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主要是研究中国传统符号植入木质玩具的文献综述,目的是设计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木质玩具,使处于3-6岁学龄前儿童自然而然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民族文化自豪感。现阶段,中国儿童玩具市场中适用于向3-6岁儿童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木质玩具还太少。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儿童玩具的结合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为以后设计出适合3-6岁儿童的木质玩具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玩具创新三部分对零碳理念设计进行了分析。在低碳美学下,当今设计围绕着绿色、环保、低消耗的方式在创新,低碳环保应从儿童入手,挖掘和利用玩具的教育意义,文章阐述了零碳的价值及零碳下儿童玩具创新的方法研究,以儿童竹制玩具进行分析,将绿色设计和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应用至儿童玩具中,结合设计实例,提出新设计方法,为儿童树立正确的三观。  相似文献   

3.
儿童图书的玩具化设计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国际市场,儿童玩具书作为一个单独门类,己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已成为儿童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性玩具.而国内,儿童玩具书的设计者还仅限于在书籍装祯设计领域内探索,少有突破.本文分析了儿童玩具书的发展历史,并对儿童玩具书的创新设计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学龄前儿童(3-6岁)在生理、认知、行为、心理等方面的特征,依据儿童玩具感官联觉、动作行为、情感体验等交互方式,开发符合学龄前儿童需求的益智交互玩具,为儿童交互玩具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支撑。首先,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学龄前儿童的基本特征,其次,依据学龄前儿童的特征,从感官联觉、动作行为、情感体验等三方面归纳了学龄前儿童玩具的交互方式,最后,运用问卷调研、统计分析、三维建模等方法,开展了设计实践,探索了交互方式在儿童玩具上运用。学龄前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玩具的交互模式需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特点,在益智与娱乐之间把握好平衡,同时,儿童与玩具的互动环节需考虑同伴、亲人的参与,以促进儿童社会化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3-6岁儿童的情感需求加以分析,使儿童玩具设计更能贴合儿童成长需求。方法:文章针对学龄前儿童梳理了市场中儿童玩具的设计特性和分析了儿童行为发展特征,借鉴情感化设计理念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相关理论。结果:得到了3-6岁儿童对玩具设计的基本要素。结论:在理论指导下,使儿童玩具更适应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让儿童在游戏中成长。  相似文献   

6.
儿童玩具设计题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可恒 《广西轻工业》2008,24(12):161-162
文章以儿童玩具设计创新的题材作为研究对象,从消费者的需求、时尚、科技和文化四方面展开论述。从消费者角度讲,玩具设计既要考虑使用者的需求,也要考虑购买者的需求;从时尚方面讲,玩具设计可以以影视传媒、媒体导向和社会热点、流行领导者的新动向作为创作题材;从科技方面讲,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为玩具设计提供了素材;从文化方面讲,玩具设计可以从不同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两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张君丽 《广西轻工业》2008,24(10):121-121
研究儿童玩具收纳装置有助于我们培养孩子热爱整洁、讲究卫生、珍惜玩具的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探讨了研究儿童玩具收纳装置的意义,分析了儿童玩具收纳装置的生产现状,提出了儿童玩具收纳装置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8.
蒋婷馨  许柏鸣 《家具》2022,(2):83-87
针对中国垃圾分类教育现状,帮助家长和幼儿园设计出一款便于培养垃圾分类意识的学龄前儿童玩具,该玩具可以通过一种让认知融于玩乐的持续教育过程,使得垃圾分类从公众意识上升为一种常识,从而帮助构建一个垃圾分类的环境友好型国家。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将淘宝“学龄前垃圾分类益智玩具”条目下销量前100名的产品与“学龄前益智玩具”条目下销量前100名的产品,从类型和功能两方面进行数组总结与分析,得到故事体验在学龄前儿童垃圾分类启蒙玩具中应用的必要性和设计策略,即可以从教育的目的、生活场景、角色扮演者、多元智能组合等进行设计开发,并进行设计实践。对3~6岁学龄前儿童生活垃圾分类玩具设计提出的新思路,可促进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花晗佶 《广西轻工业》2009,25(7):100-101,103
儿童玩具在现代家庭消费当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怎么样设计一款好的玩具已经成了很多设计师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人、事、物、环境"四个角度,阐述了怎么样全面地考虑第一敏感期儿童玩具设计,即设计的消费对象,消费可以发展的方向,设计的切入点和设计的环境。本文例举分析了几款成功的玩具设计,以方便玩具设计师能更好地设计儿童玩具。  相似文献   

10.
赵娟  孟唯娟 《今日印刷》2019,(10):47-49
<正>儿童玩具产品的包装设计,应该从产品的特性和儿童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等方面入手,根据玩具的主题与特点进行人性化的设计。本文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入手,研究了人性化的儿童玩具包装设计,并进一步探讨了儿童玩具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儿童玩具的现状和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使我国玩具更具有民族特色,创意性,传承中华文化。方法,通过对现有玩具市场调研分析,以著名的世界玩具品牌为研究对象,将中国元素符号搜集归类,对儿童认知阶段心里特征进行分析,提取可以运用在玩具中的中国符号。结论,中国符号作为玩具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将中国符号与玩具结合,设计出的产品有助于彰显本土化设计倾向,教育化、民族化和个性化,利于传统习俗的教育与普及,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2.
调研分析当前国内外儿童家具的互动性程度与互动方式,探索互动性儿童家具的发展前景与设计思路。通过线上和实地调研市场现有的儿童家具产品。借鉴其他相关领域如儿童玩具设计、交互设计等,给出儿童家具设计的一些灵感。概括总结目前儿童家具中的6种互动形式,提出4种互动性儿童家具设计思路,即玩具化思路,融入本土文化,以用户为中心,整体空间的考量。并强调在儿童家具设计时关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的重要性。趣味互动是儿童家具的发展趋势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
榫卯结构如何去适应时代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已成为其在文化传承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与困境。通过对榫卯结构进行概述,分析其在现今时代下其发展方式,借助新形式,将其转化到儿童益智类玩具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探讨,让榫卯结构在现代设计中进行传统再现,为儿童益智类玩具注入新时代下对传统技艺的诠释。榫卯结构玩具针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分段设计,即达到了寓教于乐,又可以提高儿童这一群体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儿童的传统设计灵感,并将其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4.
儿童玩具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产品,近年来大量国产玩具召回事件也频频发生。现从设计旋转类玩具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着手作一探究,以期提高设计人员对儿童旋转类玩具的重视,规范设计行为,明确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改变,儿童的出生率大大提高,以及经济生活的改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逐渐提高,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发展以及教育,以至于儿童玩具的需求市场逐渐扩大,针对我国市场上玩具现状,根据儿童特点分析,从情感化以及交互设计角度出发,对儿童实体交互玩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成长,随之带动国内玩具市场的兴起。数年来,儿童的玩具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简单的天然玩具到机械玩具,再到玩具被电子产品所取代。玩具虽然越来越高端、越来越样,但对儿童的影响却不是都是积极地。大多是玩具都仅仅是消磨时光,而不能给孩子带来进步,甚至还会影响孩子的健康与学习。所以当今的儿童玩具应该对儿童的成长负责,在做到安全、健康的基础上还要锻炼儿童的实践能力、开发大脑,而不是让儿童沉迷游戏影响了身心的发展。应减少电子产品在儿童玩具中的比例,让儿童多玩一些更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玩具。  相似文献   

17.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儿童玩具的安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现统计了近两年来玩具产品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的数据,对常见不合格项目进行了原因分析,从产品标准掌握、设计开发验证等方面对企业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儿童的皮肤又嫩又滑。极易擦破。儿童玩具出现利边尖角,就有可能使儿童玩耍时受到伤害。所以,作为玩具设计师在设计时就要注意,避免此类事故。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利边尖角产生的原因、防止伤害的方法和设计的经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问:已经有了3C认证,现在又出台玩具“召回规定”,请问您对此举怎样理解?答:我国每年因玩具不安全或使用不当造成的儿童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从我国儿童玩具及儿童用品行业现状来看,也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大小不一,产品质量状况、生产水平参差不齐等实际情况。从今年3月1日起,我国对童车、电玩具、弹射玩具、金属玩具、娃娃玩具、塑胶玩具等6类玩具产品开始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在相当程度上保障了儿童玩具的安全。这次制定的缺陷玩具召回规定,则是儿童玩具安全保障的进一步延续。此举从现实和长远来看,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木质玩具因其使用自然材料,环保、耐用等原因而深受当代家长、儿童的青睐。随着消费需求的增大,木质玩具的市场占比与日俱增,但与塑料等其他材质的玩具相比,木质玩具发展较为缓慢,因而在选材规范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木质玩具选材的安全问题也因此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基于目前我国玩具选材的安全性原则,以实木儿童玩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木材的基本特性,制定儿童实木玩具的选材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