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一种基于千兆以太网技术实现FPGA和PC机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方案。讲述了一种使用FPGA的MAC硬核建立千兆以太网的方法。介绍了UDP协议以及网络数据封装成以太网MAC帧格式并进行发送的原理。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是一种性能优越、可靠性高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110GbE帧结构IEEE802.3ae专业研究组在制定10GbE标准中,力图使10GbE技术既适合于LAN网络环境也适合于WAN干线网络环境。由于两者网络环境对于以太网技术要求不同,就其帧结构来说也有差别。LAN网络环境正是现行传统标准以太网技术所处网络环境。因此,10GbE技术运用于LAN网络环境其MAC帧结构与现行传统标准以太网帧格式相一致,并与传统标准以太网(10M、100M、1G)速率兼容,从而为现行传统标准以太网升级到10GbE以太网创造了便利条件。LAN网络环境10GbE物理层对于MAC帧的处理过程如下:当MAC需要发送数据时,首先将其帧送入物理…  相似文献   

3.
润光泰力公司近期推出RC7210(ASIC)芯片,通过1~4条E1线路点对点透明传输以太网MAC帧及超长帧数据。设计最高传输速率达到7.68Mbps。支持标准的MII接口和E1接口。MII接口符合IEEE 802.3协议,具备10M/100M自适应、支持全双工和半双工两种工作模式,支持VLAN的内置桥连接。 E1接口符合ITU-T G.703、G.704和G.823协议,内置完整的成帧/解帧器。内置的以太网MAC地址列表能存储上千个以太网MAC地址,并具有MAC地址过滤和自学习功能。内置以太网数据帧FCS校验功能和SDRAM控制器。 RC7210抗E1链路中断能力得到提升。设备掉…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IEEE 802.1Q协议的基础上,研究了千兆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器(Media Access Control,MAC)中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的实现方法,详细介绍了系统接收数据包与发送数据包的详细工作流程。结合各种VLAN划分策略的特点,分析了采用VLAN技术解决实际应用中需要区分不同帧格式的特殊需求。基于Altera FPGA设计了一种千兆全双工以太网MAC,实现了千兆以太网VLAN数据帧的收发,并对不同类型的帧进行了区分。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验证表明,设计能够完成千兆以太网VLAN数据帧的收发、区分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太网介质接入控制 MAC(Media AccessControl)方法是用于控制网上每个站点接入网中介质的方法。 MAC是以太网络与节点之间关键接口。从高层来的接收数据帧经 MAC控制被送到物理层器件 (PHY) ,由此帧被转换成包 ,然后将其发送到网上 ;反之 ,从网上介质来的包信息经 PHY变换为帧后 ,再经 MAC控制送入上层处理帧相适应的软件。这就是说 MAC控制每个网站信息的收发以及收发信息的时间 ,这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物理层器件(PHY)的主要功能是使 MAC层与局域以太网使用的介质无关 ,从而使上层的数据和协议与网络使用的介质无直接关系。关…  相似文献   

6.
在以太网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背景下,针对某局域网具有传输数据量大和保持部分数据实时性的特点,采用了包含两种不同优先级帧的千兆以太网方案。基于Actel FPGA设计了一种带优先级队列的千兆全双工以太网MAC(Media access control),实现千兆以太网数据帧的收发,并对高优先级数据提供实时性支持。从分析含优先级字段的MAC帧结构着手,对MAC进行了模块划分,接着重点阐述了接收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模块和优先级队列模块。最后在ModelSim平台下对整个MAC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使用Synplify进行了综合,结果表明GMII接口部分工作频率能达到141 MHz,内部模块工作频率能达到79 MHz,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MSTP以太网专线进行远程视音频传输,是一种结构简单、线路便宜、容易搭建的传输系统.由于MSTP以太网专线的独特设计,点到点的透传方式,容易实现对用户MAC帧点到点的透传,在线路上能独享带宽,业务延迟小,且和其它业务完全隔离,安全性高,这种业务适合广播级视音频信号远程传输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峰  陈雄  陈婉秋 《电视技术》2015,39(19):105-108
针对目前视频检测跟踪系统大多是在PC机上实现的现状,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树莓派B 微处理器的嵌入式检测跟踪系统,实现了视频检测跟踪系统的便携式小型化。在图像处理算法上本文采用帧间差分方法进行目标检测,通过形心标记进行目标跟踪。本系统采用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树莓派B 微处理器进行算法移植,通过远程桌面连接工具或小型液晶显示器进行视频显示。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很好的实现视频检测跟踪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千兆以太网业务在SDH网络上的传输(EOS),可以利用FPGA将以太网MAC数据帧在SDH数据帧中进行封装和映射处理。介绍了GFP封装协议以及虚级联技术,给出了FPGA内部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利用FPGA的强大功能和内部的丰富资源,简化了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千兆以太网在SDH中的传输增强了SDH设备的业务传输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现有的快门眼镜式3D图像显示技术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插灰帧提高3D图像显示质量的解决方案。方案对原始3D图像帧序列进行倍频及插入灰帧处理后,将处理后的3D图像帧序列通过LVDS线发送至液晶显示屏,并同步打开或关闭快门3D眼镜和液晶显示屏背光,呈现3D显示。在图像帧序列中插入灰帧降低了左右眼图像间的3D串扰,同时使液晶面板中像素电容器进行了预充电、缩短了液晶分子的响应时间、改善了图像模糊,提升了3D图像显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