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季云  郝啸 《湖北化工》1995,12(2):24-26
通过实验确定了电解制备L-半胱氨酸盐酸盐-水合物的较佳条件,并对电解液、电解温度等提出了新的见解。制出了高产率,高质量的产品,同时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2.
Nafion417为隔膜的电解槽中,DSA(dimensional stable anode)为形稳性阳极,Pb为阴极,间接电解氧化L—胱氨酸合成L—磺基丙氨酸。研究了胱氨酸浓度、HBr浓度、电解浴温度、阳极电流密度及电解电量等因素对电合成L-磺基丙氨酸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由0.1mol/L胱氨酸和3.5mol/L HBr组成的阳极液,以2.5A.dm^-2的电流密度于30℃电解至理论电解电量为止,产品产率达70%。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以β-甲基吡啶、烟酸、喹啉或2-甲基-5-乙基吡啶为原料,直接电解氧化合成烟酸和直接电解还原胱氨酸生产L-半胱氨酸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成对电解合成烟酸和L-半胱氨酸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包括电极材料、电解方式和电流密度在内的几个因素对L-胱氨酸电化学还原为L-半胱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Sn能明显地提高反应速度;恒电位电解可使L-半胱氨酸的产率和电流效率分别达到98%和100%;恒电流电解的适宜电流密度为12~16A·dm-3,产率和电流效率各为97.6~98;5%和70~78%;分段控制电流法的产率为96.4%,电流效率为9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包括电极材料,电解方式和电流在内的几个因素对L-胱氨酸电化学还原为L-半胱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Sn能明显地提高反应速率;恒电位电解可使L-半胱氨酸的产率和电流效率分别达到98%和100%;恒电流电解的适宜电流密度为12-16A;dm^2,产率和电流效率各为97.6-98.5%和70-78%;分段控制电流法的产率为96.4%,电流效率为92%。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新荧光试剂3-苯基-5-(4′-硝基-2′-羧基苯偶氮)-2-硫代-4-噻唑啉酮(3P-4NRACP)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确证了其结构。在pH5.6时,它与铜(Ⅱ)形成稳定的荧光螫合物,在γex/λem=305nm/405nm处产生强荧光,其荧光强度与铜(Ⅱ)的浓度在1.57×10-10~1.89×10-8mol/2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灵敏度达1.57×10-10mol/g的铜(Ⅱ)。用此方法测定了杂交米、糯米及香米中的痕量铜(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对反应条件进行正交试验.且用廉价盐酸替代醋酸,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出了较佳的工艺条件,提高了产率。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6个多取代的4′-硝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类试剂。研究了它们与镉(Ⅱ)的显色反应。在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6个试剂均有较高的反应灵敏度,其中以DBKDAAN效果最好。对其与镉的显色反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为58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4×105L·mol-1·cm-1。镉的浓度在0~6μg/25mL之间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9.
3,4-二氢-2H-吡喃-5-醛与脂肪二胺在水溶剂中,于低温下反应48h,得到N,N′-二(2-羟两基-3-氧代-1-丙烯基)二胺。产物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证实。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有机溶剂、支持电解质和碳棒存在下,对二甲苯的直接电解氧化反应,使用GC-MS方法分析鉴定了主要电解氧化产物,讨论了电解氧化产物成分随电解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对二甲苯的直接电解氧化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8-羟基喹啉-5-磺酸(HQS)为柱前衍生试剂,用含有10mmol·L-1的四丁基溴化铵(TBA+Br-)、7.5×10-5mol·L-1的EDTA和20mmol·L-1的pH5.6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的甲醇-水(45:55,V/V)溶液为流动相,以C18硅烷化载体为固定相,16min内分离测定了Co(Ⅲ)、Fe(Ⅲ)、Al(Ⅲ)和Pd(Ⅱ)的HQS的配合物、信噪比为3时,检出限分别为:Co(Ⅲ)0.9ppb、Fe(Ⅲ)1.5ppb和Pd(Ⅱ)5.4ppb,方法灵敏度高,干扰少,用于测定试剂级盐酸,硝酸和中国红茶样品中的这些离子,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对电解还原木糖制备木糖醇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对电解质组成、含量、电解温度等电解条件进行了研究,用骨架镍阴极、两叶电解、阴极电位-1.2V(VSSCE)、电解温度60°C,以Mg(AC)2、HAC为支持电解质,制得食品级木糖醇,产率约90%。  相似文献   

13.
2─氧─(2─羟基丙基)─β─环糊精的简便合成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在碱性溶液中环氧丙烷与β-环糊精(β-CD)的反应,提出2-氧-(2-羟基丙基)-β-CD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制备方法,产率可达21%。并详细报道了产物的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含叔丁醇体系的汽液平衡测定和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正己烷─叔丁醇,正庚烷─叔丁醇体系的常压汽液平衡数据。采用马丁─侯状态方程、Wilson、NRTL活度系数模型关联了实验数据,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电极材料参加反应的有机电解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极材料参加反应的有机电解合成有很多优点,是有机电解合成中的又一新的领域。本文介绍了电极材料参加反应的特点和作用,并对电解合成金属有机化合物、二氧化碳电解固定合成羧酸、使用硫黄电极的合成反应等方面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盐酸电解工艺及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盐酸电解生产氯的发展历史、生产工艺,并对盐酸电解与氯碱电解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从丙二酸二乙酯开始,合成了标题化合物3,本文报道了3的合成方法、表征及水解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掩膜电解加工(TMECM)金属微孔阵列结构存在定域性差、微孔孔径的加工精度及刻蚀深度难以满足要求的问题,提出了SiC微粒辅助掩膜电解加工(PA-TMECM)的方法。研究了SiC微粒直径、质量浓度及电解液流量对304不锈钢表面微孔阵列结构加工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微粒辅助掩膜电解加工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当SiC微粒质量浓度为6 g/L、直径为40μm、电解液流量为3 000 mL/min时,加工定域性最佳,蚀刻因子为3.52。在微粒辅助掩膜电解加工过程中,微粒通过持续、高频的冲击作用有效去除了阳极表面的电解产物,增大了微孔刻蚀深度,限制了侧向刻蚀,最终提高了掩膜电解加工的定域性。  相似文献   

19.
木糖醇合成新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电解还原木糖制备木糖醇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对电解质组成、含量、电解温度等电解条件进行了研究,用骨架镍阴极、两叶电解、阴极电位-1.2V(VS^SCE)、电解温度60℃、以Mg(AC)2、HAC为支持电解质,制得食品级木糖醇,产率约90%。  相似文献   

20.
电解法净化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用电解法处理含Cu^2 、Cr^3 的废水。根据溶液性质确定适当的微电解反应器电压,并对不同的电极材料进行了试验;最后深入讨论了pH值、电解时间、电解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电解过程中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