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应变强化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从而减小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设计壁厚,减轻容器的重量,降低重容比,减少容器制造与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实现压力容器的轻型化。本文介绍了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应变强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思路,并从强度、蠕变、疲劳、均匀腐蚀、应力腐蚀开裂(SCC)等方面综述了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后的性能变化,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实现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轻型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应变强化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奥氏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能够有效的提高,这样可以减轻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厚度,从而将容器的重量也加以减轻,并降低在运输和制造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尽量降低压力容器的质量。本文主要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对外界压力的反应,并从强度、蠕变、疲劳、均匀腐蚀、应力腐蚀开裂(SCC)等方面综述了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后的性能变化,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降低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总质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一起奥氏体不锈钢复合板制造的压力容器不锈钢复合层裂纹的原因分析,提出在具有氯离子应力腐蚀开裂的环境条件下,复合后的复合层材料应保持固溶热处理状态要求,并发现了压力容器制作过程中砂轮打磨对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辽宁化工》2021,50(5)
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特殊,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高温、耐低温、综合力学性能突出以及工艺性能良好的特点,实际使用也比较广泛,在压力容器制造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目前以大量运用压力容器制造领域。奥氏体不锈钢因材料本身的特殊性,在制造过程中防护措施很重要。介绍了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制造特点及出现的一些问题、不锈钢表面防护技术、焊接特点,合理地控制好每一个制造环节从而保证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  相似文献   

5.
与奥氏体不锈钢复合钢板比,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复合钢板在压力容器中应用的较少,相应的受压元件的冷热加工成形等制造经验较少。采用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复合钢板制造的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冷热加工成形难度较大,是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的共识。通过对S22053+Q345R爆炸焊接复合钢板进行交货状态试验、冷加工成形试验、冷加工成形恢复性能热处理试验及热加工成形恢复材料供货状态的热处理试验,验证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复合钢板冷热加工成形工艺对复合钢板性能的影响,为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制定冷热加工成形工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郑世平  于洋 《中国化工装备》2013,15(4):26-31,43
通过不同等级奥氏体不锈钢的比较性腐蚀试验和多种方法组合焊接试验,分析论证了6%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良好的局部腐蚀蚀抗力和焊接性能。提出重视并加快包括6%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在内的国产压力容器用超级不锈钢的生产、应用和标准化工作,对提高我国承压设备的耐蚀水平、保障使用安全与可靠性,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超声波在奥氏体不锈钢薄板中传播特征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对接焊缝超声检测工艺并对之进行了试验验证和超声检测实际应用,将该焊接工艺应用于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压力容器的制造和实际使用中。  相似文献   

8.
与常规设计方法相比,应用应变强化设计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可以减小容器的壁厚,达到低碳经济的目标。澳大利亚,欧洲,美国相继推出了采用应变强化技术进行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生产的标准规范,目前中国尚无相应的标准规范;分别选取欧洲,美国及澳大利亚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几部典型标准,从适用范围,选材,设计,制造及检测几个方面对比分析了这些标准的异同,为中国的应变强化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应变强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应变强化基本原理,并分析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应变强化两种模式——常温应变强化Avesta模式和低温应变强化Ardeform模式。同时,分析比较几种压力容器标准关于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许用应力选取,其中欧盟EN13445压力容器标准奥氏体不锈钢屈服强度按σ1.0选取,材料安全系数取值较低,非常实用。  相似文献   

10.
黄菲  胡晓龙 《广州化工》2010,38(4):180-181
晶间腐蚀是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产生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容器的安全运行。本文阐述了奥氏体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基本机理,并提出了四种预防不锈钢制压力容器产生晶间腐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钱红华  鲍亚明 《辽宁化工》2010,39(3):276-278
根据材料力学理论,推导出适用于钢制卧式压力容器的鞍式支座的腹板与筋板组合截面积以及腹板与筋板组合截面抗弯模量的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SW6的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完全吻合,从而为压力容器设计人员在应用SW6计算软件进行鞍座参数的正确输入时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奥氏体不锈钢薄壁压力容器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通过实例,介绍了奥氏体不锈钢薄壁压力容器焊缝的返修方法和工艺。结果表明,焊缝返修完全可行,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张玉柱 《广东化工》2011,38(5):305+308-305,308
文章以椭圆形封头为例,围绕压力容器封头工艺减薄问题,对比GB150《钢制压力容器》和JB/T4746《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两个标准的相应条款,并结合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设计时考虑封头减薄的必要性及如何进行合理的设计,以消除工艺减薄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不锈钢做为低温容器用钢的焊接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制作了焊接工艺评定,最终采用了高效的埋弧自动焊进行了不锈钢低温容器的焊接。  相似文献   

15.
新型绕带式压力容器技术的突出发展优势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指出了21世纪压力容器构造技术发展的要求和方向,对德国的整体夹钳包扎高压容器构造技术进行了评价,着重论述了我国的新型线带式压力容器在具有抗爆安全特性、降低成本达40%以及钢复合结构设计灵活等方面所占的突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应变强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轻型化设计,这对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奥氏体不锈钢室温应变强化技术基本原理和相关要点。分析了国外应变强化不锈钢压力容器标准的结构设计、不锈钢材料许用应力值的选取等。  相似文献   

17.
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制压力容器的材料选择是压力容器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压力容器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材料选择不当,则为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带来隐患。笔者列举了几个实例,找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残余应力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小孔释放法对系列钢制压力容器手弧焊接接头的焊接残余应力进行测试 ,讨论了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对加载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的验证。结果表明 ,焊接接头的应力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是影响钢制压力容器安全性的关键 ,采用加载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非均匀应力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9.
双相不锈钢制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是我国压力容器建造标准中需要完善的部分.结合多年来双相不锈钢的设计使用经验,对双相不锈钢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提出系统的技术要求,供双相不锈钢设备的设计、制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