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层轻板框架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以粉煤灰砌块等工业废料为主要原材料的高层轻板框架体系,在高层轻板框架1/3比例模型抗震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模型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特点,给出了此种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及抗剪承载力公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扼要介绍了框架轻板建筑体系的几种主要结构形式和特点。通过对全国八大城市已建成的框架轻板试验楼的脉动测试和对两栋房屋的突然卸载等试验及分析,研究了这类新型建筑的动力性能,提出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石家庄市 KQ-79型轻板框架板-柱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结果,对节点的 P-△曲线(荷载-位移曲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节点在反复加荷下的刚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刚度退化的经验公式。利用该公式和一些假定,对节点延性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利用整体结构破坏试验中的顶点荷载-位移曲线,比较了单节点试件和结构的延性,表明该节点用于抗震的轻板框架结构可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相似文献   

4.
在按试验资料建立了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地震干扰下结构相对层位移最大延性比符合极值Ⅰ型分布的假定,利用人工地震波统计计算了结构最薄弱层在各类场地土和各等级地震烈度作用下的动力可靠性。并在确定了地震发生危险性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本文建立的总安全概率的公式计算求得了地震干扰下“板-柱”轻板框架建筑在规定年限内安全使用的概率。为结构的抗震概率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栋1:25带钢桁架转换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理论计算分析,研究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弹性和弹塑性地震反应及其破坏形式.结果表明,随输入地震波加速度峰值的提高,模型裂缝逐渐发展,但在试验过程中未出现破坏性裂缝;本工程人工波引起结构地震响应最强烈,其次是El Centro波和场地波;钢桁架转换层及其上部结构层层间位移角有突变,为结构的薄弱层.钢桁架转换结构形式可以满足结构抗震要求,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良好,能够满足6度抗震区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6.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了6层钢框架和钢板剪力墙(SPSW)厚度不同的钢框架一钢板剪力墙平面模型,分析了两种结构体系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从抗侧力、自振周期和动力时程分析结果中结构的顶点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方面比较厚度不同的SPSW对钢框架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PSW可以显著提高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且随着SPSW厚度的增加,结构的顶点位移逐渐减小;当厚度为8~16mm时钢框架和SPSW的协调变形能力表现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79型框架轻板建筑结构整体破坏性试验研究”项目是国家科委和原建材部1980年下达的一项综合性结构试验研究项目,其主要目的是:1. 验证石家庄79型框架轻板建筑结构能否满足七度地震设防的要求;2. 研究原型整体结构的试验方法、手段和设备;3.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结构体系的合理计算方法;4. 为编写框架轻板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屈曲约束支撑-钢管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结合我国抗震规范,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设置了屈曲约束支撑的三层钢管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得到了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能力曲线、层间位移、顶点位移和塑性铰分布情况等相关参数,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框架中设置的屈曲约束支撑可有效提高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结构抗震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框架轻板结构中采用预制钢筋砼支撑板作为抗侧力结构构件,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通过框架——支撑板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得到该结构强度、刚度及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分析研究了与结构特点有关的滞回曲线,以及各种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采用等效支撑方法对结构进行了弹塑分析。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79型框架轻板建筑整体破坏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石家庄79型框架轻板建筑整体破坏性试验研究目的、模型设计、主要测试结果以及基于试验研究、分析所得出的主要结论和抗震设计的建议。试验研究的主要结论是: (1)用几种测试方法测得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可见测试数据是可靠的。试验结果表明:推——拉反复加载方法是很重要的,能得出与地震破坏现象相类似的特征。 (2)楼板在平面刚度很大,为简化计算可假定为无穷大。 (3)框架横梁的有效翼缘宽度可取跨度的1/3。 (4)试验结果的延伸率很大。 (5)结构抗7度地震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两榀型钢混凝土平面框架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分析了结构的破坏过程及弹塑性地震反应,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经理论计算,与试验值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扼要介绍作者多年来在框架轻板建筑抗震试验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包括在我国八大城市实测的框架轻板建筑的动力特性,以及一栋五层原型建筑的伪静力非破坏性模拟试验和二栋原型建筑的破坏性试验。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这类结构的合理计算简图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12层1/7缩尺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地震反应及破坏形式.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层间位移角能满足《规范》要求、抗震性能良好,适于在小高层住宅中采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半刚接钢框架内填RC墙结构(简称PSRCW)的性能试验结果,分析了延性破坏的PSRCW结构的超强能力,并结合等倒塌原则建立了PSRCW结构的位移延性系数.采用Newmark-Hall提出的Rμ-μ-T经验公式,给出了罕遇地震水准下PSRCW结构的延性折减系数以及强度折减系数.为了同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相协调,还给出了偶遇地震水准下PSRCW结构的强度折减系数,为PSRCW结构的合理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试验,对框架带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隔墙新结构体系的刚度,变形能力,动力特性以及破坏特征和破坏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对应于各种破损极限状态的层间相对位移控制值和滞回曲线。为框架轻板建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板厚对板-柱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推广板-柱结构在抗震区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维实体建模,对板厚从190~240 mm(跨厚比30~40)的板-柱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到了板-柱结构的基底剪力-顶点侧移关系曲线及Pushover分析结果曲线,分析了塑性铰出铰情况,并将加载过程分为4个阶段,对比了各加载阶段结构的响应,给出了对应于7度多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侧移和层间位移角.结论当板厚从190 mm增大到240 mm时,板-柱结构的抗侧刚度随之增大,板厚每增加10 mm结构的抗侧刚度增大约5%;等代梁刚度随板厚的增加而增大,虽然板-柱结构在形成出铰机制时出现梁铰数量略减而柱铰数量略增的现象,但整体仍以梁铰为主;在7度多遇、罕遇地震作用下,跨厚比在30~40且经过合理设计的板-柱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能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多层钢框架结构中的一榀钢框架建立计算模型,比较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在多层钢框架下的结构顶层位移、最大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和Mises应力值等地震响应.通过计算及模拟可知,由反应谱法得到的结构顶层位移是时程分析法的1.09倍,前者的最大层间位移及层间位移角是后者的1.07倍.结果表明,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在多层钢框架下的地震响应均符合规范要求,反应谱法计算的地震响应比时程分析法的地震响应大,反应谱法得到的地震响应偏于安全.分析结果为多层钢框架的抗震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我国某些城镇地区,底部框架砌体结构仍然大量存在。这类结构大多呈现出一种“下柔上刚”、“头重脚轻”的结构特性。这种弱底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往往表现很差。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典型底部框架砌体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根据计算结果,对该结构采取两种加固方式。通过比较得出,在结构底部增加抗震墙的加固效果要优于增加框架梁截面高度,且使得楼层位移减小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以某混合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振动台试验和数值分析2种手段对该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利用PERFORM-3D建立了整体结构的非线性计算模型,对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根据结构整体的位移响应和能量耗散以及构件的变形和塑性铰开展情况,来了解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特点,同时根据预定的性能指标限值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将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与数值分析结果均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外挂微晶发泡板轻钢框架结构在动力作用下的工作性能,进行了1个2层单跨轻钢框架外挂微晶发泡板足尺模型的振动台试验.试验选取了EL-Centro、Taft、张家口人工波3条地震波,地震加速度考虑8度多遇到9度罕遇.通过分析模型结构的自振周期、刚度、楼层加速度以及楼层位移,研究了外挂微晶发泡板轻钢框架结构的振动特性,对微晶发泡板的工程应用给出了建议.试验研究表明:在9度罕遇地震下,轻钢框架结构与外挂墙板龙骨基本无破坏,仅墙板表皮有脱落现象,部分墙板发生平面外扭转;采用微晶发泡板与框架间相对错动的装配连接方式,可一定程度上减小结构的层间位移;墙板开设较大门窗洞时,该方向刚度虽有较大退化,但在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无倒塌危险,能够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相邻墙体之间的预留缝需要添加柔性材料改善相邻墙体间的撞击挤压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