼跟随名师学习中国水墨画的吴滨对东方审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游学西方之后,他的设计语言渐渐清晰,超越古今,融汇东西,重新解剖时间、空间、自然与人的关系,从共生、平衡中演绎出当下的无间美学。  相似文献   

14.
建筑索引     
时间流逝,月盈月亏分秒蹒跚日夜轮回。此时此刻,宽容待我午夜时分根根枯骨,声声作响——西奥多·罗特克《柴·火》在《时间与记述》中,保罗·利科指出对于时间的思考是没有确定结果的沉思,而记述行为本身就可以对其有所回应。建筑作为理解和感受时间的工具,发挥着利科笔下记述行为的作用:为我们搭建起一座形而上的连桥,作为领悟时间的方式。5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利用日晷度量时间。方尖碑标志了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随后,埃及人发明了水钟,脱离了依赖天体运动判定时间的古法。而在希腊,位于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4)
以中国人的思维观点看,时间是与人们生活不可分离的概念,可以说时间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在时间也就是生命的长度上无法延伸,诗人们更多的把历史、生命以及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所以时间这一概念就变得更坚定情感化和主观化。唐诗的钟声里有历史苍茫的时间忧患,也有超越现实,体悟永恒的意义。就算是时间的指示钟也会能从中体悟超越时间的更为悠远的感受。诗与钟的结合在晨、晓特定的时刻,唐诗钟声便具有了特殊的蕴涵。  相似文献   

16.
哲理故事 一个人有一只手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戴着两只手表时,却无法确定哪只表显示的是正确的时间.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判断.英国心理学家P·萨盖把它称为手表定理,因为手表定理是萨盖首次提出的,所以又称为萨盖定律.  相似文献   

17.
运用疏散模拟软件BuildingEXODUS对某大型超市的人员安全疏散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建立包括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结构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互相作用模型,分6个情景对人员疏散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建筑物内人员容量、逃生速度、出口距离以及大小是制约疏散时间和逃生流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同出口对逃生人员的吸引度、逃生个体属性等作为潜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冯仑 《中州建设》2008,(20):94-95
时间这个东西特别有趣,它既是生产资料,也是消费资料;它既是资本品(投资品),也是消费品。比如说欧洲人很悠闲,一瓶啤酒就能坐在海滩泡一下午,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消费品。但对我们来说,每天加班加点,那时间就是资本,我们是要靠这个时间去换取金钱的。所以。在人有限的一生当中,有一个互相排挤的效应,也就是说,你的生产时间将挤兑你的消费时间,反之同理。  相似文献   

19.
报刊文萃     
中国人与烟打交道的时间不算短,受过中等教育的人都知道鸦片战争和虎门销烟,那时吸大烟就是吸毒,烟馆就是毒窝,大烟使中国人成了“东亚病夫”,禁烟运动则是救国救民的爱国之举,林则徐便成了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20.
易倩  付贵荣 《中国厨卫》2009,(10):82-89
对于家,我们总是乐此不疲地花上大量时间去装修与布置。舒适与独一无二是每个人的希望,而这个家正好为此作出了精彩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