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输电线路钢管塔T字型焊缝的主要缺陷及其超声波回波特征,提出了T字型焊缝三种超声波探伤方法,说明了探伤工艺对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仪表管座角焊缝超声波探伤的难点在于缺陷定位。根据工件结构特点,利用AutoCAD软件,对超声波在工件中的传播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利用AutoCAD软件对缺陷进行辅助定位,很好地解决了仪表管座超声波探伤时缺陷定位的问题,使得仪表管座超声波探伤变得简单易行。为电站特殊部件的超声波探伤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小径管超声导波探伤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超声导波应用于小径管探伤的传播机理 ,根据超声导波的传播机理设计了小径管超声导波探头和对比试块 ,对探伤灵敏度和缺陷回波波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用于中小型发电厂的数据采集系统--总体结构及功能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当前中小型发电厂的现状,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小型火力发电厂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具有一特点,如通用数据采集,分布式硬软件等。系统中有5种电路板用来组成通信控制模块。热工数据采集模夫,电气数据采集模块以及开关数据采集模块。采用一各带继电器的热工数据采集的方法。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根据其重要性为各个任务设定启动时间。最后介绍了一套用于分布式监控系统的行之有铲的通信规约。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扰动信号检测装置的研制是检测和改善电能质量的首要问题.以Hilbert-Huang变换为核心算法,开发了一套电能质量检测系统.该系统硬件平台主要由信号调理与数据采集电路组成,实现信号采集功能.软件部分由Matlab的GUIDE开发,实现数据存储、HHT分析、波形显示等功能.系统包含PSCAD/EMTDC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6.
蔡晖 《热力发电》2003,32(10):80-82,85
针对管道对接焊缝高温状态超声波探伤中的高温对缺陷定位、定量的影响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提出了一套高温状态超声波探伤工艺,并在中石化集团安庆石、化总厂热电厂主蒸汽母管对接焊缝高温状态检验过程中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该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探伤中的缺陷精确定位问题是超声波探伤的主要任务之一,文章介绍利用超声波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实现对缺陷的大小及位置的精确定量,缺陷的大小由缺陷数据与标准缺陷波数据的比较得出,缺陷的精确定位通过计算超声波在工件中的传播时间求得。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套基于无线温度传感技术与Zigbee无线自组网通信技术的变电站设备温度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对系统的硬件软件分别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变电站电流致热型设备温度缺陷智能分析的方法。系统解决了变电站温度数据采集实时性差,设备、人工成本高以及临时数据采集、应急状态下的数据传输、布线困难以及无信号覆盖下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的问题,并提高了设备热缺陷报警的准确性,使变电站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波探伤信息处理装置与普通的探伤仪结合,实现对A型探伤信息的数据采集和数据的智能化处理,有效地解决超声波检测的现场数据记录和对缺陷的精确定位问题。解决了高频信号的数据采集和有效信号的区域选择,并可按照《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的要求打印输出检验记录。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雷达试验要求,设计了一个雷达信号高速大容量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该系统最高采样速率为200MSPS、存储容量为4000GB,并具有强大的触发功能。在硬件方面,设计了高速数据采集卡和硬盘阵列控制组合,实现了数据的高速采集和高速大容量存储;在软件方面,提供了采集数据的波形显示及时/频域分析测量等功能,并根据雷达信号的特点提出了波门压缩和幅度压缩方法对数据进行压缩。目前该系统已交付某雷达试验靶场使用。  相似文献   

11.
超声导波管道缺陷检测的小波阈值去噪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超声导波管道缺陷无损检测中,回波信号在接收和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噪声的干扰,另外,超声导波在管道中传播时还存在频散现象,这会给管道缺陷的识别与特征提取带来不利影响。在有限元数值模拟条件下,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利用Daubechies小波家族中的coif3作为小波函数,运用启发式阈值选取方法,对加有噪声的超声导波回波信号进行去噪,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提高了重构信号的信噪比,有效地抑制了超声导波回波信号中的噪声,在管道缺陷超声导波检测中,可为管道缺陷的识别与特征提取等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2.
文物的无损检测对其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为后续的加固和保护提供有力的依据。针对传统超声检测设备增益小,回波信号特征少,难以满足石木质文物缺陷检测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作为主控制器的石质木质材料超声无损检测系统,并对回波信号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该系统硬件部分包括超声信号的激励,回波信号的放大、滤波和采样模块的设计;软件部分包括FPGA的逻辑设计和USB通信的软件设计。同时将获取到的回波信号进行了特征分析,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小波分析,得到了回波信号的特征,为石质木质材料的超声无损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管道超声导波无损检测中,缺陷回波信号不可避免地夹杂着噪声干扰信号,给管道缺陷的识别与提取带来困难。为了克服硬、软阈值去噪处理方法的不足,给出了一种小波包改进阈值法。应用此方法对含高斯白噪声的测试信号和实验采集到的缺陷回波信号进行了降噪处理。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缺陷回波信号中的噪声,降噪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虽然电磁超声回波信号中含有大量缺陷性质的信息,但在回波信号中也掺杂着大量的噪声干扰信号。为了很好地从回波信号中提取反映缺陷本质特征的信号,讨论了提升小波变换的提升算法以及新的阈值函数,使用了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改进阈值函数的方法和选取了一种最优的阈值方法对电磁超声回波信号进行了去噪处理。由仿真结果可知,基于提升小波改进阈值函数去噪是一种有效的降噪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管道超声导波检测中,缺陷同波信号的质量是实现管道缺陷识别和特征提取的基础.针对软、硬阈值处理方法的不足,给出了一种模糊阈值小波包降噪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包含高斯白噪声的模拟信号和实验采集到的超声导波检测信号进行了降噪处理,并且与小波全局阈值、小波包默认阈值降噪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模糊小波包降噪法能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6.
大电机环氧云母定子绝缘超声波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A型脉冲回波法超声波检测系统,详细研究了大地机定子线棒不同的绝缘部位对检测超声波速的影响,以及波速随绝缘老化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电机定子线棒的正面绝缘适合于超声检测;线棒表面半导体层的存在更有利于超声检测;超声波速能用来表征绝缘的老化状态。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工业超声无损检测的过程中,由于环境、仪器等原因产生噪声,对后续缺陷分析等工作形成一定干扰,不利于完成后期数据分析。因此为了使信号的信噪比有所提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阈值降噪算法。同时对比小波软阈值降噪法与经验模态分解清除重复间隔阈值的方法,在MATLAB仿真软件中建立超声回波数学模型并进行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经验模态分解降噪方法优于小波阈值降噪,改进后的经验模态分解阈值降噪方法在信噪比、均方误差、光滑度3个方面均有所提高,达到了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对不锈钢焊缝内部缺陷的超声检测能力,开展了关于焊缝超声波传播特性及其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的研究工作。通过调整探头间距(PCS)改变检测声束方向,分析检测声束与柱状晶夹角对检测信号信噪比的影响,提出基于超声TOFD技术的焊缝一次波、二次波检测方法;鉴于二次波检测中特征波结构的复杂性,建立了特征波传播模型以识别二次波特征信号。研究结果表明,焊缝中传播的超声波声束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柱状晶与检测声束的夹角是检测信噪比的关键影响因素;与探头置于焊缝根部侧和余高侧相对应,需分别采用一次波和二次波检测方法进行TOFD检测;当检测声束与柱状晶夹角在35°~48°且检测区域具有较高声压时,可有效提高对焊缝缺陷的检测能力。基于声波传播的各向异性特征提出的超声TOFD一次波和二次波检测方法对于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超声检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潘希德  宋威  杨晔 《低压电器》2014,(11):20-22
JTUIS超声成像无损检测系统在传统超声探伤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实现了对触头焊接质量进行检测,并可以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简要介绍了JTUIS-Ⅲ、Ⅳ、Ⅳ+、Va,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简要叙述了系统的研究进展及所取得的成果,包括系统集成度的提高、信号处理以及图像处理方法的改进、系统软件的扩充与优化等。试验以及实际应用表明,改进系统检测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重复性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超声导波管道缺陷检测中存在的识别率低、鲁棒性差等问题,应用了主成分分析对管道缺陷回波信号进行特征优化.首先,通过对超声导波缺陷回波信号进行处理,提取了信号在时域和时频域内的特征参数,构成联合特征向量.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联合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通过提取累计贡献率达到89%的主成分得到融合特征.最后用BP神经网络对融合特征进行训练和识别.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识别管道缺陷,与联合特征向量相比具有更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