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新型埽工——笼埽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其优点为:(1)克服传统埽工施工工序复杂、速度慢、效率低的缺点;(2)笼埽可工厂化生产,减少现场作业工序和作业面后移;(3)充分利用大型施工机械进行大体积单个笼埽结合机械化施工,作埽速度快、强度高;(4)减少柳料用量,利于环境保护.结合在兰考蔡集控导工程水中进占工程中的应用,从施工准备、机械配合与人员安排及施工流程等方面对笼埽施工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并总结了施工注意事项.最后,进行了效益评价并提出了扩大技术应用范围和进行水槽实验的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传统埽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指出了机械化做埽的优势:①工艺简单、易学易用;②适合抢大险、抢恶险及堵口;③能弥补传统埽的致命缺陷;④适应性强;⑤机械化做埽即可行又经济.在蔡集、王庵等控导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机械化做埽技术成熟,是一种有效的抢险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利》2008,(10):75
技术简介:该技术通过改制装载机为软料叉车,引进和改造六角钢网编织机,研制铅丝笼封口机,实现了利用机械装、封、抛铅丝笼和采用柳石混杂、层柳层石抢险机械化,研制出埽笼抢险技术。主要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4.
耿明全  陈银太  朱太顺 《人民黄河》2003,25(3):26-27,33
黄河堤防堵口进占技术是黄河下游防汛抢险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堤防堵口进占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不适应目前的要求。在认真分析传统埽工堵口进占技术适应性和改进途径的基础上,立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黄河下游实际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提出利用现有的自卸汽车等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和土工合成材料,铅丝笼,当地石料,土料进行黄河汛期进占堵口的方案,研究表明,该堵口进占技术可行可靠,功效高,非常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机械修筑传统埽体、柳石混杂机械筑埽和层柳层石机械筑埽的施工工艺,与人工作业筑埽相比,作业优势明显,可在黄河防汛抢险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充沙长管袋褥垫进占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沙长管袋褥垫进占结构是利用长管袋充沙进占体代替传统的柳石进占体,该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安全性好,便于机械化作业等特点,在张王庄控导工程25-26坝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根据河道水深,溜急的实际情况,采用铅丝笼固定褥垫,对管袋的充填方法由以前的多次充填法改为集土填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黄河上下游河道工程布置与结构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其中草土埽体水中进占就是宁夏河道工程中应用最广泛、最独特的一种。由草土埽体水中进占构筑的草土坝岸工程以其较好的防渗性、较强的抗冲能力、较强的防震性能和使用年限长等优点,经受住了一定流量洪水的考验。  相似文献   

8.
土工格栅堆石进占筑坝是利用土工格栅堆石与土工布袋装土代替传统的柳石进占体。利用该技术筑坝工艺简单,结构合理,施工进度快,安全性能好,工程造价低。菏泽市黄河河务局于2000年汛前首次在黄河下游用土工格栅堆石进占技术修筑了杨集险工上延9-10号坝。在施工中技术人员根据施工边界条件变化,采用了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流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散抛石水中进占筑坝中进占体断面设计、块石粒径、块石入水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①进占体应按外坡1:1、内坡1:0.75、稳定边坡1:1.5设计,稳定边坡以上占体作为工程运用后的预抛根石;②散抛块石的稳定临界粒径为40~45cm;③抛投块石应根据有关计算结果并结合实际来水条件进行修正。同时,将水中进占筑坝技术与传统的柳石进占技术在施工工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工程运用情况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散抛石水中进占技术要优于柳石进占技术;当具备一定施工条件时,在合理安排好施工组织设计的前提下,推广应用散抛石进占方案是可行的。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对已建散抛石结构坝的观测,合理优化设计进占断面。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新修堤坝及防汛抢险中,大部分采取柳石搂厢埽或抛柳石枕抢护。柳石结构有很多优点,但投资大,柳料收购困难,运输用工多。为克服上述缺点,山东省黄河河务局于1985年4月在桑庄险工20号坝施工中,用塑料编织袋装土代替柳石结构进行了固根试验。桑庄20号坝长367米,水中进占仍采用传统柳石结构;水下护根:迎水坡面长88米,背水坡面长50米,采用编织袋土枕;水上护坡:迎水面长60米,背水面采用塑料袋装土临时护砌,待基础稳固后再改为乱石护坡。塑料编织袋系用聚丙烯编织布与聚乙烯薄膜复合制成,不透水。编织布经纬抗拉强度不少于60公斤/平方厘米,幅宽1.03米,每平方米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