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色彩是一种客观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色彩对于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服装设计来说十分关键。色彩的表现与设计在服装上有重要价值,人们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最先形成印象的就是服装的颜色。服装的色彩不仅展现着人们的个人精神面貌以及对审美的追求,更加展现了时代、民族的精神风貌。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色彩的象征性十分突出,服装的色彩变化在历史上也是传统文化发展变迁的重要表现,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与展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本土服装品牌异军突起,发展越来越快,它成为文化的载体,承担着活化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具体从服装的廓型、色彩和材质上着手,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本土服装品牌中来,提升品牌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3.
李志 《广西轻工业》2008,24(5):91-92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中国文化本土意识日益增强,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中国立足本国和站稳国际舞台的双重需要,基与此从传统家具、工艺,传统图形以及传统色彩几个方面谈谈这些审美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色彩在审美特性以及色彩表达观上是区别于西方美术色彩的。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反映了我国民族的民间的审美喜好,其根源是民族习俗与民族信仰。对于当代产品包装设计,中国民间美术色彩依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是由于色彩背后所指意味与民族审美是一脉相传的,其并非只是属于"传统"语境,在"当代"依旧能通过在产品包装上的运用,达到加强产品特性,体现设计者情感,以及吸引消费者,提高市场竞争力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如今,中国的年轻消费者因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愈加青中国本土品牌及设计师品牌服装服饰。越来越多的中国服装设计师,也秉持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深挖传统文化价值,于产品中融入当代审美及表达手法。  相似文献   

6.
借助当代服装设计师的作品研究,揭示传统水墨艺术在毛纺服装中的应用情况,研究包括传统水墨艺术的审美特点、水墨艺术的应用手法、关于设计师的思考和水墨应用的审美特征4个方面。研究表明:传统水墨艺术是当代设计师塑造本土服装文化和审美格调的重要资源,成为服装设计关注的热点,年轻服装设计师运用水墨艺术所蕴含的传统哲学,以国际化视野对其进行解读和再创造,使其呈现出东西方审美融合的多元化存在,展现了中国当代服装设计美学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7.
韩沈平 《西部皮革》2024,(3):114-116
在当今中国服装市场,真正富有“中国风”韵味的时尚服装,一定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设计。结合中国古老纹样等多种传统元素进行设计的服饰,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彰显了当代消费者的审美情趣。文章通过对现代中国风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研究,以中国设计师经典案例为样板,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为服装设计师探寻中国风服装表现形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成形针织服装的概念及其优良服用性能的基础上,结合本土品牌裂帛的部分设计作品,从色彩、造型、图纹、工艺4个方面入手,分析青花瓷、背子、砖雕及刺绣等传统元素在现代成形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指出在成形针织服装设计中,对传统设计元素加以运用和创新,让民族传统文化与时尚融合,是本土针织服装设计师实现作品创新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汉字造型、山水画、节假日及传统建筑文化对服装款式设计的影响,表明汉字造型、山水画、节假日及传统建筑文化与服装款式在艺术审美与设计手法上具有相通性;这些传统文化的艺术审美、设计手法与设计理念均可用于服装款式整体造型、服装色彩与图案的设计中,使得服装在对称均衡、比例分割、变化统一、变化调和等设计方面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可为打造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服装品牌提供了丰富灵感与设计素材。  相似文献   

10.
徐群 《西部皮革》2021,(9):105-106
中国水墨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艺术,其文化渊源,审美特征,表现形式得到中外服装设计师的青睐。通过调研四类服装品牌(中国风时尚品牌,中国风设计师品牌,流行时尚品牌,中国风复古品牌),总结出在品牌服装设计中,水墨画图案在服装设计上的实现会从造型、色彩、面料、细节、技法等多个“形”的方面进行设计运用,同时,在定位服装风格和传达审美意愿上,着重于中国水墨画“意”的传达,从六个方面进行设计应用的深入分析。此外,文章从理论出发,进行了实证研究,设计制作了一系列中国水墨画服装。  相似文献   

11.
当西方文化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西方时尚成为中国本土时尚代名词时,一个完全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品牌却成功打入美国FEMME,MODA展会,产品遍布美国纽约等大大小小的时尚城市。这就是五色(FIVE COLOURS),一个绝对中国的品牌,一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女装品牌。携多年海外市场成功经验,五色今年登陆中国本土市场。  相似文献   

12.
王悦 《食品工业》2021,(2):I0068-I0068
视觉效应是指运用色彩、图形、文字等视觉元素产生审美想象的效果,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基于视觉效应设计茶叶外包装,有利于打造具有形式美感与文化内涵的茶叶外包装。一,基于传统文化设计的茶叶外包装设计。该茶叶外包装(见图1)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设计灵感源泉,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色彩、图形以及文字,使消费者产生丰富的心理联想,达到良好的包装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服装趋势权威专家一再强调,在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消费者更喜欢低调、简洁和实用的服装风格.女装品牌ICICLE就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环保.低调、优雅、剪裁精良。在高端国际品牌的包围中.作为本土的女装品牌ICICLE2009年的市场表现不俗.令许多国际品牌也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分析现代服装装饰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情况,并进一步研究如何将中国传统元素与服装装饰设计相结合。以中国传统服装与现代服装的发展为基础,了解中国传统服装与现代服装的发展特点,分析中国传统元素运用于现代服装装饰设计的可能性。在这一过程中,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元素已经在现代服装装饰中应用广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灵感,并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装饰设计中,既丰富现代服装的装饰内容,更能展示中国的民族特色,可谓是一举两得、互利共赢。将中国元素中的中国传统色彩、中国传统图案、中国传统工艺与服装装饰设计相结合,加以举例论证,从而证明中国传统元素用于现代服装装饰设计中是可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  相似文献   

15.
在服饰设计中传统美术色彩属于重要的视觉设计元素,协调的色彩搭配能使服装整体的艺术魅力得到升华,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从而提升服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探究传统美术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合理应用势在必行。介绍了传统美术色彩与服装设计的关系,服装色彩的情感效应,服装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以及其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款式设计是服装设计三大重要构成因素之一,而服装的外造型设计又是组成服装款式设计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以满族、蒙古族、朝鲜族为代表的吉林本土服饰更是有着鲜明的服装外造型特征。将吉林本土服饰外造型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将流行时尚趋势和本土文化的传统相融合设计,通过外造型的应用让本土文化品位再次成为时尚,拓展服装款式设计,也是促进服装款式创新设计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服装配饰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深入了解畲族的传统纹饰。对畲族传统会意纹饰元素进行提炼,同时对现代服装配饰的造型、材质、工艺特点等进行研究,结合消费者需求设计出符合当下审美的服装配饰作品。在使消费者感受畲族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使畲族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并丰富了现代服装配饰设计。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和意大利的丝绸始源及其发展现状出发,以丝绸女装服饰为切入点,选取2013年春夏中国品牌NE·TIGER和意大利品牌DolceGabbana(DG)为代表进行比较分析。主要从丝绸服饰的设计主题、廓形塑造、色彩纹样,以及材质工艺的选择与应用四方面分析中西方服饰设计及其审美文化的异同。研究认为,影响中国和意大利丝绸服饰设计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并为中国丝绸服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建议:主题的选择和体现应该源于传统且新于传统,款式设计要根据消费者的多元化审美来体现设计的多元化,中国元素设计并不只是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新型材质、工艺的创新也属于中国元素的设计范畴。  相似文献   

19.
李珂 《西部皮革》2023,(9):126-128
服装图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服饰纹样寓意着吉祥文化内涵,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幸福情感的向往与追求。在中国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今天,现代服装的创作与设计,应该将中国的传统图案文化和现代的服装设计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使之不仅能够弘扬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能满足消费者对服饰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20.
梁小玲 《中国酒》2023,(4):67-69
<正>包装设计是集科学审美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酒类产品包装设计应遵循实用审美的原则进行产品设计,好的产品包装设计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酒类产品包装增添商品收藏等附加值,随着酒类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如何进行包装设计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色彩是视觉艺术中重要的表现手段,色彩的功能随着科技进步得到发挥。白酒包装色彩设计中要合理运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元素,充分展现包装设计中国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