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中国化工学会是1956年在党的领导和全国科联的主持下,由1922年成立的中华化学工业会和1930年成立的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合并改组而成。我是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发起人之一,担任过该会的会长,还长期担任该会理事并主办该会学术刊物《化学工程》,1982年在南京举行的庆祝中国化工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的大会上,我曾就中国化学工程  相似文献   

2.
<正> 中华化学工业会于1922年成立于北京,1923年在上海成立分部。1956年中华化学工业会和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在北京筹备合并后,于1957年在上海成立中国化工学会上海分会。根据上海化学、化工界的酝酿于1959年成立上海化学化工学会。中华化学工业会上海分部成立以来的70年和上海化学化工学会成立以来的34年,都十分重视学会刊物,先后有《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志》、《化学工  相似文献   

3.
今年四月二十三日是中国化工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日,届时将在南京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中国化工学会是由中华化学工业会和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合并而成的。中华化学工业会由陈世璋、俞同奎教授发起,于一九二二年四月二十三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化学工程学会由顾毓珍,张洪沅等九人发起,于一九三○年二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式成立。一九五六年夏季,在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的主持下,由中华化学工业会和中国化学工程学会的代表共同商讨决定将两个学会合并为“中国化工学会筹备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化工学会前身为中华化学工业会(成立于1922年4月23日)和中国化学工程学会(成立于1930年2月9日),是中国百年化学工业和化工科技、教育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见证者。在中国化学工业从孱弱到自强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国化工学会所代表的全国化工科技、教育工作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工学会是在党的领导下,于1956年由中华化学工业学会和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合并改组而成。我是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发起人之一,担任过该会的理事、会长,且长期来主办该会的学术刊物《化学工程》。在当前科学文化这样兴旺发达、百花齐放的大好  相似文献   

6.
<正> 根据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会的决定,于1986年8月5日在省化研所召开了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大会。我省部分大中专院校、有关的科研设计单位,部分地区工厂选派代表参加了会议。省化学化工学会付理事长、省化工厅总工程师郑明涛、学会秘书长李楷同志到会讲话,强调了化学工程在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化学工业的基础。要求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团结全省化学工程的科技工作者,为云南的化学工程作出贡献。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的付主任,原化工厅付厅长牛琨同志作了书面发言。  相似文献   

7.
今年四月,是本刊出版十周年纪念,同时亦是化学工程设计技术中心站在茂陵举行的全国化学工程技术报告交流会(1972.4.17~26)的十周年纪念。十年来由于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全国读者的支持,使本刊得以克服困难,连续发行,至今共出版了60期,为国内化学工程战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尽棉薄之服务,我们特在此表示感谢。为了纪念,现发表由本刊编辑部与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学会秘书处的联合文章《化学工程学在我国的发展》(中华化学工业会成立于1922年4月,至今为60周年)。  相似文献   

8.
《化工学报》2023,(1):488-489
<正>·《化工学报》的前身——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志》于1923年创刊,1925年停刊,1929年复刊,更名为《化学工业》;中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会刊《化学工程》于1934年创刊·《化学工业》与《化学工程》于1950年合并,更名为《化学工业与工程》,并开始立卷,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化学工业与工程》自1952年第2卷第4期起更名为《化工学报》。《化工学报》编委会以本届编委为第一届编委会成员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化学工业发展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设和发展我国自己的化学工业,无数爱国知识分子和有志于化工事业的人们,用辛勤劳动的汗水和智慧编织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写下了一页页光辉的篇章。在我国化学工业的创业者和建设者中,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吴子炉同志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吴子炉同志1915年诞生于湖南汩罗。1940年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得化学工程理学硕士学位。吴子炉同志是中国化学学会和中国化工工程学会会员。几十年来,他在氮肥、混配复肥、纯碱、烧碱、石油化工、深冷分离、有机原料等领域,从事过比较广泛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前清末年,即有中国化学会之蕴酿,在欧在日,嗣有数次之集会。迄于民国十数年间,在美有中华化学会之集会;其在应用方面又有国内成立之中华化学工业会,与国外成立之中国化学工程学会。民二十一年一二八之后,人心振奋,知非力谋学术之健全组织,难谋学术之纯发展,乃于教育部召集化学讨论会讨论化学  相似文献   

11.
杨宜年 《化工学报》1981,32(3):291-291
<正>中国化工学会与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为了促进两国化学工程科学技术的学术交流,将于1982年9月在北京召开“中美双边化学工程学术会议”。 会议的筹备工作经双方于1980年2月在菲律宾马尼拉商谈后正在积极进行。 正式会议将进行三天。第一天是全体会议,由双方互相介绍中国化学工业的情况与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的情况,并请美方知名学者三人作学术报告;第二和第三天是分组学术报告,共分八个组宣读论文和进行学术讨论。预计在大会上将宣读的论文约50篇左右。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化工学会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来有许多化学家老前辈为学会对国家、对人民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作出很大的贡献,学会得有今天的成绩,不能忘怀这些老前辈。中华化学工业会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化工学会,是现在中国化工学会的起点。学会由  相似文献   

13.
1981年6月9日美国现代工程公司总经理化学工程博士、美籍张金峦工程师来石家庄市。当天下午参观了石家庄化肥厂。10日上午,河北省化工学会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与张工程师进行了座谈。会上张工程师介绍了一些海外化学工业的发展情况,并对中国如何发展化学工业提出了一些看法。他认为我国中型氮肥厂与国外的差距主要是在造气方面,而在催化剂和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五○年中华化学工业会与中国化学工程学会联合编辑出版《化学工业与化学工程》,出第一卷第一、二期及第三、四期,一九五一年出第二卷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即改为《化工学报》。二、《化学世界》创刊于一九四六年五月。发刊旨题中说:“我们今日也算是世界五大国之一,然而讲到实力无一不落人后。这样的国家如何能长久保持大国的地位。我们因此感觉到有普及科学知识的必要,尤其是化学知识,因为世界一切事物对于化学免不了有些关系。因此定名叫「化学世界」。本刊发行的旨趣便是增进民众对于化学的认识,对于化学工业的兴趣,使得化学工业普遍发展。”本刊1~3卷是以普及化学知识、发展化学工业为  相似文献   

15.
动态报导     
《化学工程》2005,33(4):17-17
全国化工化学工程设计技术中心站被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化学工程设计专业发员会”今年已被“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化工工程委员会”批准为委员单位,并于2005年6月26日-28日参加了在桂林召开的第二届委员代表大会。该化工工程委员会是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认可,管理化工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16.
本年十一月十九日中华化学工业会,中国化学会上海分会,中国化学工程学会上海分会假国际饭店举行联合会员大会。是日天气晴和,会员出席人数共为二百三十四人,其中化学工业会会员一百八十四人,打破以往大会纪录。上午九时卅分开始,首由中华化学工业会陈聘丞理事长致词说明联合大会的意义。第一节目为中华化学工业会之事务会议,内分图书、出版、会计等等工作统计  相似文献   

17.
《广州化工》2021,49(1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资源萎缩、环境恶化的今天,走"绿色化"是化学工业的必然之路,绿色化学教学改革也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能长期发展的必然之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是中国化学工业的中坚力量。将绿色化学教育贯穿于化学工程与工艺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科研、实践教学进行绿色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理论、意识、知识和绿色创新思维、能力,为中国化学工业培养高质量的"绿色"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学会、中华化学工业会及中国化学工程学会三团体於卅五年十二月廿二日至廿五日在上海举行联合年会,盛况空前,收获不鲜。本刊原定本期列为年会专号,茲为使内容充实完整,保持刊物立场起见,关於年会部份本期仍辟为特辑,幸读者谅之。  相似文献   

19.
《化工进展》是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由中国化工学会主办、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化工学会会刊 ,月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化工进展》是化工科技综合性期刊 ,介绍国内外化学工业的进展和发展动向 ,交流学术思想、科研成果及经验 ,反映中国化工学会及其所属专业委员会、地方学会的学术活动动态。所刊内容涵盖化学工程、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无机酸碱盐、橡胶、染料、涂料、生物化工、工业水处理、化工机械、化工自动化与仪表、化工环保、化工技术经济与管理、安全工程等学科和行业 ,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应用性和信息性。稿件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之下,中国化学工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化学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们对化学工程技术方面的更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对化学工程技术的热点进行了分析,之后指出了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