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介绍了氨在低温甲醇洗系统中的作用及危害,氨含量控制在0.03~0.06mol/L时,可以有效抑制系统的腐蚀,氨含量过高则会生成铵盐结晶,堵塞热再生系统设备及管道,同时还会造成净化气、CO2产品气中硫含量超标。结合金赤化工低温甲醇洗系统进氨事故的处理过程,提出控制低温甲醇洗系统中氨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一期1 800 kt/a甲醇装置、二期1 920 kt/a甲醇装置煤制气部分主要生产工艺均为多元料浆加压气化、绝热耐硫变换、林德低温甲醇洗(一期、二期系统分别采用全贫液、半贫液低温甲醇洗流程)及戴维甲醇合成工艺等。二期低温甲醇洗系统2021年6月满负荷运行后,出现净化气/贫甲醇换热器(02721E02)压差上涨问题,甚至引起了上游气化系统憋压而致变换气放空。分析与探讨工艺气中氨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二期甲醇装置工艺气中氨含量高的原因及低温甲醇洗系统内铵盐结晶原理,并与一期甲醇装置进行对比分析,确认02721E02压差上涨的原因为系统内氨含量偏高所致。为此,制定气化系统工艺气中氨含量的控制措施、低温甲醇洗系统排氨及调控措施,通过近2个月的工艺调整,二期低温甲醇洗系统内氨含量明显下降,02721E02压差下降且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付建立 《广州化工》2013,(16):190-191
在低温甲醇洗工艺中,由于进入系统内的氧气、空气、原料气氨含量或是粉尘含量过多等原因,会导致低温甲醇洗系统内甲醇受到污染,同时会对设备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针对这些原因和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防止系统内甲醇受到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马小义 《大氮肥》2013,(2):121-123
为了降低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甲醇损耗量,减少环境排放,节约成本,调查分析确定造成甲醇损耗的九个因素。通过合理措施的实施.优化硫化氢浓缩塔尾气放空洗涤系统操作,降低甲醇脱水塔排放废水的甲醇含量在0.2%1-2内,减少甲醇开车损耗,2011年甲醇损耗同比降低了36%。  相似文献   

5.
在合成氨系统中联产甲醇(即所谓联醇)的原料气组成好象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气体的组成是随醇,氨比(老生常谈的问题)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小氮肥行业内,总还有些厂没弄明白,气体的组成没调好,以致造成氨合成的氮氢比失控,放空量增大,消耗高。还有就是盲目提高醇/氨比,带出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碳铵厂。粗略来说,每联产1t粗甲醇,氨的产量就减少1t。因此根据醇/氨比的情况,必须调节半水煤气的氮气含量。还有一种界定法:半水煤气的氮气含量的要求,要做到在联产甲醇后,进合成系统的新鲜气的氮氢比仍基本等于3(N2/H2-3)。  相似文献   

6.
尹旭涛 《化肥设计》2009,47(2):26-27
中原大化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改造合成氨装置高温变换炉工艺流程,将50万t/a煤基甲醇装置的甲醇弛放气引入1000t/d的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以提高氨产量和降低天然气消耗。笔者从理论上分析了甲醇弛放气和合成氨转化气的性质与组分,介绍了并网改造对合成氨装置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结果表明:并网联产成功,合成氨产量可提高3~6t/h,吨氨天然气消耗可下降100—150m^3。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低温甲醇洗装置甲醇中氨的来源及氨对装置运行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制定出控制低温甲醇洗甲醇溶液中氨的浓度的方法,降低氨对低温甲醇洗的影响,提高甲醇洗的效率的目的。氨的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可以抑制低温甲醇洗装置管线和设备的腐蚀,但是过高的氨浓度,不但容易导致合成气中的总硫含量超标使合成铜系催化剂中毒,还会生成铵盐,堵塞热再生系统设备和管道,在处理氨的过程中使酸性气出现带甲醇导致硫回收装置不能正常运行。结合实际处理情况,提出控制低温甲醇洗甲醇溶液中氨的浓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维琪 《大氮肥》2023,(2):96-97+100
低温甲醇洗系统主要脱除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及硫化物,吸收了二氧化碳及硫化物的富碳和富硫甲醇分别通过减压解吸、氮气气提及加热再生的方式实现再生,再生甲醇通过贫甲醇泵提压后循环利用。因贫甲醇泵跳车,甲醇洗涤塔贫甲醇中断,导致了液氮洗分子筛吸附器穿透,造成低温液氮洗系统精制气通道堵塞,通过在线疏通,并对堵塞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低温甲醇洗系统是合成甲醇、合成氨等化工工艺装置中最基本的操作单元,而低温甲醇洗系统中循环甲醇品质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外送净化气的品质,制约着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对影响低温甲醇洗系统循环甲醇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线优化方案,保证了系统安稳长满优运行.  相似文献   

10.
杜霞  李星 《山东化工》2014,(4):132-134
文章介绍了低温甲醇洗的工艺原理和流程,对低温甲醇洗系统的冷量来源与损耗进行说明,并简要介绍了平衡冷量的方法。针对装置运行中出现的冷量不平衡问题并且导致净化气不合格以及冰机超负荷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现有工艺进行优化达到冷量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1.
张晓晖 《化肥设计》2007,45(5):14-16
论述了天然气制合成氨联产甲醇的技术改造。分析了利用甲醇弛放气与合成氨联产的有利因素和不足之处;提出了甲醇弛放气返回合成氨装置后的相关操作要点;技改结果表明,以天然气代替甲醇弛放气作为甲醇转化炉的燃料,将弛放气作为合成氨的原料气,可以发挥醇氨联产的优势,吨甲醇成本节省140元。  相似文献   

12.
从变换气进入甲醇洗系统的微量氨和水能在溶剂中逐步积累,从而导致甲醇溶剂中的含水量大量增加,恶化了溶剂的质量,而且使大量甲醇在气体放空时损失。本文根据工业装置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微量氨和水的来源,分析结果与工业装置数据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3.
陈世通 《煤化工》2014,(3):50-52
为解决甲醇弛放气制合成氨装置长期低负荷运行的问题,山东恒昌聚材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了三种有效措施,使液氨产量大幅度增加:新建两段炉、甲醇转化炉燃料气和化产管式炉燃料气均改用合成氨PSA提氢系统副产的解吸气。改造后甲醇弛放气量大幅增加,保证了合成氨装置的满负荷运行。  相似文献   

14.
杨养龙 《山西化工》2014,34(5):49-53
分析了目前国内焦炉煤气利用的主要方向及发展现状,对焦炉煤气发电、制甲醇、合成氨、生产天然气等几种典型焦炉煤气利用途径的效率和效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的能量利用率远高于制甲醇和合成氨,高出20%~28%;较发电效率高出2倍~3倍或以上。以目前的市场价格分析,焦炉气制CNG的效益要高于焦炉气生产甲醇(或合成氨)。焦炉气生产甲醇(或合成氨)项目难以盈利。  相似文献   

15.
尹旭涛 《大氮肥》2009,32(2):133-134,140
理论分析甲醇弛放气和合成氨转化气的特性,通过改造流程将甲醇弛放气引至合成氨装置,以提高合成氨产量,降低吨氨消耗,并分析了实际并网后对合成氨装置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联醇对氨合成不利影响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诚 《化肥设计》2003,41(6):24-26
介绍了由于合成氨联醇引起的氨合成触媒中毒事故的过程,针对醇后气中有害气体对氨合成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醇原料气中硫对生成二甲醚有促进作用,CO2对生成二甲醚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甲醇弛放气与合成氨转化气组分性质相似的特点,将甲醇弛放气引至合成氨装置高温变换炉前并网,以提高合成氨负荷,降低吨氨消耗。从理论上分析了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及对合成氨装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刘伯举 《化肥设计》1998,36(2):24-26
在氨醇联合生产中,其最终产品为碳酸氢铵、商品液氨及精甲醇等,如何及时和准确地编制出全厂工艺气体平衡表是指导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其基本数据、工艺概略流程及全厂气体平衡表分别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