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东辛油田营1断块多体联合精细构造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长期以来受资料和技术的限制,对断裂构造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低序级断层的识别受到限制,影响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提出利用多体联合精细构造解释技术对营1区块进行构造精细解释,主要利用谱兰化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断层边缘强化处理技术、相干体处理技术等手段,通过叠后地震数据处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和断层识别能力,然后结合相干数据体时间切片精确描述断裂系统,再进行储层精细构造解释。通过采用先确定骨架断层,再描述低序级断层的构造解释程序,研究区共发育断层32条,全部为正断层,总结出铲式、平面式两种断层剖面分布模式;以及平行式、墙角式两种断层平面展布模式。  相似文献   

2.
海拉尔盆地为断陷盆地,构造起伏大,断裂复杂。针对断陷盆地地震资料主频低、小断层识别难的问题,通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采用高精度的合成地震记录和第四代相干、三色混相分频等技术开展了井—震联合精细构造解释,并结合三维地质建模进行了断点组合,实现了断层"线—面—体"的空间识别和解释,重构了该区的构造认识体系。  相似文献   

3.
超深水区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受扰因素多、断面多解性强,严重影响了常规构造解释的准确性。在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超深水区的断层研究中应用高精度沿层相干技术,有效提高了断裂系统解释与组合的精度。高精度沿层相干技术对超深水三维资料中特定地质时期断层的空间展布具有很好的表征。基于此技术的断裂系统相干分析指示白云超深水区的构造走向受北东向区域断裂控制明显。下渐新统恩平组顶面(T70)为区域不整合面与白云-荔湾凹陷的断-拗转换界面,恩平组沉积时期白云-荔湾凹陷具有连通性,渐新世早期断陷特征减弱,晚期以断拗-拗陷作用为主,对珠二坳陷超深水区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对西非深水海域Preowei构造开展复杂断裂精细解释研究,有目的地探索应用了适合该区沉积特点的多种地震实用技术。经反复试验认为,平面(层)曲率参数尤其是最大正曲率属性可以较好地刻画研究区目的层断裂展布特征;时频RGB融合技术能够更加精细地刻画沉积体及其内部小尺度断裂特征。上述技术的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针对研究区R759油组在100km2范围内解释出135条4种样式的断层,查明的断层数是原常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的1.5倍,揭示了研究区的复杂断裂特征,为精确计算地质储量及合理设计开发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长昌凹陷断裂系统复杂且密集,剖面上断层产状相似,存在解释困难、组合关系难以确定等难题,应用常规地震解释方法容易产生错乱,降低解释效率,为断层平面组合带来困难,严重影响构造圈闭搜索和油气运移研究。针对研究区存在的问题,基于相干技术,综合应用时间相干切片平面-剖面联合解释断层,沿层相干切片指导断层组合,断距定量分析验证断层平面组合,三维可视化技术验证断层空间组合4种技术的优势开展精细断裂解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断裂复杂且密集发育区,运用综合解释方法能够克服常规解释方法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复杂密集断裂解释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用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解释潜山复杂断裂构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对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A 区的潜山断裂进行了解释, 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构造复杂的潜山区地震层位标定、地层追踪、构造解释、相干体断层解释等方面的应用,并对研究区潜山断裂构造进行了初步探讨和解释, 很好地解决了该区常规地震解释中难以解决的复杂构造断裂系统解释和构造描述问题。  相似文献   

7.
三维相干体技术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常规地震解释方法进行构造解释时.断层的识别以及全区的构造特征难以把握。而三维相干体技术采用相邻道地震信号的相似性来识别断层平面分布方面非常有效。应用三维相干数据体切片进行构造解释可帮助解释人员迅速认识整个工区断层的整体空间展布特征,从而达到提高解释速度及精度,缩短勘探周期的目的。选用discover软件中的构造解释模块,应用三维相干技术对胜利油田桩241、242块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在小断层识别及整个构造闭合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解释复杂断裂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中地区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二级构造带东部,是一个在港西凸起东北斜坡古地形背景上被断层复杂化了的大型鼻状构造。 利用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对港中地区的断裂系统进行了解释。介绍了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在构造复杂区的地震层位标定、地层追踪、构造解释、相干体断层解释等方面的应用,并在对研究区构造精细解释中,很好地解决了该区常规地震解释中难以解决的复杂构造断裂系统解释和构造描述问题。  相似文献   

9.
多信息相干技术在阳信洼陷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多信息相干技术是基于多种地震体属性的处理与解释技术,该技术以相干为基础,综合了地层倾角和方位角等多种地质信息。与常规相干相比,多信息相干不仅能进行断层和断裂组合的识别,而且,相干、倾角和方位角3种属性的叠合显示能指导我们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在阳信洼陷构造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证明,该技术是提高构造解释精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西非加蓬盆地深水盐下是一个高风险与高潜力并存的勘探领域,油气勘探面临复杂盐下构造解释与圈闭落实、盐下湖相烃源岩预测以及盐胶结型储层预测等重大地质难题和技术挑战。在充分类比优选及组合应用地震资料的基础上,以基于盐变形机制的盐下构造解释模型为指导,形成了以盐下层位解释、多尺度盐下断裂解释技术和构造假象识别技术为核心的复杂盐下构造分析技术体系;从国内及海外资料相对丰富的成熟探区研究出发,探索并形成了地化相、有机相、沉积相与地震相"四相结合"的湖相烃源岩早期预测技术;提出了砂岩与盐岩通过断面对接导致卤水进入是盐下砂岩储层发育盐胶结作用的成因机理,并结合地球物理分析形成了盐胶结型储层综合预测技术。综合运用以上技术指导油气勘探,在加蓬深水盐下发现了L大型气田。  相似文献   

11.
胡滨 《海洋石油》2018,38(1):22-27
海外某深水A油田开展复杂断层精细解释研究中,相干类地震属性等传统刻画断层的技术失效。针对研究区断层断距较小但断层两盘地层倾角变化较大的特点,利用沿层曲率属性刻画这种特征。介绍了曲率属性的概念、分类、地质意义和计算方法。通过引入层位优化方法,使用合适参数的网格化方法代替传统的层位插值方法,该技术可以更加清晰地刻画复杂断裂系统,有效指导断层组合解释工作。研究区100 km2范围内解释出的200多条断层,揭示了研究区的复杂断裂特征。最新评价井的钻探证实了解释成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三维地震技术在地质研究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三维地震技术在地质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涉及沉积学、构造分析、水岩相互作用及火成岩地质等多个方面.三维地震分辨率及解释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平面上可以刻画古陆地和海底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从而促进了地震地貌学和地震沉积学学科的形成.与二维地震资料相比,三维地震资料能够揭示更加复杂的断层几何学特征,利用属性相干技术可以识别小尺度断层.此外三维地震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如上千米长的泄气构造、成岩作用的空间各向异性等.运用三维地震技术对火成岩体分布与成因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今后三维地震技术在地球物理解释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继续推动对地质过程及其产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三维地震资料断层解释是从三维地震资料中抽取数条二维测线进行单线解释,同时参考时间切片,利用测线与切片相互闭合这一关系,进行人工断层解释。断层自动拾取技术立足于三维相干数据体,根据相干数据体中断层倾角和方位角的变化,采用线性处理和断层矢量加强处理方法消除噪声,突出断层特征。通过水平和垂直断层矢量的自动组合,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实现断层自动拾取。应用断层自动拾取技术对松辽盆地南部大布苏地区的三维地震数据进行了断层解释,确定了断层的展布形态和断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14.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发育一系列规模不同的鼻状构造,由于断层的切割,在鼻状构造背景上发育了多个断鼻、断块群圈闭。位于北部斜坡带中部新庄地区的断裂鼻状构造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发育有小断块、小断鼻和地层不整合油藏。针对北部斜坡带构造破碎、圈闭面积小、断层小等特点,以三维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地震层位标定、三维可视化解释、相干体断层分析等技术对新庄地区古近系核桃园组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发现并落实了面积大于005km2的小断鼻、断块和地层不整合等圈闭,解释目的层深度与钻井深度的绝对误差在5m以内。根据解释结果,部署钻探了多口井,有60%的井钻遇油层,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25.19×104t。  相似文献   

15.
崔若飞 《石油物探》1996,35(1):71-84
本文介绍了利用地震特征参数及模式识别方法综合解释小断层的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更多的地震信息,并且借助计算机的高分辨能力对地震特征参数定量化,进行综合分析与逻辑判断,并做出断层解释,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谢桥煤矿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使用了这种断层解释方法,查明采区内落差5m左右的小断层及其它小构造的分布情况,其中部分已被井下地质资料所验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三维地震相干处理分析技术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地球物理新技术。该项技术在全三维地震解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应用效果明显。文中介绍了相干技术的方法原理和基于相干技术的全三维地震解释新思路 ,论述了相干技术在三维地震数据体品质评价、断层解释、地震反射层位自动追踪解释、特殊地质体边界搜索和构造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展示了相干技术的几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一体化数据平台下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包括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三维相干数据体断层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和三维岩石物性反演技术等。该项技术在大港滩海极浅海区应用后 ,取得了一定成效 :利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和三维相干数据体断层解释技术搞清了滩海极浅海区构造带断裂结构特征 ,并落实了构造圈闭 ;三维岩石物性反演技术的应用为马东东地区高产富集油气藏的发现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鹏  钟建华  张亚金  赵文栋  王旭 《石油物探》2011,50(5):521-525,7
肇州油田州371区块位于肇州鼻状构造东翼,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由于断层切割而发育有小断块和小断鼻,小断层对构造形态及油水关系影响大。针对该区块断层多、断距小、延伸短、多期发育、切割关系和组合关系复杂、小断层解释和识别难的地质特点,综合应用了相干体分析技术、沿层倾角方位角分析技术、频谱分解技术以及三维可视化技术等多种物探技术手段,结合地震剖面等多种信息,识别出常规地震数据体难以识别的小断层,并厘清了该区块断层的分布规律及接触关系,发现和落实了一批与小断层有关的低幅度构造,表现了精细构造解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复杂小断块圈闭识别描述方法—以苏北盆地为例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复杂小断块的勘探一直是东部老油区难点之一,针对苏北盆地复杂小断块构造的地表和地下特点,采用处理解释一体化研究思路,有针对性应用全三维处理方法,提高复杂小断块的成像效果。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为例,构造解释中以精细断层解释为突破口,开展构造样式研究,以模式指导复杂的构造解剖,并应用三维空间综合层位标定、相干体、三维可视化、变速成图等全三维解释方法,提高复杂小断块的圈闭识别和描述精度,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固安凹陷的重力滑动构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固安凹陷是一个北断南超的单断箕状凹陷。早第三纪时期,北部大兴断层强烈活动,南部牛驼镇凸起不断抬升,使凹陷内的地层在沉积时形成自然斜坡,以后,在重力为主导作用下,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重力滑动构造。这些重力滑动构造沿大兴断层分布的有滚动背斜构造和断阶型构造;沿牛北斜坡分布的有拉张断层和与斜坡倾向相反的伴生断层。这些重力滑动构造一般在油气运移前就已经形成,它们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