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保云  郑宝玉 《信号处理》2005,21(2):181-184
本文对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合并及选择性合并等合并技术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给出了各种调制方法在Nakagami信道下的错误概率的精确表达式或近似表达式。同时还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对这类问题研究中的主要理论工具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本文最后还讨论了这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双分集最大比合并相关瑞利衰落的误码性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给出MPSK与CFSK在双分集最大比合并相关瑞利衰落信号下的误比特率的解析结果,无需冗长的模拟,易于研究分集合并与信道相关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其数值结果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8月30日,在上海老码头壹号会所,慧聪研究与DNA正式对外宣布两家公司合并,旨在打造中国市场研究产业的航母,携手向"世界级的中国市场研究公司"这一目标迈进。合并后,慧聪研究的企业规模又将跨越一个台阶,并成为产品线、覆盖行业广泛的一家市场研究公司。近两三年,慧聪研究因业绩突飞猛进,这次与DNA的合并,再次显示了这家公司在业务规划上的野心。DNA作  相似文献   

4.
相控阵雷达数据处理的预处理算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研究相控阵雷达中的重复录取现象和为消除这种现象所采和的规测数据预处理方法,首先研究了出现竽复观测的概率随信噪比和波位间距等参数变化的规律,而后在重复现测预处理算法中引入最大合并数和合并距离的先验信息,以减小错误合并概率,最后,研究合并前后的观测误差,比较了这种合并方法与不加任何约束合并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对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合并及选择性合并等合并技术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给出了各种调制方法在Nakagami信道下的平均错误概率的精确表达式或近似表达式同时还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对这类研究中的主要理论工具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最后还讨论了这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研究很活跃的ABR多点通信中的一个分支点对多点通信的反馈合并算法做了一个评述,将各种解决反馈合并算法按照解决合并噪声,合并延迟,合并丢失问题进行了分类,比较了各种算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对ABR多点通信的后续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集接收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无线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衰落,无线接收时的邻频干扰、同频干扰等问题,能够有效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针对分布式平台上多通道接收信号同步与分集合并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调制类型的多通道信号合并前同频同相调整方法,并对合并前各通道信号进行信噪比估计,以确定最大比合并时的权重。经理论分析可知,N通道信号最多可获得10lgN dB的合并增益。仿真验证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喻金星 《通讯世界》2017,(16):207-208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智能服务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变电站也逐渐发展地规模化和标准化,智能变电站的产生与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与此同时,合并单元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讨论,关于合并单元在终端集成方面的技术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合并单元的定义与发展以及智能终端集成技术的分析应用,并且分析了可能会发生的故障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董晓华  阚春荣 《电子质量》2014,(3):25-28,31
该文主要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信号传播特点,首先分析了影响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多径衰落形成的原因,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抗多径衰落技术;接下来从技术原理、实现方式、应用效率等方面对分集合并与Rake接收技术在抗多径衰落效应上的表现进行分析比较;随后结合两种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出多维分集与广义混合合并两个主要研究方向;最后对分集合并及Rake接收技术跟均衡与信道编码相结合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快跳频系统在部分带干扰下的分集合并接收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适应抗干扰Clipper分集合并算法.文中,着重分析和计算了自适应抗干扰Clipper接收机的最佳量化电平,并将该系统的性能与其它分集合并技术在干扰环境中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文章表明,自适应抗干扰Clipper分集合并接收机可对干扰功率和受干扰频率数进行估计,并在此基础上自适应调整Clipper门限,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广泛应用,电子式互感器的使用将成为趋势,文章研究的合并单元就是连接电子互感器与二次设备的装置,并介绍了电子互感器合并单元的设计标准和实现方法,它对简化二次设备,提高系统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气湍流、吸收和散射等因素引起的光强闪烁严重影响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效率,导致激光束能量衰减、信噪比下降,探测器阵列分集接收技术能有效克服这种影响.主要研究了探测阵列分集接收的三种合并方式,即选择式合并、等增益合并和最大比合并.分析对比了三种合并方式在提高功率增益和信噪比方面异同点.在相同大气湍流和中断概率条件下,最大比值合并对信号改善最为明显,等增益合并次之,选择式合并在分集接收中对信号改善最小.当两路分集接收时,最大比合并相对于无分集时信噪比改善因子提高了100%,等增益合并提高了78.5%,选择式合并提高了50%.最大比合并实现复杂,选择式合并实现相对容易,可根据实际工程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合并方式.  相似文献   

13.
张永宏 《电子科技》2011,24(4):1-3,7
通过选择性最大比合并(SC/MRC)算法,在并行干扰抵消(PIC)技术的基础上,对V-BLAST系统各接收天线的干扰抵消结果按照SC/MRC合并,实现了分集接收.该算法最多可以实现与接收天线数等同的分集增益,而通过选择信道条件较好的几个接收天线进行合并,可以在性能与复杂度之间取得折衷.MRC合并只需与选择合并的天线数线...  相似文献   

14.
自然背景下人工目标的检测与分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马兆勉  陶纯堪 《中国激光》2000,27(3):237-242
在分水岭分割算法的基础上 ,提出基于模糊逻辑理论的集水盆合并方法 ,对自然背景下人工目标的检测与分割以及自然背景的抑制与消除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干扰消除技术有利于消除MIMO系统的多天线干扰,所以串行干扰消除技术SIC广泛应用于MIMO系统中。对于SIC的检测合并技术有很多种,最常用的MRC和MMSE。MRC属于检测复杂度较低的一种合并方式,MMSE属于性能较好的一种。本文通过在不同调制方式下比较二者的性能和复杂度,力求得到一个折中。通过研究2×2天线配置下的MIMO SIC系统,在第二级检测比较两种合并方式的性能与复杂度,得出不同调制方式下对于检测合并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针对瑞利信道条件下多个收发通道分集合并后LDPC的纠错性能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合并方式如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合并、选择合并与各分集通道的平均输入信噪比计算合并后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得到LDPC在AWGN信道中的纠错性能公式,对该式按合并信噪比的概率密度积分得到瑞利信道下LDPC的纠错能力表达式。以一种有限几何LDPC码为例计算其编码增益,分析了在最大比值合并条件下分集重数与LDPC编码增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名人写微博     
《广东电子》2012,(12):39-39
@史炜(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主任):整个5月,我一直在北京参与宽带提速、信息化建设和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等问题的研究,其中,每个问题的研究与解决,都面临监管的缺失。有人提出将发改委、国家科委、工信部进行合并,但是,如果没有独立的监管机构和强硬的法律支撑,再多的合并都是小孩子拼积木。中国的改革存在太多“矛与盾”的关系,总有一天会破坏改革仅剩不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李俊杰  王欣  马跃  魏急波 《通信技术》2015,48(5):560-565
针对机会中继译码转发协同系统中未考虑直传链路的问题,提出一种由目的节点根据系统中断概率进行中继选择的方案,研究了将机会中继信号与直传信号在目的节点进行最大比合并时的系统性能,推导了采用最大比合并时的系统中断概率。研究结果表明,当直传链路存在时,通过目的节点的中继选择,可使系统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其性能优于不考虑直传链路时的机会中继系统。  相似文献   

19.
《今日电子》2012,(3):44-44
据IHS iSuppli公司的DRAM市场研究简报,美国美光与日本尔必达如果合并,可能导致DRAM产业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目前关于二者将走向合并的传言甚嚣尘上。如果合并,则所形成的新企业将在全球DRAM市场排名第二,合计晶圆月产能(WSPM)将达37.4万片。它将占全球DRAM产能的28%,仅次于目前排名第一的的韩国三星电子。目前三星的晶圆月产能是43.3万片,占全球产能的33%,如图4所示。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2016,(5):158-161
无线通信信道时变多径的传输特性严重影响了传输系统的性能,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抗信道衰落。分集接收技术成本低廉,性能优越,在无线通信技术中广泛使用,是对抗无线信道衰落最有效的技术之一。文中详细地叙述了分集接收合并的原理,给出了严密的数学公式,通过理论推导,研究了三种合并技术(最大合并比MRC、选择合并SC、等增益合并EGC)的误码率和合并增益,仿真并分析了其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