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减小多次定位装夹引起的定位误差对零件加工精度影响,通过对连杆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提出以零件不需加工的设计基准面为定位基准,以数控机床自身气源为动力、PMC为控制装置的工序集中式自动夹具设计理念。经设计夹具结构、气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完成了基于PMC的连杆零件数控机床自动夹具制作。该夹具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夹紧可靠、稳定性好。实验证明:利用该夹具加工连杆零件,连杆零件加工表面相互位置精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章鸿 《模具技术》2014,(2):31-34
为了加工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汽车用高度调整销,解决加工时零件对称平面的对称性与平行性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一次装夹多件零件的弹性夹具。通过对夹具的结构设计与夹紧力分析,充分保证了夹具装夹的可靠性与高效性。实践证明,该夹具的使用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效率,同时降低了零件的废品率。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薄壁壳体零件加工变形机制,对其加工变形进行控制,进而减少加工变形对零件各类尺寸精度的影响,选择某型薄壁壳体零件进行分析。从零件的工艺技术条件出发,分析该型产品的结构特征和工艺性能,结合刀具切削力以及夹具装夹机构夹紧力对产品加工变形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其变形状态,研究其变形机制。依据分析结论改进设计了一套夹具。实践证明:该型夹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极大地减少了该型弱刚度产品加工变形对产品加工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析簿壁壳体零件特点和加工难点。设计车加工夹具,解决车加工变形问题;设计钻孔夹具,利用夹具精度,保证零件加工精度。通过设计工装夹具,解决了簿壁零件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5.
1引言合格的机床夹具应能保证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因此机床夹具设计,首先要对设计图样进行分析验证,作出该夹具能否保证实现被加工零件技术要求的判断,否则将会造成经济上与时间上的损失。为此应深入研究机床夹具设计中的有关形位精度问题,以保证被加工零件的形位精度...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机械手臂支撑架零件外形不规则,在铣削加工中难以采用通用夹具进行定位装夹,零件的加工精度也较难保证的问题,设计了零件的专用夹具、制定了新的加工工艺,使加工效率提升了27%,合格率从68%提高到98%,满足了零件的生产需要。实践验证表明,通过设计专用夹具和优化加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支撑架零件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该方法对其它形状不规则零件的加工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装载机动臂尺寸大、各组孔系加工精度高、普通镗床和浮动镗床加工装夹困难、精度难以保证等工艺问题,设计了工序集中、一次装夹可以完成4组8个孔加工的卧式双面8轴数控专用机床。介绍了机床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重点阐述了机床镗削头与主轴箱、夹具系统和复合镗刀杆的设计。该机床主轴间距自动可调,可完成多型号动臂零件孔距变化的要求,是动臂镗孔高效加工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8.
根据陶瓷插芯微孔加工工艺要求设计了加工机的主轴结构,并对其封装插芯零件的专用夹具进行了设计。该精密主轴的结构设计巧妙,内部为中空设计,可封装待加工零件和夹具,并可同时加工20个零件。将该主轴投入生产不仅达到了加工要求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为同类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对某型薄壁壳体零件加工变形的控制,文章从零件的加工工艺技术条件出发,结合刀具的切削力以及产品装夹时的夹紧力对产品变形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其变形状态,并依据理论分析结论改进设计夹具。实践证明,该型夹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极大地减少了该型产品夹具因素对加工变形的影响,对类似弱刚度产品加工夹具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某食品机械厂一种偏心零件的加工需求为研究对象,针对偏心零件加工装夹麻烦,不易找正,容易产生误差,不适合批量生产的特点,设计制作了一种弹性薄壁套来进行定位装夹,并制定了该零件的具体加工工艺。目前阶段得出的结果表明采用弹性定位夹具加工时能实现偏心零件的快速装夹定位,且零件与定位夹具之间不会存在因装配间隙而带来的偏差。实践证明:该夹具使用方便、效率高、安全可靠,同时也降低了对操作人员技能等级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和经济性,也对今后偏心零件的加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照明灯具中的锁线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提出零件的改进思路;利用MasterCAM软件对锁线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完成结构分析、工艺分析、数控铣削加工工序设计、数控编程、NC代码生成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螺纹加工方法不能满足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要求。该文从螺纹铣刀的类型、螺纹铣削的刀具轨迹和切削参数以及螺纹铣削的编程等方面,分析了螺纹加工的工艺性。通过合理规划生产中一个实例的加工工艺,并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出该产品且满足了产品的技术要求。由于一次装夹成形,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of Ti6Al4V with a bundled electrod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an efficient Ti6Al4V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DM) process with a bundled die-sinking electrode. The feasibility of machining Ti6Al4V with a bundled electrode was studied and its effect on EDM performance was compared experimentally using a solid die-sinking electrod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explain the high performance of the EDM process with a bundled electrode by through the use of multi-hole inner flushing to efficiently remove molten material from the inter-electrode gap and through the improved ability to apply a higher peak current. A 3-factor, 3-level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2 machining performance parameters (material removal rate: MRR, tool wear ratio: TWR) and 3 machining parameters (fluid flow rate, peak current and pulse duration). The main effects and influences of the 2-factor interactions of these parameters on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EDM process with the bundled electrod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轻特装重卡传动轴的重量,同时不降低其强度,对主要零部件进行了重新设计,对零部件毛坯的锻造工艺和机加工工艺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了万向节总成,确定了万向节的规格,通过计算最终确定轴管尺寸为Φ150 mm×7 mm,通过对比相关的性能指标,对花键轴进行了选型,改进了端面齿突缘叉和花键轴毛坯的锻造工艺以及花键轴的机加工工艺,最终实现了特装重卡传动轴总成轻量化设计制造。实践结果表明,在不降低传动轴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减小关键零部件毛坯的下料尺寸,提高了材料利用率,传动轴总成减重6.76 kg,减重8.45%,实现了传动轴的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滚珠丝杠属典型的细长轴类零件,由于其长径比比较大,加工后很难获得满意的表面粗糙度和几何精度.传统的滚珠丝杠加工方法是“车-淬-粗磨-精磨”,采用磨削工序能提高滚珠丝杠的加工质量,但磨削设备造价较高,磨削工序耗时较长,能源消耗大.探讨滚珠丝杠加工的工艺方法,设计制造一种新型的丝杠加工专用数控车床,并采用“车-淬-精车-磨”的新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滚珠丝杠的加工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龙门加工中心功能部件动作时序以提高生产效率,按照功能-运动-动作对龙门加工中心进行结构化分解,根据结构化分解和符号有向图提出了龙门加工中心功能部件动作模型。在模型分析过程中引入甘特图技术,辅助龙门加工中心换头换刀动作的设计工作。采用PMC控制结合宏程序的方法,实现新动作的立卧刀库换刀电气控制,提高了功能部件动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压柱塞水泵原有主轴整体结构存在的加工工艺问题,提出一种采用两段分体结构的曲轴加工的改进设计方案,简化加工工艺。对改进后曲轴组合体的结构进行的有限元模态分析表明:两段式分体加工可以满足强度设计要求,能更好地保证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喷丝板小孔的放电加工工艺和对应电极的制造技术,先用数控加工的方法制造电极,再用电极对小孔进行批量加工。通过优化电极结构、电极制造工艺以及小孔的放电加工工艺,缩短了总体加工时间,并保证了加工的安全性,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加工过程中,机床会因热变形而产生误差,这将严重影响加工精度。减少加工过程的热误差是提高加工精度的有效途径,而确定关键温度测点不仅能提高计算效率,还可避免温度数据间复共线性问题,提高热误差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出基于改进模糊聚类和最大信息系数(MIC)的温度测点选择方法,通过改进模糊聚类对温度测点进行分类;根据MIC方法选择每类温度数据中的关键温度测点;使用BP神经网络对热误差进行建模。结果表明:与传统温度测点选择方法相比,利用所提方法改进的热误差模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解加工钛合金型腔过程中出现的两侧薄壁易形成鼓形的加工现象,对工具阴极结构进行了改进。用Comsol Multiphysics 5.0对其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确定了改进后的阴极结构,并进行了工艺实验。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阴极能对加工过程中的流场进行约束,达到加工表面流体速度分布均匀及提高加工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