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面对对抗样本的攻击,深度神经网络是脆弱的。对抗样本是在原始输入图像上添加人眼几乎不可见的噪声生成的,从而使深度神经网络误分类并带来安全威胁。因此在深度神经网络部署前,对抗性攻击是评估模型鲁棒性的重要方法。然而,在黑盒情况下,对抗样本的攻击成功率还有待提高,即对抗样本的可迁移性有待提升。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基于图像翻转变换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FT-MI-FGSM(Flipping Transformation Momentum Iterative Fast Gradient Sign Method)。首先,从数据增强的角度出发,在对抗样本生成过程的每次迭代中,对原始输入图像随机翻转变换;然后,计算变换后图像的梯度;最后,根据梯度生成对抗样本以减轻对抗样本生成过程中的过拟合,并提升对抗样本的可迁移性。此外,通过使用攻击集成模型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对抗样本的可迁移性。在ImageNet数据集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相较于I-FGSM(Iterative Fast Gradient Sign Method)和MI-FGSM(Momentum I-FGSM),在攻击集成模型设置下,FT-MI-FGSM在对抗训练网络上的平均黑盒攻击成功率分别提升了26.0和8.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丁佳  许智武 《软件学报》2022,33(7):2525-2537
深度神经网络在物体检测、图像分类、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深度神经网络很容易受到对抗样本(即在原有样本上施加人眼无法察觉的微小扰动)的攻击,而且相同的扰动可以跨模型、甚至跨任务地欺骗多个分类器.对抗样本这种跨模型迁移特性,使得深度神经网络在实际生活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对抗样本对神经网络的威胁,激发了研究者对对抗攻击的研究兴趣.虽然研究者们已提出了不少对抗攻击方法,但是大多数这些方法(特别是黑盒攻击方法)的跨模型的攻击能力往往较差,尤其是对经过对抗训练、输入变换等的防御模型.为此,提出了一种提高对抗样本可迁移性的方法:RLI-CI-FGSM. RLI-CI-FGSM是一种基于迁移的攻击方法,在替代模型上,使用基于梯度的白盒攻击RLI-FGSM生成对抗样本,同时使用CIM扩充源模型,使RLI-FGSM能够同时攻击替代模型和扩充模型.具体而言,RLI-FGSM算法将Radam优化算法与迭代快速符号下降法相结合,并利用目标函数的二阶导信息来生成对抗样本,避免优化算法陷入较差的局部最优.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具有一定的颜色变换不变性,CIM算法通过优化对颜色变换图像集合...  相似文献   

3.
李哲铭  张恒巍  马军强  王晋东  杨博 《计算机工程》2022,48(11):152-160+18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模型能够以达到甚至高于人眼的识别度识别图像,但是因模型自身结构的脆弱性,导致其容易受对抗样本的攻击。现有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具有较高的白盒攻击率,而在黑盒条件下对抗样本的攻击成功率较低。将数据增强技术引入到对抗样本生成过程中,提出基于平移随机变换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通过构建概率模型对原始图像进行随机平移变换,并将变换后的图像用于生成对抗样本,有效缓解对抗样本生成过程中的过拟合现象。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成模型攻击的方式生成可迁移性更强的对抗样本,从而提高黑盒攻击成功率。在ImageNet数据集上进行单模型和集成模型攻击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黑盒攻击成功率高达80.1%,与迭代快速梯度符号方法和动量迭代快速梯度符号方法相比,该方法的白盒攻击成功率虽然略有降低,但仍保持在97.8%以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 DNN)在图像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研究表明, DNN容易受到对抗样本的干扰,表现出较差的鲁棒性.通过生成对抗样本攻击DNN,可以对DNN的鲁棒性进行评估,进而采取相应的防御方法提高DNN的鲁棒性.现有对抗样本生成方法依旧存在生成扰动稀疏性不足、扰动幅度过大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稀疏扰动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SparseAG (sparse perturbation based adversarial example generation),该方法针对图像样本能够生成较为稀疏并且幅度较小的扰动.具体来讲, SparseAG方法首先基于损失函数关于输入图像的梯度值迭代地选择扰动点来生成初始对抗样本,每一次迭代按照梯度值由大到小的顺序确定新增扰动点的候选集,选择使损失函数值最小的扰动添加到图像中.其次,针对初始扰动方案,通过一种扰动优化策略来提高对抗样本的稀疏性和真实性,基于每个扰动的重要性来改进扰动以跳出局部最优,并进一步减少冗余扰动以及冗余扰动幅度.选取CIFAR-10数据集以及ImageNet数据集,在目标攻击以及非目...  相似文献   

5.
在对抗攻击研究领域,黑盒攻击相比白盒攻击更具挑战性和现实意义。目前实现黑盒攻击的主流方法是利用对抗样本的迁移性,然而现有大多数方法所得的对抗样本在黑盒攻击时效果不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噪声和翻转组合策略方法来增强对抗样本的迁移性,进而提升其黑盒攻击性能。同时,该方法可与现有基于梯度的攻击方法相结合形成更强的对抗攻击。本文在一个与ImageNet相容的数据集上做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所得的对抗样本在黑盒攻击性能上有显著提升。并且,本文最佳攻击组合能以86.2%的平均成功率欺骗6种先进防御模型,相比目前最强攻击方法提升约8.0%。  相似文献   

6.
在黑盒攻击领域,目前主流方法是利用对抗样本迁移性实现对抗攻击,然而此类方法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访问的黑盒攻击方法,此方法运用有限差分法直接估计样本在目标模型中的损失函数梯度。为提高攻击效率,算法在两方面进行优化:第一,在估计梯度时,固定区域内使用平均像素值代替区域所有像素值进行有限差分,从而每个区域只需计算一次梯度;第二,在迭代生成对抗样本时,提出复用多代梯度生成对抗扰动的思想,显著减少攻击迭代次数。经过大量实验验证,在MNIST、 CIFAR-10和ImageNet中迭代的非目标攻击分别获得了99. 8%、 99. 9%和85. 8%的攻击成功率,领先当今大多数黑盒攻击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抗样本严重干扰了深度神经网络的正常工作。现有的对抗样本检测方案虽然能准确区分正常样本与对抗样本,但是无法判断具体的对抗攻击方法。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多质量因子压缩误差的对抗样本攻击方法识别方案,利用对抗噪声对JPEG压缩的敏感性实现攻击方法的识别。方法 首先使用卷积层模拟JPEG压缩、解压缩过程中的颜色转换和空频域变换,实现JPEG误差在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上的并行提取。提出多因子误差注意力机制,在计算多个质量因子压缩误差的同时,依据样本差异自适应调整各质量因子误差分支的权重。以特征统计层为基础提出注意力特征统计层。多因子误差分支的输出经融合卷积后,获取卷积层多维特征的同时计算特征权重,从而形成高并行对抗攻击方法识别模型。结果 本文以Image Net图像分类数据集为基础,使用8种攻击方法生成了15个子数据集,攻击方法识别率在91%以上;在快速梯度符号法(fast gradient sign method,FGSM)和基本迭代法(basic iterative method,BIM)数据集上,噪声强度识别成功率超过96%;在对抗样本...  相似文献   

8.
王文琦  汪润  王丽娜  唐奔宵 《软件学报》2019,30(8):2415-2427
研究表明,在深度神经网络(DNN)的输入中添加小的扰动信息,能够使得DNN出现误判,这种攻击被称为对抗样本攻击.而对抗样本攻击也存在于基于DNN的中文文本的情感倾向性检测中,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中文文本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WordHanding.该方法设计了新的词语重要性计算算法,并用同音词替换以生成对抗样本,用于在黑盒情况下实施对抗样本攻击.采用真实的数据集(京东购物评论和携程酒店评论),在长短记忆网络(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这两种DNN模型上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生成的对抗样本能够很好地误导中文文本的倾向性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9.
万晨  黄方军 《软件学报》2024,35(5):2543-2565
深度神经网络在许多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深度神经网络很容易受到对抗样本的影响. 基于梯度的攻击是一种流行的对抗攻击,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研究基于梯度的对抗攻击与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龙格库塔法的对抗攻击方法. 根据龙格库塔法中的预测思想, 首先在原始样本中添加扰动构建预测样本, 然后将损失函数对于原始输入样本和预测样本的梯度信息进行线性组合, 以确定生成对抗样本中需要添加的扰动. 不同于已有的方法, 所提出的方法借助于龙格库塔法中的预测思想来获取未来的梯度信息(即损失函数对于预测样本的梯度), 并将其用于确定所要添加的对抗扰动. 该对抗攻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可以非常容易地集成到现有的所有基于梯度的攻击方法. 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 相比于现有的先进方法, 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达到更高的攻击成功率和更好的迁移性.  相似文献   

10.
车牌识别系统的黑盒对抗攻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作为最常用的深度学习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DNN容易受到对抗攻击的威胁,因此通过对抗攻击来检测应用系统中DNN的漏洞至关重要.针对车牌识别系统进行漏洞检测,在完全未知模型内部结构信息的前提下展开黑盒攻击,发现商用车牌识别系统存在安全漏洞.提出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