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本地化差分隐私是优秀的隐私保护模型,能够在数据共享、发布的场景下对群体进行统计分析,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本文围绕本地化差分隐私进行综述,为未来工作提供参考。【文献范围】本文调研了来自主流会议、期刊的本地化差分隐私领域的论文,并进行了总结归纳。【方法】本文以数据统计分析任务类型为线索,从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模型的频率估计、均值估计、多维数据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4个方面展开调研。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对现有工作的不足进行了讨论,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结果】本地化差分隐私模型能够在用户数据被采集、分析时,为用户个人数据隐私提供强有力的隐私保护。【局限】本文以数据统计分析任务类型为线索,未对图数据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结论】本地化差分隐私作为一种优秀的隐私保护模型,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后迅速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地化差分隐私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叶青青  孟小峰  朱敏杰  霍峥 《软件学报》2018,29(7):1981-2005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个人信息的隐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在数据发布和分析的同时保证其中的个人敏感信息不被泄露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心化差分隐私保护技术建立在可信第三方数据收集者的假设基础上,然而该假设在现实中不一定成立.基于此提出的本地化差分隐私作为一种新的隐私保护模型,具有强隐私保护性,不仅可以抵御具有任意背景知识的攻击者,而且能够防止来自不可信第三方的隐私攻击,对敏感信息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介绍了本地化差分隐私的原理与特性,总结和归纳了该技术的当前研究工作,重点阐述了该技术的研究热点:本地化差分隐私下的频数统计、均值统计以及满足本地化差分隐私的扰动机制设计.在对已有技术深入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本地化差分隐私保护技术的未来研究挑战.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完成多维类别数据上的频率分布估计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已有的工作主要是基于中心化差分隐私模型或本地化差分隐私模型完成安全算法的设计.鉴于上述两种模型在隐私保护程度或发布结果可用性方面的弊端,基于新兴的混洗差分隐私模型,设计用户数据收集策略,进而提供高安全、高可用的频率分布估计...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希望能基于用户行为数据来训练推荐模型,为用户提供精准推荐,所用数据的共性特点为总量庞大、携带敏感信息、易于获取.推荐系统在带来精准推荐和市场盈利的同时也正在实时分享着用户的隐私数据,差分隐私保护技术作为一门隐私保护技术,能够巧妙地解决推荐应用中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其优势在于不需要考虑攻击方所具备的任何相关的背景知识、严格地对隐私保护进行了定义、提供了量化评估方法来保证数据集(在不同参数条件下)所提供的隐私保护水平具有可比较性.首先简述了差分隐私的概念和主流推荐算法的近期研究成果,其次重点分析了差分隐私与推荐算法相结合的应用情况,涉及的推荐算法有矩阵分解、深度学习推荐、协同过滤等,并对基于差分隐私保护的推荐算法的准确性进行了对比实验;然后讨论了与每种推荐算法结合的使用场景以及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基于差分隐私的推荐算法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5.
频繁模式挖掘是事务数据分析的常用技术,面向数据流的频繁模式挖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当事务为敏感信息时,直接发布频繁模式及支持度会导致个体隐私泄露.差分隐私是一种严格且可证明的隐私保护模型,目前虽然已有基于差分隐私的频繁模式发布方案,但它们大都是面向静态数据做一次性发布的隐私保护.本文是面向数据流频繁模式发布的隐私保护,旨在设计一种兼顾可用性和发布效率的持续发布的差分隐私保护方案.与静态发布方案不同,面向数据流的隐私保护处理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持续发布过程中隐私预算的累计消耗会造成发布结果可用性较低;二是候选模式集增大会造成发布结果误差较大和发布效率较低.为解决隐私预算的累计消耗问题,方案设计了满足event级差分隐私的保护机制.该机制可以最大化隐私预算利用率,提高发布结果可用性.为降低候选模式集大小,从而提高发布结果可用性和发布效率,方案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式估计的长事务拆分预处理策略,并对拆分所致的信息丢失率进行了分析和弥补.然后在持续发布阶段,在基于Cantree的挖掘中,先基于支持度阈值对候选模式集进一步缩减.基于缩减后的候选模式集,本文设计了一种蓄水池抽样和指数机制(EM)相结合的持续更新发布策略,该策略通过一遍扫描抽样集,在保证可用性和隐私保护级别的前提下提高了发布效率.最后,理论证明了该方案满足ε-差分隐私,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具有较好的可用性和较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用电大数据环境下,非交互式差分隐私模型无法提供准确查询结果及计算开销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信息系数与数据匿名化的差分隐私数据发布方法。从原始数据集中选出部分隐私属性作为特征集,利用最大信息系数选出与此特征集相关性高的数据作为隐私数据集,使用协同隐私保护算法对隐私数据集进行保护,发布满足差分隐私保护的用电大数据集。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提高大数据隐私保护处理效率同时,有效分化查询函数敏感性,提高发布数据可用性。  相似文献   

7.
张国鹏  陈学斌  王豪石  翟冉  马征 《计算机应用》2022,42(12):3813-3821
为了在聚类分析中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确保数据的可用性,提出一种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LDP)技术的隐私保护聚类方案——LDPK-Prototypes。首先,用户对混合型数据集进行编码;其次,采用随机响应机制对敏感数据进行扰动,而第三方在收集到用户的扰动数据后以最大限度恢复原始数据集;然后,执行K-Prototypes聚类算法,在聚类过程中,使用相异性度量方法确定初始聚类中心,并利用熵权法重新定义新的距离计算公式。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与基于中心化差分隐私(CDP)技术的ODPC算法相比,在Adult和Heart数据集上的平均准确率分别提高了2.95%和12.41%,有效提高了聚类的可用性。同时,LDPK-Prototypes扩大了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有效避免了局部最优,提高了聚类算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赵乐  张恩  秦磊勇  李功丽 《计算机应用》2022,(12):3801-3812
针对现有隐私保护k-means聚类方案迭代效率不高,中心化差分隐私保护k-means聚类方案中服务器会遭受攻击,以及本地化差分隐私保护k-means聚类方案中服务器会返回错误聚类结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方隐私保护k-means聚类方案(M-PPkCS/B)。利用本地化差分隐私技术的优势及区块链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首先,设计一种多方k-means聚类中心初始化算法(M-kCCIA),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提高聚类的迭代效率,并确保用户联合产生初始聚类中心的正确性;然后,设计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隐私保护k-means聚类算法(Bc-PpkCA),并构建聚类中心更新算法的智能合约来在区块链上迭代更新聚类中心,从而保证各个用户都能得到正确的聚类结果。在数据集HTRU2和Abalone上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确保各个用户得到正确聚类结果的同时,两个数据集的准确率分别能达到97.53%和96.19%,M-kCCIA的平均迭代次数与随机化初始聚类中心算法RS的平均迭代次数相比,在两个数据集上分别减少了5.68次和2.75次。  相似文献   

9.
王乐业 《计算机科学》2021,48(6):301-305
群智感知中,如何保护用户的地理位置隐私是核心问题之一.传统地理位置隐私保护方法通常需要对攻击者的先验知识进行假设,才能保证相应的保护效果.近期,一种新型的地理位置隐私保护机制,即"本地化差分隐私",被引入群智感知中,对用户的位置隐私进行保护.与传统方法相比,它能够在无需可信第三方的情况下,从理论上提供与攻击者先验知识无关的隐私保护效果.通过分析现有群智感知研究中与地理位置本地化差分隐私机制相关的工作,提出将地理位置本地化差分隐私机制融入不同群智感知应用的通用流程,并总结了流程中各个技术难点的可能解决方案.同时,指出了群智感知中地理位置本地化差分隐私机制相关研究的未来机遇,期望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关注和投入这一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本地差分隐私的用户数据收集与分析算法已延伸到了键值数据类型.然而,该类数据值域大小与稀疏性以及本地扰动机制直接制约着收集与分析精度.针对现有机制难以有效应对该类数据收集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方图技术的有效收集与分析算法HISKV(histogram-based key-value data collection),该算法首先结合用户分组策略寻找最优截断长度,利用最优截断抽样技术处理值域过大与稀疏性问题,然后结合截断结果随机抽取单个键值对进行离散化处理.针对离散化结果,设计一种高效的本地扰动机制LRR_KV(local random response for key-value data),该机制结合具体的键分配不同的本地扰动概率.每个用户利用LRR_KV机制扰动离散化的键值对之后发送给收集者,收集者结合用户的报告值对每个键的频率及其值所对应的均值进行估计.理论分析了HISKV算法的无偏性、所产生的方差以及最大偏差,并与现有的键值收集算法在真实与合成的数据集上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HISKV算法优于同类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