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研究在小电流、小脉宽条件下电火花加工毛化表面对提高材料表面吸光率的效果,以无磁钢(20Mn23Al V)为研究对象,在电火花成型机床上进行毛化加工,研究了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对吸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电流小脉宽条件下,吸光率随着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并通过扫描电镜对毛化表面形貌的观察,对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对吸光率的这种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峰值电流、脉冲宽度两个实验因子对凹坑直径的影响。通过光学电镜研究不同电参数下毛化表面的凹坑直径,定量分析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对凹坑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火花毛化加工中,在较大峰值电流和较小脉冲宽度的加工条件下,峰值电流对毛化表面凹坑直径的影响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脉冲宽度与毛化表面凹坑直径呈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和信噪比两种分析方法,并基于BP神经网络,研究了工件超声振动电火花复合加工技术的两个重要方面:工艺参数优化和工艺预测模型。研究了间隙电压、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对表面粗糙度及加工时间的影响,得到了基于试验数据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电参数是峰值电流,然后依次为间隙电压、脉冲间隔、脉冲宽度,最优参数组为间隙电压65V,峰值电流2A,脉冲宽度5μs,脉冲间隔70μs;对加工速度影响最大的电参数是峰值电流,然后依次为脉冲宽度、间隙电压、脉冲间隔,最优参数组为间隙电压65 V,峰值电流8 A,脉冲宽度50μs,脉冲间隔10μs。通过信噪比分析得到的结果与正交试验分析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但信噪比分析的结果比正交试验分析的结果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用分形几何理论表征电火花毛化表面微观形貌,通过常规的表面粗糙度指标,建立主要放电参数与毛化表面分形参数间的数学模型,利用分形参数研究电火花毛化加工参数对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在摩擦磨损分形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表面形貌分形参数对磨损率的影响.确定主要的放电加工参数(脉冲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所导致的加工表面形貌变化对最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电火花线切割工艺对金属材料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分析加工表面的机械性能。方法利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对304不锈钢工件进行表面切割试验,应用马尔轮廓测量仪、扫描电镜、超景深电子显微镜及纳米压痕仪观察电火花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变化规律和表面微形貌特征,获取横截面纳米硬度变化曲线。设计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加工参数。结果脉冲宽度和峰值电流对奥氏体不锈钢加工表面形貌的形成机制有显著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受电参数的影响较大,加工表面的表层及次表层组织主要由塑性变形层与回火多相组织层共同构成,厚度与纳米硬度的变化受电参数的影响较大。结论电参数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程度顺序为脉冲宽度、峰值电流、放电间隔,为得到较优加工表面层,应优先选择脉冲宽度为16μs,放电间隔为96μs,峰值电流为1.5 A的工艺参数组合。单个脉冲能量对加工层的厚度以及表层的纳米硬度呈现出近似线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主要针对电火花毛化表面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了研究在大电流、小脉宽条件下电火花加工毛化表面对提高材料表面吸波率的效果,得到较为理想的吸波毛化表面,在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上进行样件加工。通过积分球吸波试验台,利用其均分测量误差的特性,测量毛化表面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和对电火花毛化表面的吸波特性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并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下结合表面形貌特征对试验数据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脉冲宽度和峰值电流对吸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毛化表面对电磁波的吸收情况受表面形貌的影响;在大电流、小脉宽条件下,吸波率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吸波率随着峰值电流的增加总体上呈现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电火花毛化7075铝合金工艺,采用铜电极在电火花成型机上对7075铝合金板进行电火花毛化正交试验,研究电火花的峰值电流ie、脉冲宽度ti和脉冲间隔t0三个试验因子对毛化表面形貌(粗糙度Ra、凹坑直径D和单位长度凹坑数Pe)的影响。结果表明,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是影响7075铝合金毛化表面形貌的主要因素,而脉冲间隔对毛化表面质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为在NdFeB材料成型加工的同时实现其表面改性,研究了电火花加工对钕铁硼材料的影响。利用电火花成型加工技术,在不同电参数下,用紫铜电极对钕铁硼材料在绝缘介质中进行负极性加工。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分析了材料的表面层成分、表面形貌及组织结构。通过显微硬度分析及盐雾试验,测试了材料表面硬度和耐蚀性能。结果显示:在大脉冲宽度24μs、小峰值电流5.6A下,电火花加工材料的表面质量较好。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峰值电流从25.6A增大到50A,脉冲宽度从4.2μs增大到13μs时,时,硬度最大值均超过900HV0.3,比基体高出近300HV0.3。盐雾试验中加工前后材料开始出现斑点的时间差为20h,耐腐蚀性能明显发生变化。电火花加工后的钕铁硼材料表面组织中晶粒尺寸减小,并存在非晶合金相。表层非晶合金使钕铁硼材料的硬度及耐腐蚀性能得到明显地改善。  相似文献   

9.
A8工具钢是一种高硬度高韧性的难加工材料,常用电火花线切割来加工处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A8工具钢实际生产过程中,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分别是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的重要指标,放电参数直接影响到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在几组生产中常用的放电参数(加工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隙)条件下,加工A8工具钢,分别得到每种放电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的具体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工电流的增大,加工后材料表面粗糙度和材料除去率同时增大且趋势相似;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大,加工后材料表面粗糙度和材料除去率同时增大;随着脉冲间隙的增大,材料除去率呈递减趋势,加工后材料表面粗糙度前期递减,在脉冲间隔8μs后减小趋势放缓,在脉冲间隔10μs时达到最小值,在脉冲间隔大于10μs后略有升高,变化幅度不大。研究结果为实际生产中电火花线切割加工A8工具钢提供技术参考,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放电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0.
对电火花精微加工放电间隙进行了测量,得出了放电峰值电流ie、脉冲宽度ti、脉冲间隔to等电参数对放电间隙值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YG8A的电火花加工中脉冲宽度、峰值电流等电参数对加工速度、电极损耗、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宽度和峰值电流必须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才能得到较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田口法考查了电火花加工在煤油、空气状态下的临界放电间隙及主要加工电参数(峰值电流、放电电压、脉冲宽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顺序,为进一步理解电火花加工机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由于电参数的改变会影响电火花加工的性能,为了研究在不同电参数条件下加工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了正交试验研究用铜电极对45#钢进行电火花加工实验时脉冲宽度、峰值电流和脉冲间隔对加工速度、电极损耗的影响规律。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得知:电流是影响电加工特性的主要因素,在脉冲宽度变化较大时,脉宽的改变对加工性能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当脉宽变化不大时,脉冲间隔对加工性能的影响较显著。研究结论为推动电火花加工,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永兴  曲馨  王引真  冯涛  焦震 《机床与液压》2019,47(11):124-128
采用电火花电解(EDM/ECM)复合加工方法进行割缝加工时,加工效率和割缝宽度作为评价复合加工割缝的两个重要指标,但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往往难以同时达到要求。使用自行研制的水包油工作液,利用单因素法探究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时工艺参数(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隙、电极盘转速)对复合加工效果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的影响程度,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最终通过正交试验,综合考虑加工效率及缝宽这两个评价指标选择缝宽最优1 (A_1B_1C_3D_1),即确定工艺参数组合电流40 A,脉冲间隙10μs,电极盘转速400 r/min,脉冲宽度44μs为水包油工作液复合加工的最优参数。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制的微纳乳液作为工作液,利用电火花成形加工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718),选取峰值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及单次加工时间等参数进行十字正交试验,研究分析这些参数对电火花成形加工Inconel718的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的影响,并对比了在微纳乳液与煤油工作液中加工的工件表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峰值电流对材料去除率影响显著,单次加工时间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显著;与煤油工作液相比,采用微纳乳液进行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工件表面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田口法研究了电火花放电过程中的临界放电间隙和实际加工中的连续放电间隙与电参数的关系。电参数主要有峰值电流、放电电压和脉冲宽度值。然后通过计算信噪比和方差分析来判定主要影响放电间隙的参数。结果表明:临界放电间隙主要是受放电电压影响,而连续加工中的间隙主要是由放电电流决定,且连续加工放电间隙要大于临界放电间隙。  相似文献   

17.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峰值电流、脉冲间隔、开路电压、脉冲宽度等精细电规准在不同水平下,对NAK80材料准镜面电火花加工的三维表面参数(Sa、Sq和Sz)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上述因素中,峰值电流和脉冲间隔对评价指标影响较大,脉冲宽度影响最小。通过方差分析,试验选定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均非显著,并通过信噪比获得最优的加工参数。  相似文献   

18.
根据混气电火花加工对混气加工装置的要求,介绍了混气电火花加工装置的原理及组成。利用该混气装置,进行了电参数对混气电火花加工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脉冲宽度、峰值电流对混气电火花加工的影响不同于普通电火花加工,加工速度和表面粗糙度值随着脉宽和峰值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振动辅助混粉电火花放电表面强化技术进行了65Mn钢表面强化实验。研究了粉末浓度、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流、超声振幅对工件表面强化层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低能量、低振幅和一定粉末浓度条件下,可使粉末渗入工件表面形成强化层。峰值电流过大会导致TiC粉末全部熔融,在超声振动作用下抛离工件表面,不能形成强化层。辅助超声振动可显著提高工件表面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加权平均法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的峰值电流、脉冲宽度、脉间比等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优化设计,以机床加工速度和零件表面粗糙度为目标进行电参数优化。针对这两个指标性质不同,分别对其进行量纲一化处理,使其均转为望大特性;考虑这两指标的不同重要性,运用加权平均法将问题转化成单目标问题以实现电参数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是可行的,加工参数中的峰值电流、脉冲宽度、脉间比最优取值分别为24 A、12μs和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