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主设计了地源热泵热水/空调冷热联供系统和单纯的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并将其应用于高层建筑中.运用单因素方法,研究循环介质流量等对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确定最佳流量,并通过测试计算系统的能耗.结果表明,在地源热泵热水/空调冷热联供系统中,采用地源制热水时的机组能效比和系统能效比分别为4.7和4.2,冷热联供时的机组综合能效比和系统综合能效比分别为8.63和6.39;系统全年制热水耗电量为6.35 kW·h/m3,与电锅炉加热方式和太阳能+电辅助加热方式相比,可分别节省82.2%和46.7%的电量.在单纯的地源热泵供热水系统中,机组能效比和系统能效比分别为4.8和4.3,全年制热水总耗电量为11.13 kW·h/m3,与电锅炉加热方式和太阳能+电辅助加热方式相比,可分别节省74.69%和24%的电量.由此说明,地源热泵集中供热水系统应用于高层建筑的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热泵资讯     
地源热泵等68项节能技术获推广适用于建筑节能改造、特别适用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集成技术、光伏并网工程技术、户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热回收机组,地源热泵系统,中水源热泵系统等68项技术日前被住房和城  相似文献   

3.
针对太阳能光伏光热-热泵系统是否具有节能优势,利用TRNSYS软件建立了太阳能光伏光热-热泵系统仿真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与单一光伏发电系统、单一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了全年运行对比,并进行了能量分析与[火用]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光伏光热-热泵系统的全年平均电效率、全年总发电量、热泵机组COP、能耗及[火用]损均优于单一光伏发电系统加单一空气源热泵系统。  相似文献   

4.
《城乡建设》2023,(19):44-45
<正>可再生能源园区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为太阳能、地热能和空气能,其中,太阳能主要利用方式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地热能和空气能主要利用方式为热泵系统。累计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18兆瓦,太阳能热水供应近67万平方米住宅,地源热泵系统5.7兆瓦,空气源热泵系统9.8兆瓦。  相似文献   

5.
<正>常州绿建创研中心微网低碳能源站是为常州绿建创研中心各业态建筑提供空调用冷、热以及部分电的微网低碳能源系统项目。项目以"系统能效能源利用四环节"为指导,确定能源的生产、储运、应用与再生四个环节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对比优化设计。本项目工艺路线主要是通过燃气三联供系统+磁悬浮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电空调系统+燃气冷凝锅炉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给终端业态提供冷、热以及电能。能源站建设规模为发电能力为622kW,供空调冷荷能力为8655kW,供采暖负荷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利用炎热季节和过渡季节的太阳能又确保寒冷季节热水需求量,并避免单独应用土壤源热泵时存在的缺陷,结合广西大学23号研究生宿舍楼热水工程(示范项目),阐述了土壤源/直膨式太阳能双热源热泵系统及自流式供热水系统的创新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双热源热泵系统比土壤源热泵系统每年可节电3 420 kW.h,并减少从地下土壤吸热量106 538 kW;自流式供热水系统比循环式一年可以节电5 475 kW.h。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太阳能在村镇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可以将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结合起来,满足村镇住宅建筑冬季供暖、夏季供冷以及生活热水需求。本文选取北京市房山区某村镇住宅的太阳能复合热泵空调系统,分别对其冬、夏季典型运行工况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冬季工况下,集热量可达46.4 kW,集热效率约为55%、总制热量为251.2 kW、COP约为5.83;夏季工况下,在太阳辐照度为750 W/m2时,集热效率为71.3%、总制热量为162.7 kW、制冷量为240.8 kW、COP约为3.58。最后,以测试结果为基础,对该太阳能复合热泵空调系统在村镇住宅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节能、环保与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常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常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特点、设计要点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分析,尤其是对土壤耦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着重探讨。结论表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和水环路热泵空调,无疑是一种利国利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源热泵系统是随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出现而逐渐兴起的一门热泵技术,是一种通过输入少量的高位能(如电能),实现从浅层地能(土壤热能、地下水中的低位热能或地表水中的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热泵空调系统。地球表面水源和土壤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能,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地源热泵系统技术利用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提供空调及采暖,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暖,快速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国情,一系列社会问题给我国城市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将低碳生态理念引入城市化地区的规划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低碳城市与可持续的新型城镇成为解决目前环境和城市问题的关键。针对目前国内尚未对低碳生态社区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研究,选取评价指标,建立APEC低碳示范城镇建设指标体系。以APEC低碳示范城镇建设指标体系为规划导则,依据基础指标和应用指标中的能源结构优化指标评价分数项,从沙岗王APEC低碳示范社区区域能源资源供能潜力计算出发,结合区域能源负荷预测进行低碳社区的区域能源规划。依据社区内人口与建筑面积,估算得出沙岗王低碳示范社区内年用电量。社区内共有50 690个居民,总建筑面积1 700 102 m~2,其中居民住宅面积1 584 055 m~2、公共建筑面积116 047 m~2,估算得出生活用电量为6.46×10~7kW·h,空调采暖能耗为4.2×10~7kW·h,热水用电量为2.96×10~7k W·h。考虑项目用地范围内地源热泵、水源热泵以及污水源热泵、太阳能集热与发电和生物资源等可再生能源使用特性,进行社区内供需匹配。其中地源热泵可完全承担空调冷热负荷,水源热泵冬夏季分别满足68%和34%的居民制冷取暖需求,污水源热泵分别满足20%和10%的居民取暖制冷需求,太阳能热水可完全承担用户的热水需求,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源均可完全承担用户的生活用电。因此,结合整个社区的规划,建议在该低碳生态示范区内设置四个能源站,基于能源供需比较和社区内用能特点,提供一个多种能源形式互为补充、综合利用的复合能源系统,优化区域低碳能源结构。在冬季,地下水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承担系统的基载负荷,燃气锅炉承担系统的峰值热负荷;在夏季,地下水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承担系统的基载负荷,电制冷机组承担系统的峰值冷负荷;为保障土壤热平衡,专门增设太阳能集热板,在过渡季和夏季可以向土壤中补热,从而保证系统长年高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复合热泵技术将太阳能、空气能、地源热泵等两种或几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结合成联合供能系统应用于建筑中,改善单一形式可再生能源在应用中的条件,既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又能保证系统能量供应的稳定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探讨了空气-水双热源复合热泵技术在太阳能热水、太阳能供暖、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地源热泵、余热/废热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方案,为复合源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兴科 《住宅科技》2012,32(1):20-22
简述了目前蓬勃发展的太阳能光伏和地源热泵技术,重点介绍太阳能光伏与地源热泵的结合体——光伏-地源热泵系统,论述该技术在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耦合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以太阳能为辅助、地源热泵为主,最大化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在满足地板采暖制备的情况下,富裕的热量可以补充到生活用水当中。通过实验验证了太阳能耦合地源热泵供暖系统可以有效恢复土壤温度,提高机组性能系数,实现热泵长期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建筑节能现状的分析,研究了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中使用的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冰蓄冷系统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三项建筑节能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阐述了建筑节能造价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冬季土壤温度较低,而且以热负荷为主的北方地区,若完全采用土壤源热泵供暖,则地埋换热器和机组的初投资均比较高,连续运行的效率也较低,因此,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作为辅助能源。以宝佳制衣厂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供冷、供热、全年提供生活热水为例,从初投资、运行费用、环境效益三方面与传统空调系统进行比较,该系统比完全土壤源热泵系统更经济。  相似文献   

16.
混合土壤热泵包括埋地换热器和冷却塔两部分,埋地换热器用于供热,而冷却塔和埋地换热器共同制冷。从理论上来说,山于冷却塔承担了一部分冷负荷,从而减少了埋地换热器的数量,节省了初投资。本文首先介绍了混合土壤热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然后比较了混合土壤热泵与水源热泵的初投资,并分析了其运行费用,得出当系统容量小丁616kW时,混合土壤热泵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具有明显优势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技术优势和环保的角度讨论了混合土壤热泵在长江流域及其周围地区的发展优势,展望了混合土壤热泵在该地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将太阳能、电能等多种能源利用方式进行综合,构建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恒温泳池系统。它由泳池恒温系统、卫生热水系统组成。泳池恒温系统由泳池循环太阳能集热系统、泳池空气源热泵加热系统组成。卫生热水系统由卫生热水太阳能集热系统、卫生热水空气源热泵加热系统和卫生热水水源热泵加热系统组成。在米易县游泳馆进行集成示范表明:该系统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成本低,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严寒地区气候特点及地源热泵系统由于取热与补热不平衡而引起效率逐渐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系统。以黑龙江省大庆市某办公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系统与几种常用的空调系统的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更好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保效益,其推广应用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李永华 《建筑节能》2013,(12):36-38,91
以空气源热泵为辅助热源的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不仅节能效率高,而且能保证全天候连续热水供应,是近年来太阳能利用的发展方向之一。淮海工学院学生浴室采用了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用水人数17000人,日需热水量184t。介绍了该热水系统的3-作原理及设计计算,并对5种热水工程方案从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以空气源热泵为辅助热源的热水方案较其他方案具有更好的经济、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对其各装置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地下埋管换热器进出口水温及有、无蓄热水箱对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性能的影响。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制热性能系数随地下埋管换热器进口水温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随其出口水温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随地下埋管换热器出口水温升高,蒸发器传热量增大。当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中无蓄热水箱时太阳能集热器的瞬时集热效率高于有蓄热水箱时的瞬时集热效率。就总体效果而言,有蓄热水箱要优于无蓄热水箱,这样可使地源热泵运行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