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浅谈区域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价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科学 《现代电力》2004,21(3):52-55
电价是电力市场的杠杆和核心内容。计算交易电价(包括上网电价、输电电价、销售电价、辅助服务电价等)是电力市场的重要内容。将区域电力市场的理论研究与我国电力工业改革发展现状相结合,介绍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上网电价、输配电电价和销售电价定价原则和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英国电力市场的价格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电力市场是一个各环节相对独立、充分竞争的现代化电力市场。简要介绍了英国电力市场的组成和电力交易过程,详细分析了英国电力市场发电公司、输配电公司、售电公司和系统运营商的盈利模式及最终的价格形成机制,重点描述了输配电公司的过网费和并网费的定价机制,并举例进行了说明。分析表明清晰合理的输配电公司过、并网费核算机制是开展受电侧定价的前提。基于对英国电力市场各环节电价和收益的分析,对国内正在开展的电力体制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输配电价定价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不断深入,确定独立的输配电价已迫在眉睫。我国电价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与市场机制要求仍相差较远。本文首先分析各种输配电价定价理论,然后分析我国目前输配电价所存在的问题,考虑输配电价改革方向与途径,并结合我国电价制度现状,建立输配电价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省级电网现有输配电价中容量电费占比比较低,固定成本难以回收问题,研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输配电电价体系问题。梳理了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英国、美国、法国等在完全电力市场环境下输配电电价体系,总结其特点和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分析构建以容量电价为基础的输配电价新体系的必要性,并以2021年度某省11个地级市大工业用户的电量数据为例,测算以容量电价为主的输配电价水平。测算结果表明,若实行容量电价,即使大量光伏并网,导致负荷水平下降,输配电成本仍然能够足额回收,对于我国省级电网输配电定价机制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输配电定价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该文对输配电定价中的长期边际成本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给出了长期输配电边际成本的定义,对其计算中的一些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包括边际成本计算的数学方法、支路边际成本的计算方法、基准方式的选取、成本的分摊及用户的电价结构等。最后对长期边际成本法在配电定价中的实际应用案例——英国特高压配电定价方法进行了介绍,结合简单算例对2种定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立合理电价形成机制稳步推进电价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电力价格完全靠政府定价,由此而积累的电价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为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认真分析电力工业发展状况和经营战略与体制改革趋势,在具体实施上,可考虑分2步建立和完善合理电价形成机制,最终形成“三段式”电价体系,即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以实现对发电、输配电和售电环节定价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以降低电价为纽带的电力产业价格链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竞争力和居民生活水平.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电价结构将由单一的销售电价逐渐发展成为包括上网电价、输配电电价和零售电价在内的多元化价格链.研究了我国的电力价格链及电价形成机制.指出电力设备折旧年限、发输配电价格比例关系和需求侧响应是影响我国电价水平的主要因素,制定合适的电力设备折旧政策,确定价格链中上网电价和输配电价的合理比例,完善电力市场竞争结构,削弱市场力的实施,综合优化设计多元化零售电价体系是完善我国电力产业价格链形成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绿色电力价格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上网电价之差、输配电价之差、税收成本、管理成本和旋转备用补偿对绿色电力销售电价的影响。以最高销售收入为目标函数,将销售电价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线性化,提出了基于用户自愿的绿色电力销售电价定价模型和计算方法。通过对山西电网风电绿色电力价格的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璨 《电力学报》2014,(5):420-425
电力市场改革是世界电力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中国电力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电价是现代电力市场机制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市场参与者最直接和最敏感的经济利益因素,能起到调整电力供求关系、引导电力消费、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基于此,重点研究了现代电力市场中电价的若干热点问题:现代电力市场改革、峰谷分时电价、发电企业竞价、无功功率定价、风力发电定价、大用户直购电定价,针对每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做了相应评述并提出个人看法。综述表明: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所分析的电价问题均为现代电力市场中的重要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现代电力市场改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电网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利用边际成本法对两部制电价进行定价,并对两部制电价基本定价模型进行分析和改进,得出两部制电价的最终上网电价模型,使得电力市场资源得到优化,效率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云南电力市场电价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电力市场中输电与配电分开的方略初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随着电力市场和电力工业改革的发展,将输电与配电分开日显重要。该文根据中国电力工业现状和国家电力公司改革的要求,提出了2种新的输配电分开模式。对这2种模式的功能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对输电与配电服务价格的基本构成和调控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输电服务的科学定价一直是电力市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发展的深入,输电与配电侧的放开和引入投资逐渐被提上日程,如何有效率地在电网营运中赢利并收回成本,也是输电服务定价的作用和意义所在。文中提出在输电服务定价中引入次优定价和歧视性定价方法,针对电力用户的不同需求弹性和支付意愿对输电服务采用不同的价格,可以有效解决电力系统建设中输电网建设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同时对电力网络安全稳定问题以及传输阻塞问题的解决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Pricing Mechanism in Power Market Constru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eform on electricity pricing mechanism is a critical problem in power market construction in China, and is in mutual sup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with the latter. In particular, the pricing mechanism for electricity fed into network and that for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l and electricity prices, etc. have to be studied in depth. This paper presents several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to these problems.  相似文献   

14.
电力市场中输电定价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黄继明  薛年华  张维 《电网技术》2000,24(11):49-52
随着输电系统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终将完全开放输电网络,形成独立的输电价格,实现公平竞争,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市场整体效益和各成员的利益。该分析了输电网络成本特点,并在考虑输电阻塞和网损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输电定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电价中的位置信号及能够提供位置信号的电价机制进行分类梳理和总结,对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电价中位置信号的作用进行分析;结合电力现货市场仿真,定量分析在不同的电网结构及系统阻塞条件下,电能量现货市场中的“节点边际电价(LMP)机制”和“分区输电定价”机制在实现其作为公共事业服务价格作用方面的协同作用关系;结合中国某省电网的实际情况,通过电力现货市场仿真和电价测算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为中国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的电价机制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电价中的位置信号及能够提供位置信号的电价机制进行分类梳理和总结,对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电价中位置信号的作用进行分析;结合电力现货市场仿真,定量分析在不同的电网结构及系统阻塞条件下,电能量现货市场中的“节点边际电价(LMP)机制”和“分区输电定价”机制在实现其作为公共事业服务价格作用方面的协同作用关系;结合中国某省电网的实际情况,通过电力现货市场仿真和电价测算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为中国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的电价机制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Discussions about the future decentralized electricity market include concepts such as transactive energy, energy hub,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coordination, and distributional market pricing. As the advent of the smart grid approaches, the design of a realizable market paradigm that can integrate the wholesale market with the retail market and individualized customers calls for solutio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summary of the insights achieved to date into the transmission/distribution/customer hierarchy, with a focu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ransactive energy and distribution marginal pricing; it also addresses the ongoing challenges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work.  相似文献   

18.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亟需研究适用于电能送端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方法。在总结已有输配电成本分摊和定价方法适用性基础上,分析了电能送出省特征及其对输配电服务定价的影响;然后提出3种输配电服务成本分摊定价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在输电环节采用潮流追踪法可最大限度区分省内/外网络用户对输电网的使用程度,在配电环节采用分电压等级邮票法,兼顾了能源送出省负荷密度低、负荷需求小、经济承受能力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输电作为电力市场中的关键环节,其定价机制也是我国当前电力市场改革的重点任务。合理的输电定价机制能为输电用户提供有效的价格信号,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对挪威输电定价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介绍了定价的基本思路,分析了输电过网费的组成部分,可变费用、固定费用的影响要素。其中,可变费用方面重点介绍基于边际网损率的可变费率的计算及各节点的边际网损率调整前后对可变费用的影响;固定费用方面重点介绍减免标准及减免程度,分析有无减免措施情况下对负荷侧承担固定费用的影响。通过7节点模型对挪威输电定价机制引导并网用户的发电、用电行为及投资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挪威输电定价机制能有效引导电源、负荷合理布局,可为我国输配电定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The introduction of competition to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has been the main focus of many restructuring experiences around the world. The open access to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and a fair regulated tariff have been the keysto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ity market. Parallel to the electricity industry, the natural gas business has great interaction with the electricity market in terms of fuel consumption and energy conversion. Given that the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monopolistic activities are very similar to the natural gas transportation through pipelines, economic regulation related to the natural gas network should be coherent with the transmission counterpart. This paper show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ain wheeling charge methods, such as MW/gas-mile, invested related asset cost (IRAC) and Aumman-Shapley allocation, to both transmission and gas network. Stead-state equations are developed to adequate the various pricing methods. Some examples clarify the results, in terms of investments for thermal generation plants and end consumers, when combined pricing methods are used for transmission and gas networks. The paper also shows that the synergies between gas and electricity industry should be adequately considered, otherwise wrong economic signals are sent to the market play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