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莲花纹样是我国传统的陶瓷装饰图案之一,具有丰富的吉祥寓意,反应了当时的时代特色和人们的审美观念。随着儒释道合一文化升华,莲花纹样逐渐成为陶瓷装饰的主要技艺之一,笔者试议莲花纹样在陶瓷装饰中的演变过程以及莲花纹样独特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索史前陶器纹样在现代陶艺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史前陶器纹样作为一种丰富而独特的艺术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然而,如何将这些古老的纹样元素融入现代陶艺创作中,以实现装饰效果和艺术表达的最佳平衡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道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原始宗教的延续,被誉为中国文化之根。而陶瓷纹样装饰作为一种蕴含人心与技艺积淀的符号语言,传递着人类的情感和思想。本文通过探讨道家文化精髓和陶瓷纹样装饰入手,对道家文化精髓之一的阴阳五行学说在纹样装饰上的体现进行剖析,揭示其发展变化的互动关系以及蕴含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缠枝纹是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在青花瓷装饰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本文以雍正青花缠枝纹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纹饰图样的骨架构成及这一装饰形态背后的形式法则。  相似文献   

5.
粉彩是康熙晚期受珐琅彩工艺影响创烧的一种低温釉上彩工艺,以粉彩技艺创作为主的果蔬纹作为中国传统纹饰之一,以色彩鲜艳、清新明朗的格调被广泛运用到瓷器装饰艺术之中。以粉彩技艺创作的果蔬纹为研究对象,从仿生造型、纹饰艺术、色彩之美、构图布势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粉彩技艺与果蔬纹的艺术特点,剖析粉彩技艺在果蔬瓷器装饰中体现的美学精神,可为果蔬纹装饰的创作提供新思路,进一步推进粉彩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凯  余宇虹 《景德镇陶瓷》2011,(6):I0196-I0197
"婴戏图"是陶瓷装饰中常见的传统纹样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传统陶艺创作中的重要题材。现代粉彩婴戏图注重以新材质、新手法把两者很好地结合在陶瓷上,笔者针对陶瓷装饰纹样中一种独特的幼童戏耍装饰,对婴戏纹样的发展过程及特色、粉彩婴戏图悠久的文化价值、粉彩瓷与婴戏图相互融合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一件器物或一件艺术品,只有注入的情感才有灵魂与生命。林风眠说:"谈到艺术便要谈感情"。因此在产品中,产品的情感注入是必须的。在日用瓷装饰设计中,可以通过纹样、色彩来传达产品的情感特征。首先在纹样方面,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装饰纹样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使装饰纹样更具感染力;其次色彩方面,色彩是表达情感的另一种方式,由于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审美角度和偏好不同,反映在陶瓷产品中的色彩也就不同,因此传达出的情感也不尽相同。本文首先分析与研究了陶瓷装饰在历代不同时期的情感特征,然后总结出不同时期陶瓷装饰的情感表达对现代日用陶瓷的启示意义,进而探索出现代日用陶瓷装饰的情感表现。这样就能更好的把握装饰以及其色彩所传达的情感意义,从而更好地指导日用陶瓷的装饰设计。  相似文献   

8.
<正>综合装饰是采用多种技艺结合装饰瓷器的方法。它根据瓷器造型和纹样设计的要求,分别运用釉上、釉下和颜色釉的不同原料,高温、低温的不同温度,绘画、雕刻等不同的表现方法相结合,把两种或两种  相似文献   

9.
引言 粉彩瓷作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已经成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主要载体和优势品牌。“婴戏图”是陶瓷装饰中常见的传统纹样,具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传统陶艺创作中的重要题材。现代粉彩婴戏图注重以新材质、新手法把两者很好地结合在陶瓷上,笔者针对陶瓷装饰纹样中一种独特的幼童戏耍装饰,对瓷上婴戏纹样的发展过程、粉彩婴戏图悠久的文化价值、粉彩瓷与婴戏图相互融合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宜兴均陶堆花技艺是当地民间传统工艺的绝活,在继承堆花技艺这一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发扬堆花装饰的特色,更快地推进堆花装饰的发展,并在堆花装饰纹样与堆贴技法上有所创新突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