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综述了国内外轻质油品中二硫化物的脱除技术,包括吸附法、氧化法、络合法及生物法等几种脱硫方法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各种方法在油品脱硫应用中的优缺点,并对轻质油品中二硫化物的脱硫技术发展前景做出展望,其中载体改性、络合-吸附结合、反应脱硫及生物脱硫技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的加氢脱硫技术相比,吸附脱硫技术在超低硫燃料油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综述了吸附法脱除燃料油中有机硫化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反应吸附脱硫和选择性吸附脱硫两种类型的吸附脱硫方法以及分子筛基吸附剂、金属氧化物基吸附剂、活性炭基吸附剂和粘土基吸附剂在吸附脱硫方面的应用。指出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是近期最有希望实现零硫目标的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3.
油品非加氢脱硫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光 《当代化工》2010,39(1):37-40
综述了IRVAD、S-Zorb、LADS等吸附脱硫工艺,酸碱精制、有机溶剂脱硫、离子液体脱硫等萃取脱硫技术,烷基化脱硫技术,细菌脱硫、微生物脱硫、新型生物脱硫等生物脱硫技术,膜分离脱硫技术,添加剂脱硫技术,并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最后,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出发,对非加氢脱硫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烟气脱硫除尘的技术方法有许多种,每种技术的应用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环境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文章介绍了几种烟气脱硫技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介绍了用于中小燃煤锅炉烟气脱硫的技术-麻石水膜法烟气脱硫,并成功的应用于公司的中小型燃煤改造。适合对有条件的老厂进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5.
马伟达 《广州化工》2012,40(11):65-66
催化裂化汽油具有高硫含量、高烯烃含量的特点。本文综述了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催化裂化反应脱硫添加剂、吸附脱硫技术、氧化脱硫技术、烷基化脱硫技术、离子液体脱硫技术、溶剂抽提脱硫技术。选择性加氢、催化裂化、吸附脱硫和氧化脱硫技术均已比较成熟,烷基化脱硫、离子液体脱硫、溶剂抽提脱硫技术很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目前工业气体中硫化氢的脱除方法,主要有干法脱硫、湿法脱硫、微生物法、臭氧氧化法和电化学法等,提出了今后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FCC汽油非临氢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王宏伟  贺振富  田辉平 《化工进展》2005,24(11):1216-1224
综述了国内外开发和应用的FCC汽油非临氢脱硫技术,该技术主要有生物脱硫、催化裂化脱硫、吸附脱硫、溶剂抽提脱硫、烷基化脱硫、氧化脱硫和膜分离脱硫等;评述了催化裂化脱硫、吸附脱硫和氧化脱硫等技术的特点和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石油脱硫技术的进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品的脱硫技术主要有加氢脱硫技术和非加氢脱硫技术;本文论述了加氢脱硫技术,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种类、特点及脱硫效果,为以后石油脱硫技术的开发研究提供一定根据,以更好地发展石油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9.
炼油厂产品深度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开发和应用的脱硫技术,通过一系列实例阐述了近年来催化加氢脱硫及非加氢脱硫的工艺进展。该技术主要有催化加氢脱硫(改进催化剂的合成、先进的反应器设计、蒸馏与加氢脱硫组合等)及非加氢脱硫技术(烷基化脱硫、溶剂萃取脱硫、沉淀脱硫、吸附脱硫、氧化脱硫和膜分离脱硫等);评述了催化加氢脱硫、烷基化脱硫、吸附脱硫和氧化脱硫等脱硫技术的特点和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琳  王海芳 《广州化工》2012,40(12):55-57
二氧化硫的污染情况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几种主要湿式脱硫工艺的对比研究,从半胱氨酸亚铁溶液同时脱硫脱氮工艺技术中归纳出一种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胱氨酸脱硫技术,阐述了胱氨酸脱硫技术的反应机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总结出此方法的优缺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脱硫方法。  相似文献   

11.
车用燃料电化学脱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东  胡涛  李晶晶  张永汾  陈露 《化工进展》2015,34(5):1277-1282
随着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及环保法规的逐步完善,车用燃料清洁化生产已势在必行.作为一种新型脱硫技术,电化学脱硫近年来研究较多.车用燃料电化学脱硫技术包括氧化脱硫及还原脱硫.相对于传统加氢脱硫,电化学脱硫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工艺流程简单及易于自动控制等特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车用燃料电化学脱硫的研究现状,从反应机理、实验方法、脱硫效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电化学脱硫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深入研究反应机理、寻找新型电极材料、配制复合电解液以及开发电化学组合脱硫工艺是未来车用燃料电化学脱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李会举  匡岳林  郝林 《当代化工》2010,39(4):394-396,400
综述了国内外燃料油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为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的氧化脱硫技术。分析了氧化脱硫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氧化脱硫技术可改进的方向。认为氧化脱硫技术将成为今后生产超低硫清洁燃料油的主要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13.
华雯  吕瑞亮 《无机盐工业》2022,54(12):10-18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作为主要污染物之一,其控制和减排对改善环境质量极为重要。综述了国内外湿法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传统湿法脱硫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现状,提出了主要存在的问题,比如:脱硫吸收剂的不可持续性和区域限制性、脱硫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及环境污染、脱硫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经济性等问题。对新型湿法脱硫技术的原理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指出研制并推广环境友好型和可循环利用的新型脱硫吸收剂、大力发展传统湿法脱硫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快新型湿法脱硫技术成果转化是未来湿法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烟煤热解提质增效,从脱硫角度,调研了各工段脱硫技术的应用及研究现状,试图厘清烟煤热解全流程脱硫的思路。烟煤热解全流程脱硫包括炉前煤炭脱硫、炉中热解脱硫和炉后煤气脱硫3部分。炉前煤炭脱硫方面,重介质洗选和浮选工业应用成熟,电选、磁选、微生物及各类化学脱硫方法仍处于研究阶段;热解脱硫方面,不同气氛下热解脱硫和与添加剂共热解脱硫均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炉后煤气脱硫以湿法氧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为实现全流程有效脱硫,现阶段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大炉前脱硫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研究力度;(2)加强针对有机硫脱除技术的研发;(3)研发配套环保技术,减少过程污染。  相似文献   

15.
张俊花  王志杰  王东飞  曹青 《化工进展》2011,30(5):1112-1119
同催化加氢脱硫技术相比,非加氢脱硫技术是在常压和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操作的,具有投资小、操作安全和成本较低等优势,进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针对国内外目前开展的液体碳氢化合物采用的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特点,本文重点对酸碱精制、吸附法、催化法、萃取法、氧化法、微生物法、辐射法和离子液体法等非加氢脱硫技术的原理和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每种脱硫技术存在的优缺点,并对今后脱硫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最后认为脱硫工艺的发展前景为现有各脱硫工艺的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沼气脱硫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钢  王欣  刘伟  高德玉  赫大新  陈薇 《化学工程师》2008,22(1):32-33,44
本文综述了近年研究人员在开发沼气脱硫工艺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现代与传统的脱硫技术工艺.探讨了物理、化学和生物脱硫技术对沼气脱硫工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甲基叔丁基醚脱硫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东  陈露  李晶晶  张永汾  程瑾 《化工进展》2015,34(1):234-238,251
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我国车用汽油的重要调和组分,研究其深度脱硫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MTBE前脱硫(炼厂C4、LPG原料脱硫)和后脱硫(MTBE产品脱硫)两类脱硫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后脱硫方法重点介绍了精馏、萃取精馏、氧化和吸附四类脱硫方法,与前脱硫方法相比其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深度脱除不同途径引入MTBE产品中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的硫化物等优点。分析了MTBE中硫化物来源和种类对脱硫效果的影响,指出了后脱硫方法是MTBE深度脱硫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可以从MTBE中硫化物组成出发设计经济、有效的后脱硫方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精脱硫工艺和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内焦炉煤气合成甲醇中精脱硫工艺和加氢脱硫催化剂现状,探讨催化部分氧化法和非催化部分氧化法两种精脱硫工艺的优缺点,归纳现有工艺中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种类、性能。指出非催化部分氧化法和高性能的加氢脱硫催化剂是当今焦炉煤气合成甲醇的两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加氢柴油中残留的硫化物主要为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因此,脱除柴油中二苯并噻吩类硫化物是实现柴油深度脱硫的关键技术。系统地介绍了加氢脱硫、生物脱硫、氧化脱硫和吸附脱硫等技术及其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反应吸附脱硫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肖翠微 《洁净煤技术》2010,16(6):32-35,39
介绍了煤炭燃烧硫污染物的产生及危害,并分别从煤炭燃烧前脱硫、炉内脱硫以及烟气脱硫等方面介绍了SO2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煤炭燃烧后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一些新技术发展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