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高性能混凝土对水泥的选择要求,同时阐述高性能混凝土在新疆地区推广应用的意义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道路和桥梁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高性能混凝土往往被人们将其与高强度混凝土联系起来,其实高性能混凝土不仅仅是高强度,而且具有相当高的刚度、弹性模量和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是近期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戴朝明 《四川建材》2009,35(3):109-110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城市规划工作实践,从当前我国小城镇生态建设的现状问题谈起,对生态建设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小城镇生态建设的原则及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着重强调了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一些动态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指出了高性能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的区别,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当前在性能上尚存在的两个问题:(1)自干燥引起的自收缩;(2)脆性及改善上述性能问题的技术措施,并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中的一个分--免振自密实混凝土的机制与机理。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毕正恩 《山西建筑》2004,30(3):62-63
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混凝土技术的影响,从裂缝和耐久性两方面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混凝土行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工程应用与设计方法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海超  何世钦  仲伟秋 《混凝土》2002,(2):36-37,40
作者就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在工程应用和设计方法方面进行了讨论。对于21世纪结构高性能的发展态热,提出了迫切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客观要求。指出了综合高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环境影响等多因素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问题以及进行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研究的必要性,确立了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主导方向,探索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作者就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在工程应用和设计方法方面进行了讨论。对21世纪结构高性能的发展成势,提出了迫切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客观要求。指出了综合高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环境影响等多因素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问题以及进行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研究的必要性,确立了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主导方向,探索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四川建材》2017,(1):19-21
混凝土粘度是影响混凝土泵送施工性能的关键因素,粘度调节剂的开发应用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混凝土粘度调节剂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混凝土粘度调节剂的类型和性能特点,根据近几年国内外研究,对混凝土粘度调节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混凝土粘度调节剂发展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研究的建议。混凝土粘度调节剂的研究与应用,满足了当前高性能混凝土的需求,有利于促进混凝土高性能化的发展,对于粘度调节剂发展应用存在的问题,我们仍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小城镇生态建设的现状问题谈起,对生态建设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并着重强调了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现代生态型城中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思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0.
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瑜  周士琼 《四川建筑》1999,19(4):10-12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高强已不再是混凝土的首要指标。而越来越地强调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经济性的统一。本文着重介绍粉煤灰混凝土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探讨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社会经济意义、性能、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崔志 《城市建筑》2014,(23):178-178
建筑材料作为直接参与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因素之一,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将成为建筑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意识和视野。本文在简单介绍建筑材料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当前建筑材料的生态化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设定的两个阶段目标和当前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以求达到生态与经济相吻合.以温和地区小城镇住宅为例,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针对当地民居的特点,利用当地既有的建筑材料和改良的构造做法,探讨和研究了适宜小城镇住宅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措施,进而达到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同时节约能源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张明莹 《中外建筑》2014,(10):91-92
现代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了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建筑设计中也不断的得以体现。材料作为影响建筑表皮功能和外观的重要因素,对于建构学尤为重要。本文以生态建筑材料为切入点,阐述了其在在建筑表皮设计的应用,期望从生态的角度将美学、技术融入到建筑表皮设计中,使建筑向更合理、环保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北方传统民居发展历史悠久,生态思想根深蒂固,本文从民居选址、院落布局、建筑材料应用以及建筑构造技术应用四个方面,探讨生态规划理念在北方民居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邓玮  徐峰 《中外建筑》2012,(7):59-61
本文以建筑材料为切人点,着重阐述了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生态运用策略。建筑材料的使用贯穿了建筑建造、维护以及改造等整个生命周期。材料会对建筑的外观、性能和建造成本造成影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研人员对材料的特性有了新的了解。材料有了全生命周期评价(LCA),当材料选择时可以考虑在建造过程中的可持续问题。通过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分层组成方式的分析模拟,设备的控制以及空腔等系统和材料自身物理性能,来完成应对气候和建筑微气候的适应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6.
生态建材·生态建筑·发展战略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强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考虑建筑材料的“4R”原则、本土观念以及生态建材所具有的系统工程特性。通过对国外生态建筑以及使用典型生态建材的木建筑和纸建筑的实例分析,研究生态建材的发展战略,试图探索一条适于我国的生态建材与生态建筑之道。  相似文献   

17.
张瑞雪 《城市建筑》2014,(11):252-252
作为工程建筑中最为常用的材料,木材的使用在工程建筑的发展中必不可少。木材无论在结构以及美学还是在生态效益上,都有着无以伦比的价值,深受建筑师们的钟爱。本文通过对木建筑材料的研究,探讨了中国木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了生态学原理,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施工中要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绿色能源的使用.注重使用再生和可循环利用材料,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人、建筑、自然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绿色住区涵盖了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十八大"美丽中国"的理念标志着中国绿色建筑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研究绿色建筑节能生态住区的建设与管理,探索推行模式具有现实价值与深远的战略意义。针对当前建筑绿色化进程实际形势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发展政策机遇,从政府主导、规划管理落实、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企业"绿色转型"、技术研发支撑等5个侧面,分析强调以科技创新,在建筑业全产业链掀起"绿色革命",创建生态人居环境。针对性地提出了在设计、施工、建材、项管、金融等方面的13条建设绿色生态节能住区的具体措施和发展思路,合力联动推进"节约型"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进程。  相似文献   

20.
张竹慧 《山西建筑》2009,35(18):153-155
介绍了生态建材的概念,阐述了生态建材的分类和发展现状,从开展标准评价体系、建立技术平台方面探讨了生态建材的研究与开发,以促进生态建材的发展,实现我国建材工业的节能、节地和利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