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氧热法电石生产技术研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石是一种重要的由煤生产纯化学品的中间产物,一百多年来由电弧法生产,耗电量很大,从燃煤发电算起,能耗很高。为了降低能耗,国内外很早就开始研发以含碳原料与氧气反应供热的氧热法技术。简要介绍了过去中试研发的几个氧热法技术及其存在问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电石生产反应器开发、基本化学反应和反应工程规律认识等方面的进展,重点展示了对电石生成反应机理的认识以及原料性质、形貌、传质、灰分等对反应的影响,整体工艺能效衡算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罗红 《聚氯乙烯》2014,42(9):18-21,28
介绍了4种电石制备工艺的现状,比较了采用电热法和氧热法生产电石的能耗、物耗及安全性,并以榆林地区的原料价格进行了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徐婉怡  王红霞  崔小迷  张早校 《化工进展》2021,40(10):5337-5347
我国电石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电石生产已成为我国化工领域的重要环节。电热法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的电石生产方法,但由于其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等诸多弊端,如何对传统电石工艺进行转型升级改造,发展节能降耗、原料及附加产品综合高效利用的大型一体化电石产业链成为了时下研究的热点。氧热法具有能耗低、物耗低、能效高、污染少的特点,已经成为替代电热法生产电石的新选择。为此,本文围绕氧热法煤制电石工艺、煤制电石多联产技术、电石清洁生产三方面对煤制电石新工艺进行综述,对国内外氧热法制电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煤制电石与化工/动力系统多联产工艺和电石渣综合利用与废气捕集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对进一步值得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了展望,为煤制电石清洁高效生产的理论研究、工程实践、系统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陆泳宇  阎维平  姜平 《化工进展》2015,34(1):102-107
在燃煤电站整合氧热法生产电石的技术工艺路线中,电石反应器串接在锅炉炉膛前,采用干燥煤粉、石灰粉和氧气作为反应原料,反应副产物烟气和含未燃碳的飞灰送入锅炉炉膛放热并燃烧,回收其热能与化学能。基于热力学原理构建化学反应的热平衡模型,计算产出电石纯度、原料耗量和电耗、能量的利用和回收情况,并探讨变换反应原料对上述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氧热法产出的电石纯度为65.97%,每生产1t CaC2,消耗煤粉1747.08kg,石灰粉980.5kg,氧气1285.25m3,电耗554.28kW·h;提高氧气纯度,各量变化十分微小,而制氧电耗大幅上升,采用不同煤种,各量的变化比较显著。论证了燃煤电站氧热法联产电石工艺的可行性,并为实际生产中原料的选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马彩霞 《煤化工》2012,40(6):14-17
介绍了国内外电石生产领域的专利文献检索情况,概述了电石生产技术在国内外的研发历史状况和技术主要拥有者的分布情况等,对专利中的电热法和氧热法电石生产工艺及装置进行了技术分析,以期为我国电石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廖玉清 《煤化工》1990,(3):48-5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电石生产的新设备及产品的消费分配;降低成本、节能省电的氧热法、等离子电弧催化法及向电炉内喷射炭素粉和氧气等新技术;我国电石生产技术的发展前景及电石炉炉气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7.
醋酸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其工业生产技术主要有乙烯法和乙炔法,通过对比以Bayer法、USI法、Leap法为代表的乙烯法和以天然气、电石为原料的乙炔法的反应机理、工艺流程、催化剂、操作参数、能耗、技术特点等内容。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绿色发展要求,提出醋酸乙烯工艺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8.
氯乙烯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乙烯(VCM)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电石乙炔法、乙烷法和乙烯氧氯化法,其中乙烯氧氯化法是目前世界上生产VCM最主要的方法,我国的VCM则主要采用电石乙炔法生产工艺路线。介绍了以上3种生产氯乙烯方法的技术进展,指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多数PVC树脂生产厂家,其原料路线仍以电石乙炔为主。全国76家企业,除北京化工二厂、齐鲁、上海氯碱3家用石油乙烯氧氯化法生产外,其余均用电石乙炔。电石法生产能力约在2/3,多数厂家装置开工率低、能耗高、成本高、效益差,并且每生产1tPVC树脂产生20kg左右的电石粉尘,可排出约14t含硫的碱性废水,而乙炔和氯化氢用HgCl2作催化剂进行加成反应生产氯乙烯,反应中的催化剂还要污染环境。国内石油乙烯法比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成本降低1000~1500元/t。故我国传统的PVC树脂生产厂家亟待解决原料路线。电石法生产PVC树脂改…  相似文献   

10.
电石渣是电石水解制乙炔时的副产物.本文介绍了电石渣的化学成分和热分解特性,综述了电石渣在生产建筑材料、制备化学产品方面的资源化利用现状与研究进展,并阐述了目前电石渣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不足.对于利用电石渣生产建筑材料,应逐渐摆脱对水泥、建筑砌块等建材原料需求的长期依赖,着力研发高附加值建材产品;对于利用电石渣制备化学产品,应简化工艺流程、降低能耗,提高产品纯度;各项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不应忽视电石渣中所含污染物在迁移转化过程中形成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氯乙烯(VCM)3种生产方法,即电石乙炔法、乙烷法和乙烯氧氯化法的技术进展,指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半焦粉难以高效高值化利用的难题,将半焦粉成型处理得到反应型焦,分析反应型焦生产技术,论述了成型所需黏结剂、成型工艺以及成型设备等多技术集成和匹配,提出了该工艺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反应型焦的制备原料是难以大规模利用的半焦粉,因此能有效解决粉煤热解提质产生大量粉末的问题,实现小于5 mm半焦粉的高效高附加值利用。反应型焦可直接用来生产电石、参与炼铁和硅铁的化学反应,使反应物原位接触,热质传递面积大,有效提高了反应速率,实现原料的循环利用,并结合接触黏合和粒度级配技术,在使用较少黏结剂的情况下能得到强度较高的反应型焦,减少成本。反应型焦生产技术将成型工艺和电石、硅铁、炼铁等工艺相结合,能有效改善电石、炼铁、硅铁等工艺,提高反应速率,节省能耗。  相似文献   

13.
我国磷酸工业生产面临能源短缺,电价攀升等问题,以热法磷酸为原料的磷化工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逐渐降低。介绍了我国自主开发的“窑法磷酸”和“热法磷酸生产热能回收利用”新工艺,重点分析了热法磷酸的生产能耗以及热能回收技术开发的进展,指出该技术符合节能降耗的要求,建议应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4.
任其龙 《化工进展》2016,35(12):4101-4102
制备电石、乙炔等基础化工原料是实现低阶煤高值转化的重要技术途径,现有技术普遍存在高污染、高能耗、高成本等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301800)拟通过揭示低阶煤在电场耦合反应体系极端条件下物质传递与转化的科学规律,深入认识反应过程调控、放大和能量回收原理,突破旋转弧等离子炬工程化技术、大电流氢等离子体电源与低电压启弧技术、长寿命电极设计及烧蚀补偿技术、低成本粉状原料成型及高温固体物料输送技术等关键技术,形成节能、高效、低成本的低阶煤生产乙炔和电石成套工艺,建成5000吨/年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工业示范装置及80万吨/年低阶煤蓄热式电石生产工业装置。  相似文献   

15.
七十年代以来,世界电石产量虽有下降,但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却有很大提高。电石生产中的各种新炉型、空心电极技术、炉气的干法除尘、炉气的回收利用、气烧石灰窑技术、出炉电石的热量回收、电石渣的综合利用以及操作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等工业化新技术,已使电石工业一扫旧日落后面貌;而氧热法、催化法、以煤代焦法以及不耗电的电石生产方法等正在开发的新技术,将使电石生产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未来的工业世界。  相似文献   

16.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国内聚氯乙烯(PVC)生产能力达到1231万t,产量890万t,其中约80%的生产装置是采用电石法工艺。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高升,电石法PVC工艺与乙烯氧氯化工艺相比,更具有价格竞争力。一批在建和拟建项目绝大部分也是采用电石法工艺。但是,由于电石法PVC生产工艺和其生产原料的特性,安全危险性要比乙烯氧氯化工艺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已工业化应用和正处于研发阶段的含汞废水处理技术,针对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含汞废水浓度高、水量相对较小等特点,对企业含汞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氧氯化法制氯乙烯技术进展和研究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产氯乙烯单体,氧氯化法与电石法相比,具有规模大、能耗低,环保好和经济等优点,因而得以广泛采用。现在的氧氯化技术比当初有了很大的发展,表现在能耗、物耗,防腐、安全、环保等方面,但目前国内和国外的氯乙烯装置在能耗物耗上的差距相当大,本文试就氯乙烯装置国外现在和未来的技术进展动向作一阐述。1 工艺进展及研究动态1.1 直接氯化单元直接氯化单元是指乙烯和氯气在三氯化铁催化  相似文献   

19.
《广东化工》2021,48(6)
一些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生产能耗和污染都比较大。本文以电石乙炔法生产醋酸乙烯酯工业为研究对象,进行生产工艺和节能减排优化设计。生产工艺方面以电石、乙炔和醋酸为原料,采用工业用醋酸锌—γ氧化铝为催化剂进行醋酸乙烯酯生产优化设计,通过流程模拟软件对整体工艺进行流程模拟和优化,通过对换热网络的设计优化,能量回收率达到37.1%。对醋酸乙烯酯生产过程进行节能减排集成研究,最终为醋酸乙烯酯工业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电石渣制水泥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市场、工艺、原料、投资回收等方面对电石渣制水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认为用电石渣制水泥具有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等优点。建议电石法PVC生产厂在条件成熟时尽快实施这一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