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硬盒包装机FOCKE700的778条盒包装机条透拉线电机采用交流变频调速,在长时间的生产过程中,磨损 消耗较大,出现控制精度降低,拉线供给不稳定,容易造成拉线绕组太紧或者太松的状况,从而造成工艺质量隐患.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倍福(Beckhoff)PLC的运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倍福直流无刷电机作为执行机构, 运动控制模块作为电机驱动器.新的拉线电机控制系统采用负反馈闭环控制,能够保证控制精度,快速响应主机的速 度等.使用新的拉线电机控制系统后,设备运行平稳,设备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保证了产品工艺质量,提升了经济效 益,说明了该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及有效性,能够在相关包装设备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 涟源市电线厂的漆包机的动力供电,系与拉线机用同一线路,由于拉线机的起动经常造成漆包机主接触器的失压,致使主机停机。而每一次停机都会损失数百元。为此我们在现有的控制线路上(图1)加装了一台接触器,一个时间继电器和一个钮子开关,组成了一个简单的自动投入运行的装置(简称自投),终于解决了由失压而引起的停机问题(见图2)。经过2台漆包机的实际对比,证明运行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正> 上海铜材厂于1971年试制成功了一台旋转式不停机连续自动卸线装置。1973年在铜线拉线机上全面推广应用。实践证明,该装置无论在原理上或操作上,都是行之有效的。装置的特点 (1)毋须停机卸线,因此可提高生产率16%左右; (2)生产过程中,无频繁的起动和停机,  相似文献   

4.
山区架空线路杆塔拉线长度的简易计算法建瓯市电力公司江仁源多年来,我市山区架空电力线路一般多采用带拉线单杆(直线杆带拉线4~6条,耐张杆带拉线8~10条)。一般一条线路的拉线达几百条,多的达千条以上。以往立杆安装拉线时,一般是将钢绞线剪成若干小捆运到杆...  相似文献   

5.
<正> 采用黑铜杆拉制铜扁线或电磁线的导体,通常要进行扒皮.在扒皮前必须进行一次延伸系数为1.4~1.45的拉伸,以减少扒皮损耗.这种扒皮方法,一般是用两个拉线滚筒和两个拉线模盒来完成的,故设备占地较大,扒皮模寿命亦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山区架空电力线路一般多采用带拉线单杆(直线杆带拉线4~6条,耐张杆带拉线8~10条),一般一条线路的拉线达几百条,多的达千条以上。以往立杆安装拉线时,一般是将钢绞线剪成若干小捆运到杆位,待电杆竖立后现场比量好长度再进行安装。这样不仅工效低,又增加工人的劳功强度(工人需登杆操作),同时造成材料浪费(剪剩下的钢绞线不能用),也不便于运输。近年来,我们在线路架设中,为了加快立杆速度,施工前我们预先将所需用的每条拉线长度计算好并剪下,同时把拉线上端的楔型线夹上好,然后按每基杆塔的每条拉线所处的位置做好记号,施工时运到工地。立杆开始(电杆快离开地面)  相似文献   

7.
邱吉南 《华中电力》1991,(Z1):95-96
葛洲坝一双河500kVⅡ回输电线路工程拉线塔永久拉线的上下把均采用NLY-150C液压UT形线夹,拉线两端一旦压接好后,无法拆开重做,因而要求对其进行定长制作,确保准确无误。为达此目的,在工程施工中,我们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技术措施,使全线21基拉线塔共168条拉线,全部一次制作、安装成功,无一返工现象。从而大大节省了钢绞线、拉线金具和立杆工时,为保证工程提前竣工起了一定作用。 我们主要抓了测量、计算、裁线、压接四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在检修录像机中,经常与到入盒、出盒或播放中途停机等故障。这些故障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因电源、电路、元器件损坏,开关接触不良、齿轮错位等原因外,很多一部分机器因皮带打滑造成保护停机。为了加快检修速度,少走弯路,特别是对使用多年的旧机器,出现上述故障时,首先要考虑皮带打滑这一故障。尤为出带难的机器,其表现入盒不到位又退出来,出盒起带中途又落下去,动作缓慢不连贯,这种故障比较多  相似文献   

9.
故障现象:该录像机按“出盒”键,带不出盒,机内发出“吱吱”声,几秒后机器自动停机,盒带符号不停闪动。分析与检修:接通电源,按“出盒”键,发现出盒驱动轮旋转,但相应带仓蜗轮不动。用手指轻拨蜗轮,带动皮带(在机器自动停机前),出盒正常,但插入像带再次出盒,故障依旧,怀疑带动蜗轮旋转矩不够。试给皮带涂些松香粉,故障排除,但几次出盒后故障又出现。观察驱动情况,发现带动蜗轮旋转至主动轮同轴有两皮带轮,上轮大、下轮小,目前驱动用下轮。试把皮带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输电线路的拉线棒被破坏和被偷盗的事件时有发生。失去拉线的杆塔,成为严重威协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部件.输电线路的杆塔拉线棒被破坏后,通常需携带笨重的气焊工具,去杆塔现场焊接修复,非常不便。笔者根据有关资料,进行试验和探索,开发了拉线棒的爆压新技术,为线路抢修闯出了一条新路.实用新型的拉线棒对接爆压技术,是将拉线棒科学对接并用钢管套装后,由以炸药黑索金为主要成份组成的导爆索瞬间产生的巨大紧缩压力和高温将拉线棒及钢管连接牢固的。在试验与探索过程中,对以下六  相似文献   

11.
在超高压或特高压输电线路中,自立式直线塔比拉线直线塔约多用钢材50%,多用混凝土4倍以上,挖填方多2倍多。因而,在500kV输电线路中广泛地采用了拉线直线塔。我院几条500kV线路使用拉线直线塔占全部直线塔的比例平武线(湖北段)72.56%,葛武线61.9%,葛上直流线路62.43%,双汉二回500kV线路,拉线塔约占70%。可以看出,拉线直线塔占全部直线塔均在60%以上,合理地设计拉线铁塔尺寸的经济意义是很显著的。  相似文献   

12.
故障现象:一台松下NV-SDSO录像机,可以完成磁带的入盒、加载,偶尔能进入放像状态,但不能正常工作,会出现不定时的自动停机;其至有时加载后就自动地进入停机状态,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故障现象:一台松下NV-SD50录像机,可以完成磁带的入盒、加载,偶尔能进入放像状态,但不能正常工作,会出现不定时的自动停机,甚至有时加载后就自动地进入停机状态,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499-92(以下简称《规程》)第5.6.15条明确规定:“电杆拉线必须装设与线路电压等级相同的拉紧绝缘子。拉紧绝缘子应装在最低导线以下,高于地面3 m以上的部位。”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摇晃拉线或其他原因使导线与拉线接触造成拉线带电,发生触电事故。这一条规定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严格的,但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因低压线路拉线未装绝缘子或因绝缘子安装不符合《规程》要求,以及其它一些原因而使拉线带电所造成的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和其它牲畜伤亡事故几乎各地均有发生,笔者通过调查处理几起这样的事故,发现这…  相似文献   

15.
大电流集电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容量汽轮发电机所需励磁电流很大,为满足大容量汽轮发电机要求,研制出新型集电环、刷架和刷盒,并通入2000~3000A电流试验,对集电环的温升、电刷的温升、电流分布、摩擦损耗、振动等进行了测量,并测量了不同转速下的风量、噪声。新研制的集电环、刷盒可使电机的轴向缩短,刚性增强,振动减少,可靠性增加。新型刷盒可在不停机情况下随时更换电刷,减少维护工作量和停机时间。大电流集电环的研究,为我国研制大容量汽轮发电机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今后研制更大容量的汽轮发电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特高压拉线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拉线的初始预应力对拉线塔受力至关重要。建立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单柱拉线塔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拉线的受力特点,提出了影响拉线塔力学特性的拉线临界预应力的概念,研究分析了拉线初始预应力对单柱拉线塔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大风荷载状态下,当拉线初始预应力小于拉线临界预应力时,随初始预应力的增大,拉线塔节点位移减小,拉线工作应力、杆件轴力、主柱支座反力基本不变;当拉线初始预应力大于拉线临界预应力时,随初始预应力的增大,拉线塔节点位移基本不变,而拉线工作应力、杆件轴力、主柱支座反力等均线性增大;大风荷载状态拉线临界预应力约为仅迎风侧拉线受拉时工作应力的一半,拉线的初始预应力应在比临界预应力小的范围内选择。  相似文献   

17.
左石  左旭 《吉林电力》2010,38(1):41-43
针对拉线塔施工及运行中拉线张力的调整,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拉线测力调整装置,该装置可以沿拉线受力方向准确测定拉线张力并将其调整至设计值。该装置使用方便,已申请国家专利。同时针对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线路现场运行规程中均没有关于拉线塔拉线拉力误差允许范围的规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拉线式输电塔在风荷载作用下拉线初应力影响其结构受力性能的问题,阐述了使用结构分析软件建立拉线式门型输电塔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过程,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在最不利攻角下对不同拉线初应力下的塔身结构受力情况,得出了拉线初应力变化对拉线塔支座反力、塔身杆件节点位移、杆件轴向应力影响的规律,为拉线塔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徐明鸣 《吉林电力》2020,48(1):8-11
介绍了抢修型拉线塔的结构及优点,以±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为例,建立了单柱式拉线塔8拉线方案和加短横担4拉线方案两种抢修塔有限元计算模型,分别进行了受力性能分析,考虑拉线塔几何非线性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拉线塔方案内力、位移,同时对其进行了自振特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方案均可行。  相似文献   

20.
以特高压新松换流站±800 kV复合直流避雷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增设拉线的避雷器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增设拉线的避雷器动力特性及拉线初始预应力的影响分析,计算了地震作用下增设拉线前后避雷器加速度、位移和应力响应。最后开展了不同拉线初始预应力对避雷器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设置拉线可以提高避雷器水平方向的刚度,从而提高避雷器的自振频率,且拉线初始预应力越大,避雷器基频值提升越明显。增大拉线初始预应力可以有效降低避雷器的地震响应,当拉线初始预应力在100~150 MPa时,避雷器地震响应降低最为明显;当拉线初始预应力达到200 MPa时,设置拉线可以较大幅度的降低避雷器套管根部应力响应,套管应力安全系数可由3.76提高至6.15,并可将避雷器在地震作用下的顶部位移响应降低50.2%,抗震加固效果显著。继续增大拉线初始预应力至大于200 Mpa时对避雷器的抗震能力提升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