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吴海洋  魏计林  邱选兵 《红外》2011,32(3):34-37
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的人体红外测温系统.该系统由MLX90615高精度医用数字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主控CPU单元和其他外围电路组成.MLX90615采集人体额头的红外辐射温度值并将其输入CPU,经过温度补偿和距离补偿,额头温度值被转换成对应的人体温度值,并显示在液晶屏上.实验表明,与其他系统...  相似文献   

2.
依据DF-1仿人机器人需要实现的功能,利用超声波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各自的优点,设计了基于超声和红外的ARM9嵌入式仿人机器人传感器系统.该系统采用红外传感器补偿了超声波传感器的检测盲区,使移动机器人具有更大的感测范围.试验验证了该传感器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普勒检测技术的智能驱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市场上的驱鸟装置没有检测鸟类功能,原因是鸟类这种小动物不容易被探测到或探测距离太短。该智能驱鸟装置利用微波多普勒移动检测原理,能有效检测到小物体的微小移动,并能结合DSP算法判断是否有鸟类活动。当检测到鸟类活动时,系统播放驱鸟语音并发射超声波。超声波频率在22~50kHz之间循环扫描。介绍了探测鸟类和驱逐鸟类的原理及实现方案。该装置能够在25m内检测到鸟类的活动,驱鸟效果良好,且不易使鸟类对驱鸟超声波和声音产生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接近报警也叫靠近报警,主要用于解决设备与设备或者设备与人需要保持一个安全距离的应用场景,当彼此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实现报警提醒。接近报警系统应用广泛,比如金融工商、自助银行、ATM监控人体接近报警,倒车提醒、防触摸提醒、防盗、防偷窥、高压危险区域靠近报警等。接近报警系统的实现有的采用人体红外传感器,有的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大多数接近报警系统测距精度不高、功能单一。本文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距离比人体红外的精度更高;本文还可实现远程控制,使得系统的应用更加灵活、控制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5.
基于超声波汽车倒车雷达预警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汽车倒车时的"后视"不良引起的倒车事故,介绍了一种基于超声波的倒车雷达预警系统.该系统在汽车挂倒挡时开始工作,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发送超声波检测障碍物信息,经微处理器处理成测距信息,并进行显示,当距离小到设定的安全范围时,自动启动语音报警,该系统安装简单,抗震能力强,测距准确且工作稳定可靠.该文给出了系统各部分的硬件及软件实现,并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它在非接触性测量方面应用非常广泛,笔者根据智能玩具机器人的距离感知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介绍了位差超声波传感器在智能玩具机器人中的应用,给出了位差超声波传感器与单片机系统的硬件电路接口和距离检测软件的编程思路,并通过实验,得出了其测量精度与测量距离以及与被测物体反射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设计了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防盗报警系统,从硬件电路方面对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前置放大电路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和增益,期待实现提高防盗报警电路的响应速度、灵敏度和抗干扰性,更好地应用于智能建筑系统的防盗报警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礼仪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以及解决同一类型多传感器测距盲区无法补偿的问题,使得礼仪机器人可以测得300cm以内障碍物的距离信息,本设计采用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组成礼仪机器人的测距系统,并应用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技术对传感器所测数据进行融合,实现了两种传感器在功能上的互补,提升了系统的实时性,减小了系统的测距误差。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在300cm以内精确测距,提高了整体测距精度,得到了被测距离更加准确的估计。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波测距技术,设计了用于汽车的倒车雷达系统.由传感器发射超声波信号,当遇到障碍物时,产生回波信号.传感器接收到回波信号后经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判断出障碍物的位置,由显示器显示距离.系统由超声波发射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LCD显示模块组成.由于外界温度对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温度修正来减少所造成的误差.为了测得精确的距离L,加入了三角修正,从而使系统的误差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传感器具有信息处理简单,价格低和硬件易实现及易实时控制等许多优势,它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距离测试的设备中,在工业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对超声波传感器的散射特性和镜面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自适应超声波传感器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矛盾因子,自动调整距离影响因子(RCF)的值,从而能很好地解决镜面反射所产生的不确定距离信息,准确描述出超声波传感器扇形范围内的障碍物位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王红培  栾光琦  田超  王佳笑  杨鹏  孙明昭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7):20190507-1-20190507-7
综合分析车载红外辅助驾驶安全制动过程、红外探测静态性能模型和动态性能模型,建立了辅助驾驶安全行车视距模型;分析了辅助驾驶最大安全车速与路况环境、红外探测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主要与滑动附着系数和探测距离相关;通过红外探测距离的修正计算,对夜间最大安全车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良好天气条件下其主要受目标背景温差的影响;以雾天和雨天为重点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雾天主要对探测距离形成影响,特别是能见度小于1 km时影响加剧,能见度500 m时最大安全车速可控制在21 ~25 km/h,雨天对探测距离和滑动附着系数均会形成影响,辅助驾驶应以红外识别条件下的最大安全车速控制为主,降雨强度50 mm/h时最大安全车速可控制在12 ~14 km/h。  相似文献   

12.
汽车自适应驰控装置中的红外激光测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外激光测距给汽车自适应驰控装置中的单片机提供主车和目标车辆之间的距离数据。测距精度和激光波长的选择将直接影响装置工作的可靠性。在讨论影响测距误差的各种因素后,提出采用数字插入时间间隔测量法来提高测距精度。介绍了激光器驱动电路和探测器放大电路。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大大减小由于计数盲区带来的测距误差。在分析大气吸收、典型目标对不同波长的反射率、系统成本以及人眼安全等多种因素后,确定1.6μm左右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是红外激光测距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胡晓强  张晶 《激光与红外》2016,46(6):709-712
为了分析偏振探测是否有利于提升红外系统目标探测距离的问题,本文以偏振度和噪声的分析为基础,推导了红外偏振探测系统的噪声等效偏振度,进而研究了系统偏振度信噪比与强度信噪比的关系,并结合传统红外强度探测的作用距离模型建立了基于偏振度信噪比的红外偏振探测作用距离模型。根据分析过程,对偏振探测和强度探测的作用距离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偏振探测优于强度探测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兰羽  周茜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4):81-83
介绍了超声波测距系统原理,针对超声波测距系统中常用的40 kHz超声波信号,提出了超声波接收电路设计原则,采用了集成运放OP27构成的同相放大器、仪表放大器、CX20106A红外接收芯片3种方案来检测超声波信号,设计了3种方法对应的接收电路,分析了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矿用机车驾驶员容易出现疲劳驾驶和注意力不集中,是煤矿安全的重大隐患,设计出一套机车障碍物检测报警系统,对于煤矿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而这套系统的关键技术在于测距,结合煤矿自身的复杂环境的考虑,在此选用超声波测距技术。为了满足超声波远距离测距的目的,选用美国AIRMAR公司生产的AR30超声波传感器,通过匹配该传感器各性能参数,设计出合理的硬件电路,经过一系列软件算法得到一个精确的距离值并且显示出来。当小于报警距离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示驾驶员,为驾驶员安全驾驶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测距的红外测距的精度,提出了以MSP430F149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红外线发射接收模块为传感器,通过测量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反射的光线强度来测量距离。此系统将测量的光线强度转换为电压信号,并测得电压信号和距离的对应关系,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分段拟合,得到电压信号和距离的关系式以实现测距。该红外测距系统误差达到1 mm,可以广泛近距离测距和汽车防撞系统中。  相似文献   

17.
泡沫对红外成像系统干扰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泡沫作为一种新的无源干扰手段,对红外成像系统具有长效的干扰作用.对影响泡沫干扰效能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泡沫干扰及红外成像系统探测目标的要求,对红外成像系统的遮蔽面密度和泡沫两点间面密度进行定量计算.并利用Matlab仿真工具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源强、泡沫光程的增大,两点间面密度逐渐增大.通过两种面密度的比较,对泡沫的干扰效能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对泡沫干扰效能评估及泡沫干扰战术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汪同浩  刘秉琦  黄富瑜  陈一超  张帅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9):904004-0904004(6)
为解决当前夜间辅助驾驶仪平面显示的弊端以及在合理效益下获得丰富的立体层次感,文中从平行式红外双目夜视系统出发分析对比了红外双目系统和人眼立体感知的最小可分辨距离,结合人眼立体感知机理以及从影像分层角度分析观看立体影像时兼具宽阔的视场张角、丰富的立体层次感时所满足的条件,对红外双目立体系统合理效益条件下的各参数关系进行推导。最后根据推导结果,计算分析3种不同规格显示屏所对应的水平像素数的合理效益取值,并选择5组不同水平像素数的红外立体图像对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根据推导结果搭建的红外夜视系统在让观察者获得较大视场张角的同时还兼顾效益。  相似文献   

19.
常勇  薛丰廷 《红外》2009,30(8):14-17
从红外辐射学原理出发,根据空间目标的特征和环境,首先计算了空间目标在中波段和长波段的辐射强度;然后分析了大气透过率对目标作用距离的影响,并估算出地基红外探测系统对空间目标进行探测的作用距离;最后通过与外场实验数据结果的对比,视距大约为757km的卫星,其表面温度为290K左右,这证明了针对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的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因此也证明了地基红外探测系统具备探测中低轨道空间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