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为了提高雷达对机动目标的跟踪精度,通过融合拟蒙特卡罗思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线性非高斯系统的拟蒙特卡罗粒子滤波交互式多模型算法。该算法利用拟蒙特卡罗采样,克服传统算法采样粒子间隙过大、粒子层叠问题,增加交互式多模型对机动目标跟踪时的有效粒子数;通过区间估计理论,解决拟蒙特卡罗支撑区间难以计算问题,并结合核密度估计重采样,保证采样粒子的低等差异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交互式多模粒子滤波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可在保证滤波实时性的同时,提高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2.
在杂波背景条件下,现有的基于概率假设密度(PHD)滤波的粒子滤波检测前跟踪(TBD)算法,存在对密集多目标数目估计不准,使用粒子数目较多会造成维数灾难的问题。因此,该文引入两层粒子的概念,将基于平行分割(PP)理论的辅助粒子滤波(APF)应用于基于概率假设密度的检测前跟踪 (PHD-TBD)算法中,提出基于概率假设密度滤波的平行分割辅助粒子滤波检测前跟踪(APP-PF-PHD-TBD)算法以提高目标数目及状态估计精度。仿真实验证明,相对于现有基于PHD的粒子滤波检测前跟踪算法,该算法在目标数目和状态估计精度上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在密集目标场景下,优势尤为突出。最后,利用导航雷达实测所得海杂波背景数据证明,该算法在应用中性能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3.
空间域容量控制多分辨粒子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玲玲  马培军  苏小红  张洪涛 《电子学报》2010,38(11):2664-2668
 针对多分辨分析方法用于降低粒子滤波样本集容量时,因多次迭代引起的样本数急剧下降而导致滤波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监测拟测量误差相关统计量来预警可能出现的误差扩大,当系统处于性能临界区时,在原样本空间上进行准蒙特卡罗增量采样或复制原样本集来控制样本集容量,规避滤波发散的风险.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保持了粒子滤波算法的估计性能,同时有效降低了粒子滤波样本数目,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机动目标检测跟踪问题,研究了辅助粒子滤波与多模粒子滤波(MMPF)相结合的检测前跟踪(APF-MMPF)算法。将多模粒子滤波过程中包含目标存在变量及运动模式变量的预测粒子直接用于产生辅助变量,进行辅助粒子滤波过程实现对机动目标的检测跟踪。通过APF-MMPF算法与单纯MMPF算法的仿真结果对比可见,APF-MMPF算法的检测概率高、跟踪误差小,检测跟踪性能优于MMPF算法。由算法机理和仿真结果可见,由于APF-MMPF算法中粒子采样利用了当前量测信息,可有效提高对机动目标的检测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机动目标检测跟踪问题,研究了辅助粒子滤波与多模粒子滤波( MMPF)相结合的检测前跟踪( APF-MMPF)算法。将多模粒子滤波过程中包含目标存在变量及运动模式变量的预测粒子直接用于产生辅助变量,进行辅助粒子滤波过程实现对机动目标的检测跟踪。通过APF-MMPF算法与单纯MMPF算法的仿真结果对比可见,APF-MMPF算法的检测概率高、跟踪误差小,检测跟踪性能优于MMPF算法。由算法机理和仿真结果可见,由于APF-MMPF算法中粒子采样利用了当前量测信息,可有效提高对机动目标的检测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6.
柳超  李秀友  黄勇 《信号处理》2015,31(9):1131-1137
在机动微弱目标的检测和跟踪方面,当前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是多模型粒子滤波检测前跟踪(MMPF-TBD),该方法以尽可能多的运动模型去匹配目标的机动,符合运动模型精细化研究方向,但存在模型数目与类别较多,模型之间转移计算复杂和有效模型使用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从多个运动模型结构上的相似性出发,提出一种优化的多模型粒子滤波检测前跟踪方法,通过粒子机动加速度的变化,在一个模型框架下模拟出类似MMPF TBD中的多种机动模型,简化了算法结构;在该方法实现过程中,采用辅助粒子滤波提高状态估计精度。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相比MMPF-TBD具有更稳定的检测和跟踪性能以及在低信噪比环境中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实现目标数目未知且可变条件下的多目标检测与跟踪是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点扩散模型的多目标检测前跟踪改进算法。该算法在序贯蒙特卡罗概率假设密度(SMC-PHD)滤波框架下实现,通过自适应粒子产生机制完成新生目标在像平面中的初始定位,并根据目标在图像中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全体粒子集进行有效子集分割和快速权值估算,最后利用动态聚类方法完成多目标状态的准确提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改善了多目标检测前跟踪的估计性能,并大大提高了算法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王娜  谭顺成  王国宏 《信号处理》2017,33(9):1248-1257
针对现有粒子滤波微弱多目标检测前跟踪(TBD)算法要求目标数目或者目标最大数目已知,且无法对邻近微弱目标有效检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和目标相继消除(PF-STC)的多目标TBD算法。该算法通过将多目标状态的联合搜索过程简化为多个独立的单目标检测过程,实现数目未知的多目标跟踪和检测。与现有粒子滤波多目标TBD算法相比,新算法克服了现有方法在较弱目标接近较强目标时出现的检测困难,并降低了算法复杂度,能对数目未知的微弱多目标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9.
关超  赵继超  张扬 《现代导航》2020,11(5):385-390
针对基于粒子滤波的弱小目标检测前跟踪算法(Particle Filter Track Before Detect, PF-TBD)存在采样粒子数目随空间维数呈指数增长、计算量急剧增加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串行重采样改进的检测前跟踪算法(Serial Resampling Track Before Detect, SR-TBD)。所提算法通过对粒子状态的位置空间与速度空间进行串行采样,实现搜索帧间能量的有效积累,并降低状态维数造成计算量的增加,提升算法收敛速度。通过算法仿真与传统 PF-TBD 算法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在算法收敛速度、运算量等方面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该文针对粒子滤波计算量大,难以在工程中应用的问题,用拟蒙特卡罗采样(QMC)代替蒙特卡罗采样(MC),减少了运算量。分析并给出了拟蒙特卡罗-高斯粒子滤波(QMC-GPF)算法的并行结构。在该并行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FPGA的QMC-GPF的设计与实现。在实现过程中选取2作基数来产生Faure序列,将乘法运算、求模运算简化为便于在FPGA中实现的按位异或运算;采用查找表实现指数函数等复杂函数的计算,充分利用了FPGA中大量的Block RAM资源;给出了Cholesky分解矩阵各元素的并行计算结构。以红外图像弱小目标跟踪实验为例,验证了本设计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1.
关超  张扬  孙建军 《现代导航》2020,11(1):52-57
针对异类传感器信息差异化、标准粒子滤波在检测与跟踪时存在的粒子贫乏等问题,提出了基于RPF的异类传感器检测前跟踪算法.由于标准粒子滤波器容易产生粒子贫乏,无法对检测空间进行有效搜索检测,因此,引入RPF滤波器解决粒子滤波器重采样时的粒子贫乏问题,并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前提下确保跟踪与搜索粒子数目不变;同时利用粒子空间分布特点,通过空间变换的手段实现粒子空间转换与配准,以此实现异类传感器在概率空间的一致表示.对该算法进行仿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异类跟踪算法优于单一传感器的检测与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粒子滤波的视频目标跟踪算法中由于粒子重采样过程而导致粒子贫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利用群体智能的特点使得粒子集在重采样前得到优化,保持了粒子的多样性,从而解决了粒子贫化问题,同时增加了有效粒子的数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粒子滤波跟踪算法,比标准粒子滤波跟踪算法所需粒子数更少,对目标遮挡、较复杂背景有较好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低信噪比微弱目标的实时检测与跟踪问题,提出了基于复似然比的粒子滤波改进算法。该算法弥补了传统粒子滤波利用幅度似然比计算粒子权重而忽略相位信息的缺陷,推导了基于复似然比的粒子权重表达式,从而更好地利用了目标原始信息。同时,基于幅度似然比的权重计算需要多次进行贝塞尔函数运算,而基于复似然比的权重计算只需进行一次贝塞尔函数运算,可以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不仅在检测与跟踪性能上优于传统粒子滤波算法,所需计算时间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中用先验转移概率作分布函数时计算量大、粒子退化严重且未考虑最新观察信息等缺点,提出了一种Camshift优化的粒子滤波跟踪算法.算法首先在粒子滤波框架下,利用Camshift算法使粒子向目标状态的最大后验核密度估计方向移动.然后针对目标所处环境的不同,提出了适时调整参与Camshift算法优化的粒子数的方法,既考虑了跟踪算法的效率又考虑了粒子的多样性.跟踪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跟踪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粒子滤波算法,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裴立志  王润生 《信号处理》2010,26(11):1621-1626
为了在复杂背景、部分遮挡和光照变化等因素干扰的情况下鲁棒地跟踪视频序列中感兴趣的运动目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滤波跟踪算法。该算法针对颜色信息在目标表述中存在的不足,首先对观测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ICA特征分布的目标模型,将基于核函数的目标特征描述转换到ICA特征空间,由于光照变化引起灰度变化经ICA后仍是同一分量,因此能有效的适应光照变化,不仅考虑并充分利用了空间信息。有效的解决了光照变化及背景颜色相近造成的目标丢失现象,提高了目标跟踪算法的鲁棒性。同时,考虑到粒子的退化现象,将均值平移算法嵌入到粒子滤波的跟踪框架中,待各粒子经过系统传播后,利用均值平移算法使粒子向其领域局部极大值处移动,使得粒子集中在测量模型的局部区域内,只需少量的粒子就覆盖了尽可能的目标分布,很好地克服了粒子滤波器的退化现象并有效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目标跟踪算法的准确性和系统的实时性。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在复杂背景下准确的跟踪目标,而且在光线变化和部分遮挡情况下也能保证不丢失目标。   相似文献   

16.
针对粒子滤波宽带波达方向估计中因采样粒子权值不稳定导致估计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辅助粒子滤波的宽带波达方向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贝叶斯重要性采样算法,在权值大的粒子基础上引入辅助粒子变量,重新定义重要性采样分布函数。经过两次加权计算,进而改善粒子退化问题,并引导粒子向高似然区域移动,使粒子在真实状态周围分布更均匀,粒子权值比仅用重采样的粒子权值变化更稳定。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均方根误差和检测概率性能上优于粒子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17.
蒋鹏  宋华华  林广 《通信学报》2013,34(11):2-17
针对实际应用条件下传感器节点的观测数据与目标动态参数间呈现为非线性关系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和M-H抽样粒子滤波的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布式结构,在动态网络拓扑结构下,由粒子群优化和M-H抽样技术实现滤波中的重抽样过程,抑制粒子退化现象,并通过粒子间共享历史信息,降低单个粒子历史状态间的相关性使各粒子能快速收敛至最优分布,从而实现高精度的目标跟踪效果。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基于信息粒子滤波和并行粒子滤波技术的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方法,所提出的方法能降低网络总能耗,同时保证目标跟踪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模型选择的PF-TBD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基于粒子滤波检测前跟踪(PF-TBD)算法中,对粒子的预测通常是根据单一直线运动模型实现的,在目标机动时由于与运动形式相差较大,影响了跟踪效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选择的粒子滤波检测前跟踪(MM-PF-TBD)算法。该算法由已估计出的目标位置,计算相对偏转角,并以此判定目标当前的运动模式,进而选择相应的运动模型对下一时刻的粒子进行预测,显著提高了对粒子预测的精度。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所提算法适用于目标不同的运动形式,有效提高了目标机动时的检测和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