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东辛油田的长期停产井和低产井较多。如何使者老油田持续稳产?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对长期停产井和低产井进行挖潜,重新认识和分析这些油井的静态动态资料,找出停产,低产的原因,采用已有的和新的采油工艺,技术,结合开发地质的研究与分析,就能充分挖掘长期停产井和低产井的潜力,东辛油田的实例证明,由此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是渤海油田实现增产目标的关键途径之一。为了促进渤海油田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发展,分析总结了低产低效井的成因、治理难点及主要挑战,综述了高含水储层治理技术、储层改造技术、防砂治理技术、井筒治理与恢复技术、储层低效治理技术等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并探讨了未来渤海油田低产低效井治理技术发展方向,以期为提高低产低效井治理技术能力、升级完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推动渤海油田低产低效井实现低成本高效治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高含水的油田开发晚期,面临如何提高低产井开采效益的问题。首先按盈利情况对低产井进行分类,拟定综合地质、技术和经济措施,使不孕利井转变为盈利井,并监测这些措施执行情况和效果。以开发50年的鞑靼尔斯坦油田为例。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永安油田永7块、永25块、永21块部分油井含水上升和产澈置下降,近年来出现了部分低产低效井及停产井。而低产低效井已占开井总数的25%,且日产油水平远低于摹均单井日产油。为此,对永安油田进行了油井低效原因剖析,筛选有潜力井进行综合治理,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对进一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油田采收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塔河治井     
范明 《中国石油》2013,(1):54-55
针对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的开发难题,塔河油田采油一厂油气藏专家与技术人员,"号脉"气井病因,开"良方",把停产井变为生产井、低产井变为高产井,使油田递减得到有力控制。冬天的南疆,寒风呼啸,往日灵动的塔里木河也铺上了一层坚冰。就在冰封的河道旁坐落着塔河采油一厂的AT开发区块。  相似文献   

6.
狮子沟浅层随着注采井网的不断完善,注水井区地层能量得到补充,开发形势逐年好转,平均单井日产油量逐年上升,但是部分井产量较低,含水上升快,本文主要是分析总结出狮子沟油田N1油藏低产井低产的原因并提出挖潜对策。  相似文献   

7.
安塞油田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塞油田属于低渗、低压、低产的"三低"油藏,针对安塞油田开发实际情况,从经济极限产能方面定义了低产低效井,并对其进行了分类,从地质因素和后期开发方面分析了不同类型低产低效井的成因。通过对开发地质资料的研究分析,结合采油工艺技术,针对不同的低产低效井制定了合理的治理技术。实践证明,低产低效井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同时也为同类油藏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S油田是渤海典型的水驱开发稠油油田,目前油田已经进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率的“双高”阶段,随着油田含水上升,油田低产低效井逐年增多,严重影响油田开发效果。针对S油田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对低产低效井成因进行分析,从剩余油、砂体发育、储层非均质性、注采关系、钻完井污染及井筒完整性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对低产低效井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低产低效井开展治理对策研究,制定了“平面分区、纵向分层、分类研究、治理与挖潜调整同步”的治理策略,最大限度发挥油田潜力和提高经济效益。近3年通过对S油田低产低效井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高含水砂体挖潜、薄层挖潜、高含水期水平井产能评价、注采井网调控、潜力储量评价等技术,成功指导了渤海S油田51口低产低效井的治理研究,新增探明储量300×104 m3。2017—2019年已治理33口低产低效井,2019年7月实现日增油近1200 m3,预测到开发期末累增油近240×104 m3,提高采收率近1%,低产低效井治理效果显著。该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海上稠油油田高含水期低产低效井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低产低效井,其治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油田的经济效益。根据Q油田低产低效形成原因,将低产低效井分为地质低效、油藏低效和工艺低效三类,并针对每一类低产低效井形成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包括地质油藏做精做细,逐层挖潜,剩余油精细研究;完善注采井网,优化注水系统;优化工作制度等措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Q油田2017年完成低产低效井治理43口,日产量增加1 032.9 m3,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保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开采时间的延长和油井能量逐渐降低,报废井、停产井逐年增多,低产生产区域的油井生产多数采用摆方罐生产(一井一罐,零回压生产),致使油井产量的限制和生产费用的提高。罐泵组合利用圆罐的储液能力将低产油井来液暂时进行储存,达到降低油井出口压力,实现挖潜增油的目的;利用泵打液能力将圆罐的储液回打至集油干线,达到连续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螺杆泵在稠油出砂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辛油田营十三断块东二段由于油稠、出砂、粘土膨胀堵塞油层等原因,于1987年新钻的12口油井,有11口投产不成功。曾采取压裂、酸化、防砂和防粘土膨胀等多项新工艺措施,均无效果。1994年对该断块油井采取二次射孔、不洗井方法,并运用螺杆泵举升重油新工艺配合金属棉、陶瓷防砂管防砂新技术,使长期停产的营十三断块东二段的6口油井恢复了正常生产,日产油量由原来的1.6吨增加到51吨,检泵周期由原来的30天延长到135天,截至1994年底,累计增产原油6418吨。  相似文献   

12.
受储层致密低压、长期注采条件下有效驱替系统难以建立等因素影响,鄂尔多斯盆地部分水平井产量递减大,采油速度和累计采出程度较低。为此,基于水平井压力场及应力场分布规律,集成体积改造、补充能量、渗吸驱油一体化重复改造技术优化设计模式,配套实施了机械封隔与动态暂堵相结合的大排量高效分段复压工艺及管柱。测试分析表明,水平井重复压裂储层改造体积达到初次压裂的2倍以上,裂缝复杂指数达到新井压裂时的1.3倍,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由75%提高至120%。试验井复压后单井产油量由2 t以下提高至10~15 t,自喷期达到3个月以上,生产1 a后平均产油量仍达到10~12 t/d,采油速度由0.22%提升至1.05%,预测最终累计产油量可提高1倍以上。该技术对其他非常规储层提高水平井老井产量及最终采出程度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超浅层稠油水平井注采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井楼油田超浅层稠油水平井原油粘度大、储层胶结疏松、出砂严重、造斜点浅、井斜变化率大以及方位角大的特点,研究应用了滤砂管挤压防砂完井工艺、隔热注采一体化工艺、大斜度抽稠泵抽油工艺,先后在楼平1井等5口水平井进行了现场试验,施工成功率为100%,平均累计增油2683.1t,平均油气比0.321,平均有效期596d。实现了稠油有杆泵人工举升最大井斜角达72.95°,最大位重比2.59。现场应用证明,该技术能够达到超浅层稠油水平井注采的要求,很好地解决了超浅层稠油水平井的开采难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游梁式抽油机-有杆泵采油方式在低渗透油藏部分区块定向井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油井免修期短、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在6口低渗透油藏定向油井应用了螺杆泵采油工艺,现场运行效果表明,螺杆泵采油工艺可有效的延长油井的检泵周期及提高泵效,为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定向井采油提供一种新的举升方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套变井、侧钻井、变壁厚等特殊井身结构井出砂,导致油井不能正常生产的矛盾,研究了一种反循环砾石充填防砂工艺来解决这一矛盾。2001年10月-2003年7月该工艺在东辛油田的侧钻、变壁厚等特殊井身结构井现场先导性试验应用3口井,实施后一次成功率100%,有效率100%,平均单井日增油3.8t,累计增油5871.O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该工艺为解决东辛油田的侧钻、变壁厚等特殊井身结构井的防砂,挖潜增效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透油藏具有低渗、低压、低丰度的特征,采用"五点水平井注采井网+分段压裂"开发,有效提高了初期单井产量。然而,受裂缝间距大、改造规模小、水平段中部能量补充困难及裂缝长期导流能力下降快等因素影响,水平井长期生产产量递减较大。基于典型水平井生产拟合数值模型的压力场和剩余油饱和度场分布,定义了储层改造体积指数、油藏接触面积指数、缝网导流能力指数及地层压力保持指数,并以此表征裂缝网络模型的增产指标。采用新型NF裂缝网络模型,系统对比评价了各指标的增产潜力及其与产量的敏感程度,最终提出了水平井"SRV+Ct+Cd+ps"的体积压裂重复改造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在某区长6超低渗透油藏现场应用后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4口试验井与常规重复压裂相比,单井产量提高50%~70%。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透油藏储层致密、物性差、孔喉细微,是典型的低压、低渗、低丰度油藏,超前注水和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可提高其开发效果.文中以最具代表性的华庆油田长6超低渗透油藏为研究对象,结合注采井网根据水平并段与注水井的相对位置,将常规压裂和体积压裂进行组合设计,在距离水线较近的井段实施小规模压裂,距离水线较远的井段实施大规模体积压裂.该方案的实施,在减小早期水淹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人工裂缝和井网、注水的适配性.同时,开展了8口水平井新型压裂设计的矿场试验,与采用常规压裂设计的邻近水平井相比,试油产量提高20 m3/d左右,投产初期3个月累计产油量提高184t,含水率较低且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油井重复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复压裂工艺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增加单井产量,确保油田稳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手段。文中对长庆低渗透油田的产量递减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地层压力下降会引起孔隙度下降,含水饱和度上升。并结合近几年重复压裂工艺的现场实践,提出了重复压裂井的选井条件;(1)初次压裂规模小的井;(2)初次压裂失败的井;(3)初次压裂产生了伤害的井;(4)初次压裂工艺落后的井,如裂缝导流能力低;(5)地层压力保持在原始压力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平井提高稠油油藏剩余油采收率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挖潜辽河油田A块超稠油油藏井间剩余油,应用数值模拟软件描述了水平井有利部署区温度场、压力场及剩余油分布:蒸汽吞吐周期较高的生产井周围油层动用情况较好,油层温度高达190~210℃,但蒸汽加热的有效面积只在井筒周围20~30 m,井间仍然有大部分区域处于45~65℃的低温状态;由于蒸汽吞吐过程中的汽窜现象,部分井之间有热连通形成.动用最好的区域油层压力为3.00 MPa,一般在3.40~3.90 MPa.井间存在大量剩余油,剩余油饱和度大于50%.在兴Ⅲ、兴Ⅱ_2油层单层厚度大干5 m区域整体部署水平井30口,水平段长度250~400 m.模拟预测水平井蒸汽吞吐8周期后,平均单井累计产油25 220 t,油汽比0.42,采出程度为31.5%.与直井生产效果对比,加密水平井可以挖潜稠油油藏井问剩余油,提高该区块采收率.图5表3参10  相似文献   

20.
The Dongxin oil region has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multiple types of fault block reservoirs. To enhance oil recovery, th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of sidetracking wells have been used effectively in the Dongxin oil region. The screening conditions and optimal design method of sidetracking wells in the fault block reservoirs were analyzed and concluded in this study. Additionally, the oil production rate and water cut variation rules of sidetracking wells were studied, and the supporting technology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 sidetracking wells.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an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 sidetracking wells in fault block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