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嵌入式HFC透明网桥实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物理结构的网络之间互联,实现各种综合业务是网络和通信应用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在HFC接入网的头端与用户端之间实现双向数字业务的嵌入式透明网桥,该桥基于DOCSIS协议的MAC层设计,有效实现通信的MAC地址动态获取、MAC帧过滤以及DOCSISMAC层数据与以太网MAC层数据的双向转发等功能.本设计已经成功用于自主开发的物理层和MAC层芯片组成的HDTV双向系统平台上,通过实际网络环境验证,本设计在HDTV双向点播、VOIP、Internet网通信等应用上表现出较高的网络适应性、稳定性和传输盾量.  相似文献   

2.
生成树算法的网桥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它通过自动形成生成树使得在网络中一个透明的网桥以动态方式在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沿环状工作。网络中的环路由网桥之间通过交换配置桥协议数据单元消息来进行监测,通过关闭选择的网桥接口的方式破除环路。局域网通常由多种网络设备相互连接形成,我们只有消除网络中的环路才能有效降低广播风暴的发生,也就是说网络中的链路应组成树形的无环路结构,使用STP(生成树协议)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网络拓扑发现是网络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鉴于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设备都支持SNMP协议,提出了基于SNMP的网络层拓扑发现和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网络层的拓扑发现算法有效的解决了路由器的多IP地址问题.对于链路层的拓扑发现,通过结合基于网桥转发表和基于网桥生成树两种算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该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整个被管网络的二层和三层拓扑结构,而且适用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水声传感器网络中MAC层协议的特点和分类.利用基于NS2的Aqua-Sim水声网络仿真模拟软件仿真了Broadcast MAC协议和R-MAC协议在五个节点的集中式拓扑结构的水声传感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分析比较了两种协议在平均数据包延时、平均能量消耗以及平均吞吐量上的异同.得出在集中式拓扑结构的水声传感器子网中,Broadcast MAC协议更适合于要求较高吞吐量的应用环境,而R-MAC协议更适合于在能量消耗方面有严格要求的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协议影响着整个网络的性能。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对节点能耗和时延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设计的节能MAC协议。利用物理层、MAC层和路由层之间的信息交互,在保证可靠通信的基础上,实现在一个监听/睡眠周期内数据多跳传输,缩短数据传输时延,并且有效控制网络数据传输的冗余度,降低冗余节点能量消耗。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节能MAC协议能够有效地降低网络时延并且减少节点能耗。  相似文献   

6.
强鹂  周颢  赵保华 《计算机工程》2012,38(4):104-107
在无线Mesh网络(WMN)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上,分层信标帧驱动协议(Layer-BLBP)存在高延迟、多次重传以及无法适应较大规模拓扑结构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码片标识的WMN MAC层多播纠错协议。该协议为每个节点指派一个全网唯一且相互正交的码片序列,利用码片对数据包进行加密,从而实现全网的信道共享。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在网络规模大、错误率高的环境下,仍能保证多播过程具有较低延迟和较少重传次数。  相似文献   

7.
吕迅  赵姚同  朱洪海 《计算机工程》2002,28(10):162-163,195
作为一种有效的宽带接入方式,HFC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HFC信道是非对称信道,会造成TCP应用性能的恶化,有关文献对HFC上TCP性能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在IP层的改进算法,该文在此算法基础上,通过对HFC MAC层协议的分析,提出了利用HFC的AC 协议中的“捎带”技术来减少确认帧在上行信道的传输延时,从而进一步提高HFC网络上的TCP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企业网的特点,通常都会使用冗余技术增强其架构及提高运行可持续性,但是冗余技术应用在交换网络中时由于环路的作用会产生帧重复、广播风暴及不稳定的MAC地址等问题致使网络瘫痪.本文旨在说明交换机生成树环路的生成以及如何实现冗余链路的控制工作即生成树协议的工作实现从而防止环路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李莉 《计算机科学》2002,29(9):96-98
1 引言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ybrid fiber/coax,HFC)网络具有光纤的高带宽和同轴电缆的共享性,是较为经济可行的宽带用户接入方案之一。HFC能提供话音、数据、视频等业务的综合接入,为宽带信号进入家庭铺平了“最后一公里”。典型HFC网络是星型和树型混合拓扑结构,用户共享同一树型同轴电缆网络的所有频带资源。上行信道的资源共享是HFC网络能否成为一个多媒体通信平台的关键技术之一,必须有一个多址接入协议来解决用户上行信道的有效接入。目前已有的HFC网的MAC协议大部分是基于TDMA的预约型SlottedALOHA协议,但这种基于时分复用的接入方式对信道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SNMP的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珊珊  李俊  金涛 《计算机工程》2009,35(14):120-121
提出一种基于地址转发表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利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获得网桥MIB中的地址转发表信息,从而推导出连接关系。与现有方法相比,它不要求各个网桥转发表的信息是完备的,也无须进行大量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整个被管网络的二层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适合当今有线电视网(HFC)体系结构的介质访问协议UniLINK,并通过具体测试,分析了UniLINK协议提供的三种动态使用时间槽策略使得该协议在长距离高速传输数据方面具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该协议的设计适用于树型拓扑结构的宽带网络,其支持的距离从主控端到客户端可达160km。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目前在各种网络中应用的媒体访问控制(MAC)技术。分析了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或纯有线电缆交互式全功能网络的特殊性,指出了它们为什么不能采用传统的MAC技术。重点介绍了DVB-RCC系统交互通道中采用的MAC技术,并把它们与DOCSIS系统中的MAC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参数化设计是几何体建模的重要手段,而桥梁的三维可视化是当今桥梁信 息化的发展趋势。论文针对桥梁外观参数化模型可视化的需要,对几何体参数化建模的原理 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桥梁结构特点,分析了主要桥梁组件结构(如T 梁、盖梁柱 式墩、轻型桥台等)构件图的几何和拓扑关系,对组件进行了参数化设计,实现组件的三维 建模;并对组件中特殊图元(如圆弧倒角形墩柱、桥台近似锥面护坡)的绘制算法进行详细 研究;根据各组件间空间位置的拓扑关系,利用参数化变量驱动计算各组件空间位置坐标, 进行桥梁的快速拼接。完成的桥梁三维参数化建模以参数为驱动,用户可以对设计结果进行 可视化修改。所实现的三维参数桥梁可视化系统具有模型构建精致,参数化建模彻底、建模 速度快,参数分类清晰,可视化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芯片工艺演进与设计规模增加,高性能众核处理器芯片时钟网络设计面临时序和功耗的全方位挑战。为降低芯片时钟网络功耗并缓解时钟网络分布受片上偏差影响导致的时钟偏斜,在H-Tree+MESH混合时钟网络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新一代众核处理器芯片面积大及核心时钟网络分布广的特点,基于标准多源时钟树设计策略构建多源时钟树综合(MRCTS)结构,通过全局H-Tree时钟树保证芯片不同区域间时钟偏斜的稳定可控,利用局部时钟树综合进行关键路径的时序优化以实现时序收敛。实验结果表明,MRCTS能在保证时钟延时、时钟偏斜等性能参数可控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时钟网络的负载和功耗,大幅压缩综合子模块的布线资源,加速关键路径的时序收敛,并且在相同电源电压和时钟频率的实测条件下,可获得约22.15%的时钟网络功耗优化。  相似文献   

15.
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是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高效通信的关键网络协议之一。MAC层协议设计的是否合理将严重影响网络的性能。介绍了现有MAC协议分类和主要MAC协议。分析了WSNs中典型的S-MAC协议,针对S-MAC协议在载波侦听时采用固定竞争窗口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能够根据流量变化对竞争窗口进行动态调整的新的MAC协议ASMAC,利用NS2对ASMAC进行了仿真,证明了新的ASMAC不仅能够显著地提高吞吐量,降低时延,还能有效提高能量效率,在提高网络性能的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无线信道的利用效率和整个网络的性能。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设计的主要问题,根据设计指标的不同对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进行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几种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采用的机制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Sensors cooperate and coordinate with each other to disseminate sensed data in the network. In establishing coordination among sensors such that they can access the shared wireless medium,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ed an analytical study on some popular MAC protocol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Based on the design techniques, MAC protocols for WSNs are classified into two main categories: single-layer and cross-layer. MAC protocols such as S-MAC, T-MAC, B-MAC and X-MAC are selected to study the design approaches of single-layer genre. BoX-MAC-1 and BoX-MAC-2 are selected to analyze cross-layer design approaches. This survey paper aims at reporting an implementation viewpoint of different design approaches of MAC protocols in WSN. We have considered mixed WSNs that exhibits node movement (e.g., static, mobile) and changes in communication medium (e.g., air, water). Representative protocols are implemented in Castalia simulator and evaluated on the basis of important performance metrics such as energy consumption, network lifetime, throughput and end-to-end delay.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different protocols are also compared.  相似文献   

18.
光纤铜混合网(HybridFiberCoaxial,HFC)是国内外正在推广的宽带接入形式,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HFC网络管理系统,管理软件按照多用户分布式软件设计的规范进行设计,采用三层C/S结构,共分为9个模块,经测试与运行,本系统能较好地对HFC网络进行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