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美国纽约高线公园纽约高线公园,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西侧的线型空中花园,是由一条废弃高架铁路改造的城市公共空间。这条高架路从纽约市肉库区直通到曼哈顿西城区的第30大街,总长约2.4km(约1.5英里),沿途可欣赏美景和哈德逊河,还能经过一些地标性建筑,比如自由女神和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等。高架铁道距离地面约9.1m (约30英尺),铁道最宽处有约18.3m (约60英尺)。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公园将各街区联系起来,为城市绿化树立了新的标杆。  相似文献   

2.
以纽约高线公园为例,从项目的历史背景、项目缘起、设计理念、设计要点等方面介绍了城市工业高架铁路桥从废弃到改造为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手法。通过总结纽约高线公园的成功设计与开发经验,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设计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3.
工业遗存问题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缺失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而纽约“高线公园”的案例给我们的发展带来启示,告诉我们工业遗存的合理改造可以成为传承历史、承载记忆的公共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4.
纽约高线公园是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的代表案例之一,成功探索了基础设施对城市景观的积极影响。在詹姆斯·科纳团队的设计中,“高线”作为时间、空间及公共事件发生的框架,在场地和城市的不同尺度中起到结构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城市中,建筑空间、城市空间与人之间的疏离感源自于我们对自身身体的忽略。身体是人在空间体验中重要的媒介和载体:人在空间中的活动有赖于身体的运动机能,同时又通过身体的感官了解和感受建筑空间。现象学的出现,让建筑师重新思考身体和空间体验的关系。纽约的高线公园是一个成功的城市空间改造案例,原本机械主义、功能主义代表的高架铁路转变为深受市民喜爱的多功能城市活力场所,笔者试图从身体的维度出发,借鉴施密茨的新现象学相关理论,探究身体的体验、记忆和建筑、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金珊  李云  伍惠婷 《建筑师》2018,(4):69-75
以废弃工业铁路改建而成的纽约高线公园三期于2014年正式面向市民全面开放,标志着这场持续了15年之久的城市公共空间复兴运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高线铁路向高线公园的转型基本完成。该项目引起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在城市公共空间复兴的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本文回溯了纽约西切尔西区铁路线设立到向高线公园的转型与复兴过程中所产生的多次矛盾与应对措施,对其在转型过程中所确定的可持续性的规划思想与转型后高线公园的运营管理模式。公共空间中文化事件的插入等展开阅读。探讨城市公共空间在复兴与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出推进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是解决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自信减弱、城市活力不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邱冰 《风景园林》2011,(3):154-155
高线是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西区的一段废弃了近30年的高架铁路,经过漫长的改造,于2009年6月9日成为向公众开放的高线公园。自开放以来,该公园获得了各界的高度肯定,其成功缘于当地政府、公众和设计师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尊重以及一种"历时性保护"的开发方式。高线的发展从1930年至今经历了"交通生命线"、  相似文献   

8.
高线——从愿景到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线(High Line)是一条废弃的货运高架铁路,建于20世纪30年代,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岛西侧,长约2.4千米,宽约15米,局部略有宽窄变化,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南北跨越了纽约市的22个街区.  相似文献   

9.
以纽约高线公园为例,通过文献资料查阅,以及对纽约相关区划法的解读,梳理出其从废弃的铁路食品运输线成功转型为纽约标志性公共空间的背后动力,以及转型过程中各方利益的权衡与协调,旨在将对高线公园的关注视角从大众熟知的景观空间设计转向对从设计理念提出到最终实施的全过程的解析,从公共空间管制的角度聚焦高线公园转型始末,探讨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简介JCFO(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是一家城市设计、景观建筑与公共区域设计事务所,总部位于纽约市。该事务所在业界处于领先地位,享有崇高声誉,擅长设计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现代项目(从大型城区和复杂的工业基地,乃至精细的设计项目)。事务所致力于设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公共区域,在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生态互动。事务所拥有50多名在景观设计、城市设计、规划和建筑以及传媒艺术领域拥  相似文献   

11.
该项目位于卢森堡首都卢森堡市,这里曾是Belval Ouest炼钢厂,今后将被改造为城市新区。高架铁路横穿原炼钢厂作业区上方,一度是矿石和焦炭的主要运输渠道,而这里也即将被打造成该区域的主要公共广场之一。  相似文献   

12.
纽约文华东方酒店的设计理念就是要给予人无与伦比的住宿体验。该项目采用了多种路创解决方案,以便与曼哈顿的天空景观相融合,并发挥其自然光充足的优势。该酒店的公共区域(包括Asiate和MObar两间餐厅)均选择了集中调光系统。而纽约文华东方酒店的豪华大班套房则选用了路创创煌家(Home WorksTM)系统为客人提供首屈一指的享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3.
正据worldlandscapearchitect.com讯近日,由WXY建筑和城市设计事务所(WXY Architecture+Urban Design)所领导的团队针对纽约市布鲁克林河岸(Brooklyn Strand)提出了一个社区远景规划(Community Vision Plan),旨在将布鲁克林河岸重新塑造成与中央公园(Central Park)、展望公园(Prospect Park)、高线公园(High Line)一样优秀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4.
陈志元 《城市建筑》2014,(6):214-214
当前美国的景观设计行业可以说处于全球的领先水平,而纽约高线公园是美国当代城市改造更新中的经典案例。本文回顾了高线公园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公园中所存在的诸多生态设计元素,为我国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悉尼高线公园位于澳大利亚悉尼Ultimo区,这个项目的成功使得悉尼成为一个更紧密、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兼具的城市的发展目标更近了一步。在悉尼市区人口最密集、城市化严重、又极缺少连接的区域,设计师们将一处被废弃的铁路段成功转变为一处独特的高线城市公园并规划了一处枝叶茂盛、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悉尼高线公园串联着悉尼中央火车站、唐人街和达令港娱乐休闲区,是该市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来自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之外,以纽约市博物馆(MCNY)、高线花园(High Line)和现代艺术博物馆PS1分馆(Mo MA PS1)以及在其中的游历体验为分析对象,试图从人文学的角度对"城市—记忆—建筑"这一主题做一番解读。  相似文献   

17.
首先,文章对信息时代下城市设计中共享空间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设计中空间共享的三种形态类型,即点式共享空间、线性共享空间和面域共享空间。其次,文章从空间导向性、改造适应性和步行友好度三个方面,对线性空间作为城市设计空间共享改造载体的优势进行论述。最后,文章结合纽约高线公园和韩国首尔路7017两个实际案例,对线性共享空间的改造进行分析,并且对城市设计线性共享空间带给城市的提升效益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纽约时代广场平均每年接待4500万游客,成为了纽约甚至美国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面对繁重的交通压力和行人流量以及安全问题,2009年纽约交通部提出了名为“为市中心开绿灯”的安全行走计划,该计划为缓解拥堵而使用设置临时铺地和街道设施的手法禁止了42~47街区的车辆通行,这也成为了纽约时代广场项目设计的起点.在街道关闭之前,百老汇区域倾斜的道路在曼哈顿方格网的底图上与南北向的第七大道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多道路交叉的路口.这个复杂的交汇点对行人和车辆构成了安全隐患——狭窄拥挤的人行道迫使行人拥向车行道路,导致时代广场的行人交通事故发生率比其他街区高出137%.临时封闭机动车道,营造行人使用专用的公共空间这一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缓解了交通拥堵,并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2010年,在行人专用公共空间获得成功后,斯诺赫塔建筑设计事务所受委托对其进行改造,经提升改造的“世界十字路口”更加出色地扮演了它作为公共生活舞台和自由演说平台的角色.参考百老汇在2009年禁止汽车通行的经验,斯诺赫塔建筑设计事务所将时代广场设计为一个永久步行广场,清除了几十年前陈旧的、使广场混乱不堪的基础设施,并创造了建筑之间协调统一的地面层.10个15.24m(50英尺)长的花岗岩长椅使行人可以更为舒适地穿过这片区域,同时可以停下来享受阳光和充满活力的商业气息.自2016年竣工以来,此项改造已使曼哈顿核心区的行人专用空间增加了一倍.该设计将时代广场从纽约最臭名昭著的拥挤空间变成了一个完全开放的市民广场,同时也促使了重要基础设施和活动设施的升级.“衡量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不应仅从其新设计的漂亮表皮出发,更应据其为人们身心健康及社会经济效益的长远影响来进行考量,时代广场的改造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个模型,它给使用者带来了健康和幸福感的同时成为了公共集会的重要场所.”斯诺赫塔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及建筑师克雷格·戴克斯说.  相似文献   

19.
<正>城市中原有一个复杂而结构松散的区域,现正被改造为一个更具魅力的城市空间,配有各种人性化功能和区域。项目的宗旨是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功能(目前几乎只有汽车站和火车站)。具体来说,城市当前的公共、私人和商业区域与公交站和火车站的高架部分交汇,项目将建造在这些区域的大型基础设施之上,其中包括公共广场和城市空间等,并提供运动与休闲、办公与购物、酒店住宿与居家的区域,打造一个崭新面貌的"城中城"。  相似文献   

20.
《城市规划》2020,(5):62-73
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岸是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的总体目标,因此,对滨江公共空间项目开展综合评价极为必要。本文选取黄浦江两岸地区11处文化活力型公共空间项目,与纽约滨水区域两处公共空间项目一同开展综合评价,采用多源数据支持的评价技术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滨水公共空间的功能效用和建设品质为评价内容,以城市精细化治理为价值导向,全方位把握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成效,并与国际一流水岸的公共空间进行横向对比。通过量化评价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造对策和建议,为更好地推进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