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好氧污泥对季铵盐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对比了苄基季铵盐(BAC)在好氧活性污泥和灭活好氧污泥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2种污泥对BAC的吸附都在30 min达到平衡;随着BAC初始含量的增大,好氧污泥的吸附量增大,吸附率降低;伪2级较伪1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更符合吸附试验。15~35℃下,BAC在好氧活性污泥的吸附行为可以很好地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描述,温度升高吸附能力降低,在15、25、35℃时,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15、307、277mg·g-1;25℃时灭活好氧污泥对BAC的吸附方程也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最大吸附量为210.7 mg·g-1。好氧活性污泥的吸附性能强于灭活好氧污泥,2者都能有效地的吸附去除BAC。  相似文献   

2.
用久置污泥、好氧活性污泥、厌氧活性污泥对阳离子染料亚甲蓝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平衡时间、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pH、离子浓度.污泥量对吸附亚甲蓝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污泥对亚甲蓝都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好氧活性污泥对亚甲蓝的吸附等温式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久置污泥和厌氧活性污泥对亚甲蓝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 方程;3种污泥对亚甲蓝的吸附行为符合很2级反应动力学;pH<2时3种污泥对亚甲蓝的去除率偏低,久置污泥和好氧活性污泥在pH3~12、厌氧活性污泥在pH5~12对亚甲蓝的吸附性能稳定;10mg·L~(-4)的醋酸钠可以有效促进3种污泥对亚甲蓝的吸附,促进作用随着醋酸钠浓度的升高逐渐减弱,但高浓度的醋酸钠对亚甲蓝的吸附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活性污泥灭活吸附,考察了吸附平衡时间和pH对吸附的影响.在20℃下建立了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考察了多糖类和蛋白质对3种失活污泥吸附土霉素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失活污泥对土霉素的吸附都在30min以内达到平衡;pH在8~10范围内3种失活污泥对土霉素的吸附率降低,pH大于10时,土霉素转化为其它物质;多糖类和蛋白质都对土霉素的吸附产生抑制作用,糖类的抑制作用明显,而蛋白质的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4.
通过活性污泥对阿特拉津的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试验,研究了活性污泥对阿特拉津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阿特拉津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且加入HgCl后吸附效果较好,原因是抑制微生物活性的污泥,化学稳定性好,吸附能力也相应加强;另外,硝化污泥对阿特拉津的吸附能力要好于普通活性污泥;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方程能更好地拟合活性污泥对阿特拉津的动力学吸附特征,表明吸附是化学吸附和颗粒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李鑫  蒋白懿  孙志民  徐晓然 《辽宁化工》2010,39(2):157-159,163
采用MLSS为6000mg/L的活性污泥为吸附剂,对水样进行三级吸附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的曝气时间、pH和污泥浓度对活性污泥吸附量的影响及活性污泥吸附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吸附等温线。试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吸附平衡时间为2h,pH为3~9时,活性污泥吸附量几乎不变。随着污泥浓度的升高,活性污泥的吸附量增大,污泥浓度升至6000mg/L后吸附量变化不大。一级、二级活性污泥吸附等温线更好的符合Freundlich公式等温式,吸附常数n介于1~10之间,说明活性污泥是良好的吸附剂,三级活性污泥吸附等温线则更好的符合Iangmuir公式等温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污泥对印染废水中残余染料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捷汀  代瑞华 《净水技术》2011,30(5):160-165
研究了四种不同污泥(活性污泥、厌氧污泥、干活性污泥、干厌氧污泥)对染料阳离子嫩黄X-4GL的吸附,并考察了胞外聚合物(EPS)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四种污泥对阳离子嫩黄的吸附在90min内基本达到平衡,干活性污泥的吸附性能最好,干厌氧污泥的吸附性能最差,污泥浓度为250 mg/L时,其吸附量分别为133和50 ...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污泥质量浓度、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活性污泥和失活污泥吸附污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在不同的影响因素条件下,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了两种污泥吸附的有机物种类和效果。结果表明,当污泥质量浓度为4 000 mg/L、pH=8、环境温度为30℃时,两种污泥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最大。根据荧光扫描光谱可知,两种污泥均可对污水中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有效吸附。并且两种污泥对污水中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的吸附量随着污泥质量浓度、pH值、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污泥质量浓度为4 000 mg/L、pH=9、温度为30℃时,两种污泥吸附污水中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污泥质量浓度、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活性污泥和失活污泥吸附污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在不同的影响因素条件下,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了两种污泥吸附的有机物种类和效果。结果表明,当污泥质量浓度为4 000 mg/L、pH=8、环境温度为30℃时,两种污泥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最大。根据荧光扫描光谱可知,两种污泥均可对污水中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有效吸附。并且两种污泥对污水中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的吸附量随着污泥质量浓度、pH值、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污泥质量浓度为4 000 mg/L、pH=9、温度为30℃时,两种污泥吸附污水中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活性污泥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现状出发,简述了活性污泥吸附重金属离子过程中的表面有机络合、离子交换及其它机理;讨论了温度、时间、pH值、污泥种类、预处理、重金属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活性污泥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并对解吸方式进行了论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活性污泥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最新研究成果,指明了进一步加强吸附机理和固定化技术以提高活性污泥应用性的研究是今后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粉末活性炭静态吸附水中硝基酚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常温(20℃)条件下粉末活性炭(PAC)对水中3-硝基酚、4-硝基酚、2,6-二硝基酚和2,4-二硝基酚4种硝基酚的静态吸附规律;并对照研究了未驯化的灭活活性污泥存在时,PAC对硝基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AC对4种硝基酚的吸附能力远大于灭活活性污泥;当硝基酚与PAC的质量比值在0.2~1.0时,PAC对4种硝基酚的吸附在60 min内可达到平衡,且均符合Langmiur吸附模型;用Langmiur吸附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了PAC对4种硝基酚的饱和吸附容量和吸附系数。  相似文献   

11.
The influence of an aerobic selector on biosorption of Cu and Cr(VI) by activated sludge was studied. In‐vitro batch adsorpt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using sludge harvested from bench‐scale activated sludge systems. Metal biosorption by activated sludge was rapid with equilibrium usually reached within an hour. Adsorption behaviour closely followed a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 Experimental data suggested that an aerobic selector increased the biosorption of the metal ions by activated sludge, confirming observations by others in a similar study but with different heavy metals. Freundlich isotherms indicated that the biosorption capacity of activated sludge was increased by 15% for Cu and 30% for Cr(VI). Activated sludge from both systems had a greater biosorption capacity for Cu than for Cr(VI). The effects of pH and sludge concentration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se parameters may influence the bio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ated sludge. © 2002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活性污泥对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当Pb2+的初始质量浓度为60mg/L时,Pb2+在活性污泥上吸附30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R2=0.9994),平衡吸附量qe为50mg/g,准二级速率常数k2为0.0095g/(mg.min);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很大,溶液pH值为3~4时吸附效果较好;活性污泥的投加量对吸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Pb2+的质量浓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污泥投加量的增加吸附效果反而减弱。  相似文献   

13.
好氧颗粒污泥吸附氨氮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温(25±1)℃、0.1 mol·L-1 Trise-HCl缓冲液为反应体系并不断通入高纯氮气的厌氧条件下,以小试SBR反应器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为吸附剂,考察了好氧颗粒污泥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好氧颗粒污泥表现出比絮体活性污泥更大的对氨氮的吸附容量。当初始氨氮浓度为30 mg·L-1时,颗粒污泥与絮体污泥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83 mg NH4+-N·(g VSS)-1和1.18 mg NH4+-N·(g VSS)-1。由于细胞之间的遮蔽效应,污泥对氨氮的吸附容量随污泥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盐度(NaCl)显著影响颗粒污泥对氨氮的吸附效果:盐度越高,污泥吸附容量越小。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对氨氮的吸附作用不可忽略且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污泥活性炭的制备及其脱色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范晓丹  张襄楷  杨虹莹 《化工进展》2007,26(12):1804-1807
以污水污泥为原料,采用物理活化法制得污泥活性炭,并用该活性炭处理染料废水,研究了pH值、污泥活性炭的投加量、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污泥制备的活性炭,其碘值和亚甲基兰吸附值分别为254.36 mg/g和20.26 mg/g,而且BET比表面积值为25.1995 m2/g,总孔容积为0.0399 m3/g,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将污泥活性炭用来吸附氨基黑染料,并与商品活性炭处理氨基黑染料的效果进行对比,自制污泥活性炭的脱色效果达到了商品活性炭的水平;污泥活性炭对氨基黑染料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  相似文献   

15.
活性污泥对重金属Cr^6+和Cu^2+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强 《山西化工》2009,29(4):66-68
以活性污泥为材料,研究了pH值、污泥量、金属浓度变化对重金属Cr^6+、Cu^2+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Cr^6+吸附的最佳pH值为1~2,对Cu^2+吸附的最佳pH值为6~7。在此条件下,污泥量(20mg/L)对Cr^6+吸附影响不大;当污泥量超过50mL时,对Cu^2+的吸附最佳。当金属离子质量浓度大于40mg/L时,污泥对Cr^6+吸附量逐渐下降,对Cu^2+的吸附量却上升。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泥厌氧发酵残渣热解制备生物炭及其氮磷吸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程伟凤  李慧  杨艳琴  殷波  白杰  刘宏波  刘和 《化工学报》2016,67(4):1541-1548
以污泥发酵前后的残渣热解制备生物炭,考察发酵前后污泥生物炭的物理性能及其对氨氮、总磷的吸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发酵有利于生物炭孔隙结构的发展,污泥发酵后制备的生物炭(FSBC)比表面积、孔体积均高于未发酵污泥制备的生物炭(SBC)。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磷酸盐的吸附,3种材料吸附能力大小为 FSBC > SBC > CAC,对于氨氮的吸附,吸附能力顺序为CAC > FSBC > SBC,污泥发酵后制备的生物炭对氨氮和总磷的吸附能力较未发酵污泥生物炭明显增强。对于实际废水中氮、磷的吸附,其去除率顺序均为CAC > FSBC > SBC,其中CAC和FSBC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1%和27%,对氨氮的去除率则分别为7%和4%。FSBC与CAC对总磷和氨氮的去除率相差不大。FSBC作为污泥资源化得到的低成本吸附剂,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将两种焦化污泥(S1和S2)分别配入无烟煤中,通过水蒸气活化制备高比表面积分级多孔活性焦,采用BET、Boehm滴定和SEM等手段探究污泥对活性焦结构和Pb 2+吸附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两种污泥的添加均对活性焦比表面积和表面碱性官能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污泥S2的添加对活性焦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碱性官能团的提高更加明显;随着两种污泥添加量的增加,活性焦比表面积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污泥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时,比表面积最大,分别达到756 m 2/g和759 m 2/g;污泥添加量的增加还能促进活性焦表面碱性官能团的生成,当污泥添加量为20%时,表面碱性官能团分别达到1.10 mmol/g和1.38 mmol/g;此外,两种污泥均可提高活性焦对Pb 2+的吸附量,其中添加S2制备的活性焦吸附效果更好,活性焦对Pb 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量最大可达60.6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