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根据青岛科技馆建筑负荷特点及项目周围能源分布、运营时间,介绍了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冬季采用燃气锅炉辅助调峰供暖,夏季选用冷水机组+冷却塔系统辅助供冷)的冷热源系统配置思路,并从初投资、运行费用、静态回收期等方面分析了其应用合理性.为了降低系统运行能耗,根据科技馆动态负荷和机组运行特性对复合式地源热泵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初步...  相似文献   

2.
艾民  朱柏山  唐长江 《暖通空调》2016,(4):41-44,40
分析了该办公楼全年空调负荷及岩土热响应实验,根据分析结果确定采用复合式地源热泵作为空调系统冷热源。对比分析了系统能效、运行费用、投资回收期和环境效益,结果表明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为适合该项目的最优冷热源方案。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中华世纪坛空调冷热源系统的可行性;与现有的直燃机加螺杆式冷水机组的空调冷热源系统相比,地源热泵系统有显著的节能效果,每年运行费用节省约55.3万元,回收期约为3.3年.  相似文献   

4.
该方案为由地埋管换热器和辅助冷热源组成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采用分散设置热泵主机的水环热泵系统,以地埋管换热器作为全年冷热源主体,夏季采用湖水辅助散热,冬季采用燃气锅炉辅助加热.系统设置专门的热泵供应生活热水,一方面充分利用建筑物周围的空地设置埋管,另一方面应用辅助散热(加热)系统满足供热和制冷的高峰负荷,降低了系统的初投资,提高了系统经济性和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黄雪婷  郝好  扈光霞 《暖通空调》2023,(S1):154-158
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某办公商业综合建筑群空调冷热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项目区浅层地热能条件、峰谷电价政策,在分析设计日逐时冷热负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满足使用、清洁环保、投资收益优化、安全可靠、运行高效的冷热源设计原则及地温场冷热平衡,提出了地源热泵耦合水蓄能及常规能源复合式系统设计方案及运行策略,并与无水蓄能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及常规能源系统对比,进行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为其他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某工厂新建实验楼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选择为背景,根据工程实际分析地源热泵系统和螺杆式冷水机组加蒸汽供暖系统的经济性。根据建筑的冷热负荷分别对两种冷热源方案进行主要设备选型,进而对两种方案进行初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分析与比较,通过静态投资回收期法分析得出地源热泵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为4.4年,供甲方选择冷热源方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对学校建筑负荷特点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常规热源作为调峰热源的双泵双通道复合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先根据建筑使用特点,将运行工况分为日间(6:00^-21:00)和夜间(21:00~6:00)两种工况,然后用综合费用最优法确定日间运行时段的最佳调峰比例,以确定复合系统的最优设计方案。最后将常规系统和带有调峰热源的双泵双通道复合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各项费用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冷却塔复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率的控制方式,以一栋图书馆建筑为例,采用TRNSYS软件建立复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模型,对基于负荷率控制的地埋管优先运行和冷却塔优先运行的两种方案的热源侧温度工况以及系统能耗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冷却塔优先运行的方案能耗更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式以及采用的计算分析方法可用于冷却塔复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以某工程的冷热源系统为例,介绍了地源热泵系统、电制冷系统、电锅炉低谷电制热及水蓄冷蓄热(夏季蓄能水池与消防水池联合蓄冷,冬季蓄能水池蓄热)组成的复合式能源系统,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冷负荷分析了在不同工况时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某办公楼为代表建筑,并以常规空调系统和地埋管地源热泵为比较对象,通过全面对比分析各方案的初投资、运行费用、能耗和全寿命周期成本,得出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虹桥产业楼空调系统为例,介绍了溶液调湿新风机组与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重点介绍了干式末端设备、冷热源主机、地埋管系统、空调水系统及自控系统设计的要点.根据实际运行调试情况,对冷热源水系统、干式风机盘管、高温型地源热泵机组、免费冷热源板式换热器、地源热泵与冷水机组的运行策略及生活热水应用进行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在某大型度假酒店中应用的经济节能性和运行策略。采用能耗分析软件Equest-3.61(DOE-2.2)对建筑全年负荷进行模拟,分析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和运行控制策略,并探讨了夏热冬冷地区大型公共建筑采用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运行策略。  相似文献   

13.
空调系统冷热源的选择对建筑的初投资及运行费用影响很大。针对扬州某综合办公楼项目情况,选取常见的3种冷热源方案:空气源热泵的VRV系统、冷水机组加热水锅炉系统、土壤源热泵系统等进行了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经济比较。结果表明: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综合效益最大。该项目的冷热源采用了土壤源地埋管热泵系统,并带有热回收技术,充分利用冷凝热来制取生活热水,既节省了能耗又减少了对环境的热排放,完全符合现代建筑绿色节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南京某建筑群为对象,分析了建筑采用地源热泵的可行性。同时,对地埋换热器进行设计计算,进行热泵机组选型,并对空调系统冷热源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初投资方面,冷水机组+燃气热水锅炉冷热源方案(方案2)比地源热泵方案(方案1)节省48.6%。在运行费用方面,方案2比方案1节省34.0%。地源热泵方案的费用年值比冷水机组+燃气锅炉方案的费用年值少1.91元/m~2,地源热泵经济性好于冷水机组+燃气锅炉方案,方案1动态投资回收期为6.98年。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上海某大楼的空调设计,主要包括冷热源、水系统、风系统的设计,重点介绍了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分析了土壤热平衡及措施,通过采用辅助冷却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土壤热平衡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地板送风系统的设计思路及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冷却塔辅助冷却地源热泵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土壤温度的全年温度变化特性,地源热泵比空气源热泵具有更高的COP。但是当建筑以冷负荷为主时,若完全依靠地源热泵来供冷,则地下埋管换热器和热泵机组的初投资均比较高,热泵系统的循环效率也较低。采用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可有效降低系统投资,提高系统的运行节能效果。在部分负荷时,完全依靠地源热泵供冷,在峰值负荷或冷负荷较大时,启用辅助冷却装置,使辅助冷却装置和地源热泵机组联合运行。分析表明,采用冷却塔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在系统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从冷热源设计与地埋管系统设计两方面,介绍了某工程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技术方案,分析了冷热源的运行策略,并与传统空调系统进行了对比,为地埋管地源热泵和常规空调形式的系统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煤矿生活小区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需求,提出地源热泵系统、溴化锂吸收式直燃机组、燃气锅炉+电制冷三种冷热源方案,从初投资与运行费用两个角度综合比较了各方案的经济性,得出地源热泵系统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9.
游泳场馆类建筑空调系统运行使用的特点与其他建筑不同。比较了广西体育中心游泳馆中地源热泵供应集中空调系统的冷热源侧设备搭配方案,分析了技术应用的可行性、空调系统运行节能性和经济性,提出游泳跳水馆空调水系统方案可采用2台相同水源热泵机组一次泵变流量的地源热泵系统。建议政府部门提供相关税收、补助等优惠政策,降低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前期建造费用,从而缩短投资回收期。  相似文献   

20.
以某高校学生浴室使用的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为例,对可供选择的5种辅助热源从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为辅助热源的方案具有更好的经济、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