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改善边底水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达到最终提高该类油藏采收率的目的,以营13-35断块东一段油藏为基础,分析边水油藏和底水油藏的开发效果。边水油藏和底水油藏的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底水稠油油藏采用直井开发,由于其初期含水率高、累计产油量低、含水上升速度快,开发效果较差。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建立边水、底水油藏的概念模型,研究水平井技术政策界限。结果表明,边水油藏在有效厚度大于3 m、距内油水边界120 m以上区域适于采用水平井热采开发;底水油藏在有夹层区域水平井油层有效厚度达到3.8 m时,热采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开发效果,而无夹层区域考虑到注蒸汽过程中易造成与底水的沟通,油层有效厚度达到5.6 m时,适于采用常规水平井开发。  相似文献   

2.
特稠油,超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模式综述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方法利用水平井热采模式.对特、超稠油油藏进行开采。目的改善开发效果,提高经济效益。结果对油层厚度小于5m的特、超稠油油藏不宜采用水平井热采;对油层厚度在5~10m的特稠油油藏或油层厚度大于10m的超稠油油藏,可采用水平井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采;对原油粘度大于5×104mPa·s的超稠油油藏,适用蒸汽吞吐开采;对油层厚度大于20m,原油粘度大于20×104mPa·s的超稠油油藏,必须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结论对已投入蒸汽吞吐的特稠油油藏,尤其是处于中后期吞吐阶段的区块,应采用蒸汽加氮气泡沫驱及现有在井与水平共组合蒸汽驱模式;对尚未开发的特、超稠油油藏,应采用水平井注蒸汽热采模式及其它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针对营13断块稠油油层厚度薄、具有强边底水、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低、储层敏感性强的问题,开展了提高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复合化学水平井开发技术能有效提高开发效果;对薄层边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要明显好于直井蒸汽吞吐;优选的高温防膨剂经过300℃高温处理后防膨率达到96.23%,且具有良好的耐水洗性能,可作为注汽前的地层预处理;高温氮气泡沫具有良好的油水选择性和封堵性能,能有效抑制边底水影响;二氧化碳辅助蒸汽吞吐与单纯蒸汽吞吐相比,可提高原油采收率22.09%.  相似文献   

4.
刘斌 《河南石油》1996,10(1):12-16
国内外尚没有一套系统的稠油注蒸汽开采计算采收率的方法。本文结合辽河油田稠油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状况,在系统研究油层渗透率、原油粘度、净总厚度比和单层厚度的基础上,运用《价值工程》中的“功能重要度评价法”,优化出不同类型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阶段的采收率计算公式。通过辽河油田稠油已开发油藏、未开发油藏和国外蒸汽吞吐较为完整油藏的实际资料验证,该公式对于未开发油藏或油藏开发早期,缺乏动态资料的条件下,确定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尚没有一套系统的稠油注蒸汽开采计算采收率的方法。本文结合辽河油田稠油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状况,在系统研究油层渗透率、原油粘度、净总厚度比和单层厚度的基础上,运用《价值工程》中的“功能重要度评价法”,优化出不同类型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阶段的采收率计算公式。通过辽河油田稠油已开发油藏、未开发油藏和国外蒸汽吞吐较为完整油藏的实际资料验证,该公式对于未开发油藏或油藏开发早期,缺乏动态资料的条件下,确定采收率,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影响水平井蒸汽驱效果地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卉  李春兰  赵启双  卫敏  李奔 《特种油气藏》2010,17(1):75-77,84
以辽河油田某区块稠油油藏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各种地质因素(地层倾角、渗透率、初始含油饱和度、油层厚度、油层深度和原油黏度)对水平井蒸汽吞吐转蒸汽驱的转驱时机以及对水平井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初始含油饱和度、油层厚度以及原油黏度。该研究可为筛选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的地质条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胜利油田稠油油藏水平井技术经济政策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 既受油藏条件又受水平井设计参数的影响; 其设计与应用更受油价的制约。因此,通过胜利油田实际资料统计分析、数值模拟和解析法以及经济评价综合研究, 提出了当前油价和技术条件下, 此类油藏水平井地质设计的经济技术政策界限: 油藏埋藏深度在1 500 m 以内, 50℃脱气原油粘度低于30 000 mPa·s, 油层 厚度大于3 m, 水平井段长度小于300 m, 纵向上距油层顶2/3 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不同粘度的稠油 油藏注蒸汽开发效果分析,探讨稠油油藏开发的经济极限油汽比,建立了不同原油粘度下的油层有效厚度下限,并在新疆油田稠油油藏探明储量计算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9.
孤岛油田Ng6稠油油藏储层发育差,油层薄,边底水能量充足,采用直井开发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低。应用水平井和直井联合部署井网进行蒸汽吞吐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稠油油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稠油尿素辅助蒸汽吞吐可以扩大蒸汽波及体积,加快采油速度,提高油汽比,最终提高采收率。为此,通过数值模拟,运用正交设计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储层参数对尿素辅助蒸汽吞吐影响程度的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油层厚度越大,原油黏度越低,渗透率越高,采出程度越低,开发效果越好;在不同油价下油藏开采界限不同,但影响多介质辅助蒸汽吞吐的主次关系相同,主次关系依次为:采出程度油层厚度黏度渗透率,这为不同油价下的开采政策研究及区块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水平井技术在新海27块稠油底水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玉忠  郑丽辉  曲军  宋洁 《钻采工艺》2006,29(5):13-14,34
随着油气田开发技术的进步,水平井开采技术日臻完善,并在底水油藏、高角度裂缝性油藏、稠油和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新海27块东一段是典型的稠油底水油藏,经过10多年的直井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发调整效果较差,底水锥进严重,含水上升快。在搞清油藏地质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共实施3口水平井,投产后效果很好,初期产能高,含水率低,大大提高了采油速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底水厚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底水厚度对底水油藏开发影响的规律研究,并建立了不同流体性质、不同油层厚度对应的临界底水厚度图版,提出了考虑底水厚度影响下油层厚度布井下限值确定思路。研究结果表明,临界底水厚度与油层厚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原油黏度越小,特征曲线斜率越大,底水厚度影响越大;当底水厚度低于临近底水厚度时,底水厚度越小,单井累产油指标越高。以地层原油黏度30 mPa·s、累产油4×104 m3为经济极限累产油为例,针对底水厚度3 m的区域,相比常规界限认识,油层厚度下限值降低1.5 m即可满足布井条件。该研究成果对低油柱薄层底水油藏的进一步挖潜及调整井优化部署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平井技术在小构造油藏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伟 《断块油气田》2005,12(1):50-51,i004
安丰油田安丰1断块K2t31是典型底水油藏,在直井开发16年后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针对开发调整难度大,含水上升快的开发特征,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挖潜技术以及水平井优化设计技术界限,提出了水平井技术在小构造油藏挖潜中的应用并现场实施.投产后效果很好,初产高,含水低,大大提高了断块的采油速率,采收率由25%提高到38%,单井增加可采储量3.5×104 t,相当于直井的3倍多.  相似文献   

14.
小断块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冀东油田蚕2X1小断块稠油油藏埋藏深、边底水较活跃,为此提出以热采作为该块的开发手段。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天然能量开采与蒸汽吞吐开采的效果,确定了油藏合理开发方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以油藏开发经济收益为前提,研究了水平井蒸汽吞吐注采工艺参数对开采效果的影响,优化了该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的合理工作制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经济界限。研究结果表明,对蚕2X1断块进行开发时,采用高干度、高注汽强度、高注汽速度、短焖井时间的水平井蒸汽吞吐注采工艺,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5.
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茨13块稠油油藏注稠化水开发方法。目的优选注稠化水方案,提高茨13块开发效果。结果稠化水驱不宜注入较高浓度的稠化水,而且应避射底水,其效果优于水驱。经济评价认为,方案六和方案七为最优方案,先实施方案六,见效后,再实施方案七;方案实施中,应注意油层解堵、配产、配注等问题。结论稠化水驱可以提高稠油油藏的采出程度,增加产油量;茨13块适于稠化水驱  相似文献   

16.
注氮气控制稠油油藏底水水锥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针对单家寺稠油油藏主力油层水淹严重,热采油汽比接近蒸汽吞吐经济极限的现状,对注氮气控制底水锥进及热氮混注提高热采采收率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矿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地抑制底水锥进和蒸汽超覆,改善了吞吐井生产效果,成为“十五”期间巨厚块状底水稠油油藏多周期吞吐后控制底水锥进、提高热采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底水碳酸盐岩油藏数值试井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有限底水碳酸盐岩油藏的试井解释问题,建立了底水碳酸盐岩油藏三维油水两相数值试井模型,采用不完全LU分解共轭梯度法进行了求解,并分析了油藏中各参数对底水碳酸盐岩油藏试井解释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井到裂缝的距离决定了底水对油井压力影响响应的早晚,底水体积的大小决定了压力导数曲线的下降程度和下降时间的长短。塔河油田底水油藏油井的试井解释结果与地质及生产状态符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边水稠油油藏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锦612边水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特点,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影响边水稠油油藏水平井产能的因素及影响规律和水平井产能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水平井到边水的距离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程度最大;水平井到边水的距离过小,边水极易突破到井底,水平井产能受到严重影响;水平井到边水的距离过大,无法充分利用边水能量,地层压力下降较快,水平井产能也受到一定影响;保证水平井到边水的距离合理,水平井产能将达到最大。水平井产能对其他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依次为:地层倾角、油层厚度、原油黏度、水平段长度、水平渗透率、水体能量。针对某一特定边水稠油油藏,应以合理选择水平井到边水的距离为重点,确定水平井到边水的距离与其他参数的最优配置关系,方可获得最优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提高边底水稠油油藏储层纵向动用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民 《特种油气藏》2005,12(5):66-67,71
采用数值模拟、数理统计分析、油藏工程方法,结合矿场实践,对影响锦45块边底水稠油藏储层动用程度的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实施提高储层纵向动用程度措施,有效指导了边底水稠油藏的开发调整与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定向射孔在底水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Force~(TM)系统是哈里伯顿公司新推出的一项在任何方向精确定向射孔的技术,通过在南美厄瓜多尔奥联特盆地强边底水稠油油藏大斜度定向井的实际应用,定向射孔新技术延缓了底水锥进速度,达到控水稳油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底水稠油油藏原油的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