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喆  刘贺翊 《居业》2021,(4):12-13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传统的养老设施功能比较单一,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当前的养老需要,而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设施可以给农村地区日渐尖锐的养老问题带来转机,逐渐成为当前农村发展新型养老设施的主要模式.本文首先分析农村医疗发展的现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特征,其次分析医养结合模式下养老设施功能布局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农村医养结合模式下养老设施功能布局提出合理的改进及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农村养老设施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1)
养老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日益凸显。养老和医疗,逐渐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对于中国养老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的政策方针。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不再是简单的衣食无忧,社会对于老年人身心健康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参考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经验,针对我国各大养老机构医养分离的现状,深入剖析各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的实践与完善。对建设适合我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的全新养老服务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6,(10)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随着全球的老龄化加重,我国在人口数量本身上的巨大,自然导致了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的更加严峻的问题。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养老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关键了。本文从传统的养老机构带来的弊端来强调医养结合型养老的重要性,进一步讲述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4.
《四川建材》2017,(10):49-50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养老问题越发重要。本文从"医养结合"出发,探讨养老建筑与医疗建筑可行的依托关系,从而针对一类具有较为完善的医疗机构的社区,以"医养结合"为导向,提出在此类社区内,社区养老建筑的合理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7,(1)
我国现已快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发展期,城市中的大多数家庭正在逐步呈现"4—2—1"结构模式,越来越多的老人面临养老与医疗的双重需求。近年来各省大力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养老医院行业得到普遍重视和发展。本文将结合老龄化社会背景及老年病医疗事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在"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病医院的建筑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章 《居业》2022,(3):100-1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对养老机构需求与日俱增,在健康中国战略政策引导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本文将会对"医养结合"养老理念模式下的建筑空间设计策略进行分析.通过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以期为老年人提供宜居环境建设,推动我国养老建筑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加速,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作用日益突出.通过梳理国内外社区养老模式相关研究,探讨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发现存在供需不平衡、医养结合不深入、专业人才短缺、服务经费有限等问题,提出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给与优惠政策及配套措施支持、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逐年加快,同时城市用地资源也日趋紧张。本文通过对当前城市养老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对"医养结合"模式的分析以及对高层复合型养老公寓的总结,根据当下老年人在生活与精神两方面的具体要求,给出同城市养老发展相契合的相关定义——"医养结合的高层复合型养老公寓"。希望构建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居住需求的一种新型城市养老公寓,以解决养老居住、医疗需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3)
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已经超越了老年群体本身的问题,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养老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通过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和社会变革对养老方式的冲击,指出养老模式的可行性,试图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理念、体系和设施3个层面剖析了英国养老设施中医养结合的经验,进而结合我国老龄化发展和养老设施建设的现状问题,基于"综合养护"理念,提出我国应发展"综合养护型养老模式",建设综合养护服务体系和创新综合医养设施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