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建筑学的角度客观地评价了数字化技术给建筑领域中带来的发展,并指出数字化技术带来的诸多积极因素,它不仅更新了建筑师的设计工具,而且改变了建筑师的设计思维,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分析了当前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许多建筑师对数字建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探索,提出数字化技术给建筑师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度,使各种复杂形体也得以实现,并使得当今时代建筑界面形态日新月异.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当代建筑界面形态的一些新特征,并探讨了数字时代建筑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轻薄表皮建筑的产生,以及生态技术、信息技术等几个影响轻薄表皮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影响下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相互感知、交流、反应的媒体建筑,最后揭示了轻薄表皮建筑对我国建筑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新冠疫情的暴发使得人们的活动越来越多地向线上转移,元宇宙概念热潮的出现使得基于虚拟数字世界的生产生活模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关注。目前,元宇宙概念已经在教育、商业、工业等领域有所应用。随着建筑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筑行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虚拟数字技术在建筑行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元宇宙概念的最新发展和应用进行介绍,重点阐述元宇宙与建筑信息化技术的关系以及元宇宙在建筑领域的潜在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元宇宙的发展依赖于拓展现实、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既有数字化技术的集成,作为一种新技术,元宇宙将为建筑领域的生产方式带来新的改变,也可能催生新的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设计技术是实现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技术,建筑节能设计关键是面向设计过程、动态平衡与能耗构成分析。在建筑设计方案设计前期,通过数字化技术定量化分析当地气候、地形等因子,建立"虚拟建筑"模拟建筑物使用情况,实现对建筑设计方案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科学定量分析,从而达到及时优化设计方案,科学指导节能设计的目的;同时,通过研究探索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程式,以适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建筑节能设计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计算机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不仅仅是画图,而是随着计算数字化技术在建筑领域内的快速运用,设计和建造的关系正在数字化技术的共同平台上得以重新整合.建筑师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设计,改变的不只是建筑的面貌,也包括了建造、设计方法等各种内容.  相似文献   

6.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BIM")技术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建筑模型信息集成管理技术,是传统的二维设计建造方式向三维数字化设计建造方式转变的革命性技术,是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提高建筑产业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性技术。推行BIM技术应用,发挥其可视化、虚拟化、协同管理、成  相似文献   

7.
杨权  黄蒙 《商品与质量》2022,(30):163-165
为开展建筑信息模型、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动数字化与建造全业务链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投建营"一体化建筑企业为例探讨工程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建筑行业数字建造的五个系统性的基础工作,提出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数字建造的五个阶段来实现,即开展数字化设计、依靠专业技术优势研发智能装备、利用系统...  相似文献   

8.
网络和数字技术给图书馆建筑带来巨大冲击,文章通过多年来学者对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建筑实体的争论,分析了现代图书馆纸质文献将与数字型文献长期共存、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共同发展的趋势,重点阐述了现代图书馆建筑格局要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处理好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图书的关系,构建智能化的空间,强调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应体现先进性、人性化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9.
网络和数字技术给图书馆建筑带来巨大冲击,文章通过多年来学者对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建筑实体的争论,分析了现代图书馆纸质文献将与数字型文献长期共存、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共同发展的趋势,重点阐述了现代图书馆建筑格局要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处理好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图书的关系,构建智能化的空间,强调现代网书馆建筑设计应体现先进性、人性化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0.
概要介绍了建筑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对建筑结构所带来的新变化,讨论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建筑不断增长的审美要求,着重探讨了建筑师们应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在建筑领域内更好地实现技术与美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当代文字的作用已超越了原来单一记录语言的符号功能,向着多元化发展。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为字体设计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可能,新的时代要求字体以新的创意、新的表现作用于社会。  相似文献   

12.
榫卯节点是木构建筑、木构家具基本的连接方式之一,历史悠久,延续至今。本文试从工具演变的角度,分析榫卯节点的发展变化,归纳出人、工具、榫卯节点三者之间关系的发展趋势。当今在数字建造领域,建筑师及设计者无需具体娴熟地掌握木工技法,而是依托数字化木作工具平台,即可全过程实现木构榫卯节点的设计与加工。榫卯节点的数字化设计与加工拓展了建筑与家具形式,也对设计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人们的阅读方式、习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已经进入了"快速点击阅读"时代。为了适应当前期刊发展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国际化出版模式的新形势、新需求,打破学术期刊面临受众范围窄,传播途径有限的瓶颈,《山东建筑大学学报》借力新传播手段—多媒体,推出"《山东建筑大学学报》期刊微信公众号"。  相似文献   

14.
几何纹样在中国传统服饰装饰纹样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精华。数码印花图案设计随着数码印花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发展,图案设计有了更多的选择,并且梦幻、写实、渐变的印花图案,可以通过数码印花技术一一实现。通过对传统服饰几何纹样与数码印花的了解,探讨传统服饰几何纹样在数码印花图案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电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生产和管理数字化,实现人、技术、经营目标和管理方法的集成,是企业管理思想的一个新突破.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字化电厂设计的作用和设计的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以来,先锋建筑师逐步引入机械臂到建筑设计和建造领域中,旨在贯通建筑从虚拟数字化到现实数字化建造的全过程,并在此全新的设计建造过程中集成新的设计方法。本次建造实验采用热线切割保温泡沫、夹取工具三维空间定位的方式,充分利用机械臂六轴联动的高机动性、高精准性的优势进行实验,初步探索通过数字设计技术到人机协作空间建造构筑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规模的扩大,在新建筑形象不断产生的同时,旧建筑的改造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结合几个实例对旧建筑改造设计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黄山坡火车站概念更新设计为例,利用数字技术对建筑的未来状态作出预测.从场地分析、建筑意向以及最终生成状态,说明了数字化技术在实验性建筑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我们未来的实验性建筑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文物资源丰富,时间跨度之长,被誉为一部"中国实物通史"。三峡工程的实施使三峡文物保护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给三峡文物资源的保存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虽然三峡文物数字化界面的设计,在经济、技术和成果普及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国内外成功的数字化项目案例,给三峡文物数字化界面设计的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是当今模具设计制造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制造技术的一项具有时代性发展的变革方向,同时对提高企业高新技术水平竞争力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数字化设计的发展也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的质量水平,降低制造成本,对我国航空事业制造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