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浪的前三任CEO要么是技术高手,要么是资本运作的行家,相对而言,汪延给人的印象只是-个光脚的打工者。在前几任的耀眼光环下,面对网易、搜狐、TOM等门户网站的围追堵截,以及盛大、腾讯、携程、空中网等后起之秀的突飞猛进,汪延将如何成就自身、重塑新浪? 在这个过程中,对汪延的质疑始终也没有消失过,"被架空"、"要下课"的猜测和传言一度成为与汪延联系最密切的言语。就是这样一个处在"风头浪尖"  相似文献   

2.
视点     
汪延:要坚决把用户的数量减下去 [Donows] 人们现在最担心的是新浪作为龙头老大,其用户数或访问量会因为收费措施的出台而大大减少。其实对这一点新浪网的董事会任命的CEO汪延早有打算,早在今年六月青岛网络媒体论坛期间,作为商业网站代表的汪延列席其中的时候,就曾几次私下向朋友提到,要坚决将用户数砍下去。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在北大的一次主题演讲上,记者曾经问新浪网中国区总经理汪延,“你认为新浪网面对互联网的低谷该如何调整?”汪延回答说,保持平常心,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要做实事。保持平常心?新浪上市了,是应该降降温、保持平常心。但是,做实事,什么样的事情算实事?在后来一次专访中,汪延详细介绍了新浪目前的发展方向。新浪目前有500万注册用户,每天  相似文献   

4.
新浪是一家有历史的公司。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当中,李嵩波,蒋显斌、陈彤,王滨等新浪高层以及多位当时的创业员工向本刊独家讲述了一家公司十年的发展历程。5月10日,新浪换帅的当天,在理想国际大厦20层汪延的办公室里,段永基,汪延、曹国伟三位新浪浪尖上的人物,又以一种极为轻松的方式同本刊记者谈论起新浪的人事变动,潜在的资本并购以及新浪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每周人物     
像个孩子一样,忘不了,有时候你的笑窖很重要。就象这首歌一样,汪延的笑容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1996年,汪延从法国回来后就参与了利方在线的创建,这就是今日新浪网的前身;随后开始负责网站的全面运营工作.参与新浪网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出任新浪网的执行副总裁和中国地区总经理使新浪网成  相似文献   

6.
谁在执掌中国网络界的风向标——新浪?是汪延。他和他所领导的企业,虽然缺乏搜狐、网易式的强烈个性和娱乐色彩,却更有一股平和的大气  相似文献   

7.
汪延的谢幕     
在新浪的历史当中,汪延功成身退式的谢幕是绝无仅有的 2006年5月10日,新浪(Nasdaq:sina)对外宣布,汪延辞去新浪CEO一职,转任新浪董事会副董事长。原总裁兼CFO曹国伟升任总裁兼CEO,同时成为新浪董事会成员。原新浪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余正钧担任代理CFO 职务。  相似文献   

8.
上网已经有好几年了,我注册过的免 费电子邮箱几乎有一打,但“优化”之后只剩下四个。四个里面我最喜欢新浪,原因特别简单:它的容量高达50兆。有了这个“肚量”,什么文件、图像、音乐……统统可以传来传去。实在地说,这50兆的容量,根本用不着,有个四五兆完全够了。因为电子邮箱的主要功能就是发信收信,几封信有多大的数据量?所以从意识深处研究,我热衷新浪还有一种钦佩的感情,惊叹它敢于亮出这么大的免费旗号,真有些大浪奔腾的气派。 然而8月16日,突然收到新浪的新当家汪延的公开信,告知今后新浪的电子邮箱要收费了。…  相似文献   

9.
声音     
“2005年彩信收入不亚于短信”——汪延新浪总裁汪延近日对外宣称:与新浪短信的1800万用户相比,现有的几万彩信用户确实不起眼,但彩信市场蕴涵着巨大商机,我个人预测,到2005年,中国的彩信发送条数有望达到千亿条,总体收入不会低于短信。  相似文献   

10.
动向     
新浪公司5月12日宣布,新浪董事会决定由现任总裁汪延接替茅道临担任新浪首席执行长.并任董事一职。茅道临将继续担任新浪公司董事会董事一职。针对此次辞职,茅道临用“临危受命,功成身退”来表示自己的想法。这是继两年前时任新浪首席执行官的王志东离开以来.新浪发生的第二次高层人事变动。 汪延1996年与同事共同创办了国内最早的商业中文网  相似文献   

11.
与汪延风格截然不同的曹国伟会给新浪带来什么样的变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武萍 《数码世界》2003,2(7):43-44
谈到中国网络,不能不提到汪延,一个有着奇迹般历史的网络少帅。从大学毕业就“陷在网中央”,转眼七年如白驹过隙倏忽而逝。就在这七年间,互联网经历了变幻莫测的阶段,演绎出许多激情与理性,梦想与幻灭,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3.
我与新浪     
李嵩波 《程序员》2004,(11):31-31
我在新浪工作八年了,到新浪之前,我曾在一家公司写过出租车上小打印机的驱动程序,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1995年的时候,我就在网站上认识了汪延。大家都觉得做网络一定会有机会,当时还用 TCP 协议写的 Socket工具来聊天,每当有一些收获都会非常兴奋,觉得在做一些改变我们生活的事情。1995年底,我通过汪延认识了王志东。当时开发一个可以浏览各种内码网页的工具,放在网站上对软件进  相似文献   

14.
新浪网CEO汪延曾颇为遗憾地说:“当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破灭与西方的互联网破灭并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的互联网在破灭之前以至到现在都主要和传播领域挂钩,而西方的互联网在与传统行业挂钩,在为国家创造着GDP。”  相似文献   

15.
许多人都处于工作和生活的种紧张关系之中。尤其是快节奏的网络行业从业者,尤其那些是掌握公司走向,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的CEO们。而作为中国门户网站第一品牌,访问量全球排名第三的新浪网CEO汪延,却从容地在工作和生活之间穿梭自如,激情工作享受生活。他的工作观或者生活观是如此水乳交融,你甚至很难判断它们之间的界限。因此如何平衡二者之间关系,或者矛盾的问题,对他而言是不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2006年5月10日,原新浪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曹国伟被任命为新浪C E O,接替汪延。据悉,曹国伟1999年9月加入新浪,担任主管财务的副总裁,并于2001年1月升任新浪首席财务官(CFO),2004年升任新浪联席首席运营官(C O O),负责新浪网站运营、市场及网络广告销售工作,2005年9月升任新浪总裁。原CEO汪延曾经说过,网络广告和无线是新浪的两只触角,目前还未找到第三只触角。而新浪5月9日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中,显示影响新浪业绩的罪魁祸首是无线增值业务。面对无线业务利润空间不断萎缩,曹国伟认为:“虽然目前的挑战很大,但未来无线的潜力会非常大,由于…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与网络》2005,(2):27-27
如果你经常使用电子邮箱,这样的“多彩”生活一定让你不堪回味:想要发送好东西与朋友分享,速度慢如龟爬,急得满脸通“红”;经常遭遇垃圾邮件的骚扰,恨得满脸发“青”;听说大规模的邮件病毒即将爆发,吓得脸色发“白”;想制作属于自己的个性邮件,尝试来点多媒体效果却苦无良方,憋得满脸发“紫”……,我们不禁要问,你的邮箱“宽带”了吗?  相似文献   

18.
当去年底YAHoo这个互联网的“大鳄”刚透露出进军中国大陆的消息时,在中国大陆着实引起了不小的震荡。新浪北京公司总经理汪延当时对新闻界说:“我们等雅虎3年半了,他终于来了。”  相似文献   

19.
白丽 《中国信息化》2005,(18):22-22
2005年9月3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落下帷幕.互联网界大大小小的角儿们几乎悉数到会寻求交流与合作,探求新的商机。不过也有个别.比如阿里巴巴的马云等人并未亲自参会.而是在杭州忙碌着“西湖论剑“。刚刚从此次大会走出的王雷雷、汪延、张朝阳等人在一周之后,又匆忙赶往杭州开始了又一轮的互联网产业群英会。  相似文献   

20.
趣味吧!     
有个人被狗咬伤,慌忙跑到医生那里。医生正在收捡东西,准备回家。“看看几点了,怎么这个时候才来?”医生满脸不悦。“我倒是知道,医生。”那人说:“可是狗不懂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