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楚瓦什民族是俄罗斯历史悠久的五大少数民族之一。楚瓦什民间艺术特殊性的形成,是在它与其他民族的地域文化,历史遗留和民族风俗的相互交融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商业并不发达繁荣的时代,楚瓦什服饰品别具匠心地艺术制作却是引领服饰潮流的重要引擎。楚瓦什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不断迁徙,其传统服饰经历了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不断的演变中,服饰及其他物品刺绣图案的艺术形式的基本元素一直延续至今,其代表了楚瓦什民族服饰独特性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寓意。  相似文献   

2.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视野下,以羌族刺绣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论述对羌族刺绣的现状做进一步分析。采用田野考察的方式,梳理羌族刺绣纹样的形成与发展,透过其演变历程探析羌族刺绣与时代的交融。各民族的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促进了羌族刺绣纹样的多样性。羌族刺绣承载着羌族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寄托,一针一线之间,在传承羌族刺绣的同时将其更好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丝绸》2017,(11)
在丝绸之路的中外文化交流视野下,以唐代经典图式之一陵阳公样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论述对陵阳公样的概念作进一步界定。采用图像分析与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式,梳理陵阳公样的形成和流变,透过其发展历程探析中外织锦技艺的交融与演进。研究认为:萨珊艺术的传入带来了构图模式的演变,提花工艺的交融促成了织造技术的进步,纹样设计的本土化创新引发了织物装饰题材的变迁。陵阳公样是东西方工艺文化交融创新的一个极佳例证,其研究对深入探析丝绸之路的文明交流互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位于我国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多民族融合交流下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环境,“袷袢”作为新疆多个民族传统服装款式之一,依据其款式、色彩及装饰风格各民族袷袢特点各异。通过研究新疆地区传统民族服饰“袷袢”与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性,从中了解各民族间在服饰文化中的相互交融与影响,研究“袷袢”这一典型性民族服饰在文化交融中的共性与特性,从而更准确地认知民族服饰的文化功能,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服饰文化与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5.
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西南各盐区较为普遍的现象。盐是理解大理西部云龙县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要素。盐的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始终将云龙境内的各民族整合在王朝国家治理下的边疆社会之中,形成“反客为主”“落地生根”“中介传播”三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典型路径。盐的特殊性,将政治控制、市场交换和文化繁荣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体现国家在场,实现地方和国家互动;以盐井开发和利用为目的,实现资源共享和文化相通,增强民族团结;盐区各民族语言相互学习与吸收,进一步增进民族感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各具特色。在长期的国与国之间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的交流和沟通中,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跨越了地域、社会制度等的重重障碍,得到了充分的交融。本文试图从西餐对中国的影响,中餐对西方的影响,以及西方菜名的翻译方法等方面分析文化交融在语言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西方地理位置上的差异,其自然环境存在较大差别,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孕育出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在这些自然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下,中西方文化在文化特征和表现方式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同。饮食文化作为受众较广、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组成成分,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核心特征,同样面对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冲击。饮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缩影,同样需要交流和发展,只有对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进行探究,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社会认同进行分析,才能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中保证自身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了促进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和发展,对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进行探究。通过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含义进行分析,总结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寻找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表现;针对存在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探究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实现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探究。对社会认同理念进行阐释,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社会认同现象;分为西方饮食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和中国饮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与发展两个角度,提出基于社会认同理念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发展策略,实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社会认同探究。  相似文献   

8.
<正>书名:BoozeVinyl鸡尾酒与黑胶唱片音乐搭配指南出版社:Running出版时间:2018-04-17ISBN:9780762463473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不同领域的文化交融已经逐渐成为现有的流行趋势。以往的文化之间是具有较强的差异性,不同领域的文化之间的交流较少,交融更少,这是因为文化沟通的渠道以及文化人才之间的流动缓慢。但是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势则逐渐打破这种障碍,使得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在宏观方面,比如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融,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质的传递和渗透;在微观方面,比如教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交融,建筑文化和美术的交融等,丰富不同领域文化的内涵,提高该领域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多民族孕育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各民族人延续生命的本能促使其与自然界发生作用,适应环境并从大自然获取所需.在岁月的长河里多元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交融,人类经过与大自然的斗争、在部落内的相互作用、部落与部落之间的相互作用、民族与民族的相互作用由原始走进文明。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不断地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补充.铸造了q-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推动了中国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各民族创造的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民族传统体育,构筑了中华民族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她一种深厚的文化遗存的积淀,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身的特征、内涵和价值取向.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使西方竞技体育逐渐占据了中国体育的主流舞台.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地域广阔富饶,56个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中国政治经济的管理下,中国的民族文化发生着改变。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更加频繁和密切,国际化的服装设计思想影响者中国的设计师,中国的服装设计受本土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的交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服装特点,设计师根据设计文化思想内容进行分析,逐步融入现代化的社会元素,对现有的中国服装设计内容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可以关心的内容,提升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水平。本文将针对服装设计中民族的和世界的文化思想进行分析,研究服装设计中民族与国际的不同和相同。  相似文献   

11.
在胡汉文化大融合的唐代,陵阳公样作为时代流行纹样,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在丝路通商、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陵阳公样的本土化发展是东西方装饰艺术融合的标志。通过对东西方早期装饰图案的分析,按照年代顺序,梳理出丝路通商之前陵阳公样图像形式在西方、中国的图案雏形演化,以及丝路通商之后陵阳公样图像形式的本土化发展过程,对陵阳公样图式的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三个演变阶段进行总结。经图案对比与地域文化象征意义的解读,唐代陵阳公样的出现绝非偶然,是地域文化交流后形成的产物,此纹样在唐代的发展演变也与时代文化和受众心理需求有着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趋势不断增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升高,由原来的吃的饱到现在的吃的好,体现了社会文化和社会意识的进步与发展.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和借鉴的背景下,中西式面点在制作方法、食材选择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本文对中西式面点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中西式面点的制作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每个国家与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形成既具有时代特色又蕴藏深厚文化的艺术设计风格,需要不断的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继承、发展、创新”成为每一个设计者毕生的追求、“人文奥运”的提出不仅是一个文化理念,更是一个具有实践特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发展战略。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冲突和交融的过程中,国外设计师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本土设计师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中国元素、中国风格在现代时装设计的价值与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北京服装学院的刘元风院长在一年一度的IFFTI会议上的演讲致辞。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交流融合的主题,指出未来的服饰文化体系将在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交融中共同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地域服饰形成、发展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秩序、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精神追求中,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独特的审美情趣、鲜明的文化心理品格、迷人的宗教神话色彩,是地域文化形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且在经济不断发展、政治循序演变、文化日益交融的推动下,不同地域之间的服饰交流愈发频繁,使得地域服饰的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地域服饰的文化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于无形之中扩大、  相似文献   

16.
漆油不仅是傈僳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符号,而且在傈僳族与同源民族情感的沟通凝聚、周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跨境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重点探讨傈僳族漆油饮食文化在傈僳族与跨民族、跨区域、跨国界社会关系网络建构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作为一种历史符号记载着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的文明与发展,艺术与生活。同时,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在不同时期拥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的渗透,其创造出不同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本文通过对比东西方建筑设计的特点、形式、文化,对建筑发展的形式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比对东西方在建筑设计上的差异,进一步了解东西方建筑设计文化的发展、交融和延续。研究建筑文化的差异也对东西方文化交融起发展和推动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辉 《家具》2011,(1):40-44
在东方,如何做一个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品牌?手工艺在当代如何用设计来提升价值?设计师与制作大师们怎么交流并相互影响?这一切,在"上下"和"永琦紫檀"的对话合作中都能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9.
一个民族或群体由于各自有较稳定的生存地域和生计方式,因而具有相对独立的饮食文化,这是其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事实上。每个民族或群体的饮食生活是动态的,反映在文化上是相互交流的。在不同民族、地域、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渗透、吸收、整合、流变中,饮食文化不断发展变化,这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中显得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与中原地区、周边民族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交流状况。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正>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彰显着该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背景,体现着本民族的生活习性。因此,不同的民族,在餐桌礼仪方面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特点。而通过对比中法年轻人烹饪进餐习惯,不仅可以体现出两国在社会生产以及生活方式的差异性,而且能反映出两国在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发展的不同点,这样就能为中西方文化的良好沟通与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就可从了解中法两国进餐习惯出发,尊重两国的饮食文化,确保实现两国文化的和谐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