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管式双级空气预热器上、下两级间采取不同连结方式引起传热温差场的差异,及对换热效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从传热及热力学完善性考虑时,Z型连结优于C型连结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定义了换热器的工作点,给出了工作点的求法。介绍了利用工作点的概念,进行传热过程调节及辅助计算的方法,应用这一方法,讨论传热过程方便直观,做为辅助手段进行了传热过程计算,可简化过程,特别是对操作作型计算可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3.
煤粉炉炉膛传热一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外炉膛常规传热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粉炉炉膛传热一维工程化分区模型,并针对一台HG-670/140-6型锅炉炉膛传热情况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主。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为锅炉炉膛传热计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齿型螺旋翅片管束传热及通风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种先进的强化换热元件--齿型螺旋翅片管束进行了传热及通风阻力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用直接法进行,得出受洁净气流冲刷时该管束传热特性关联式和通风了阻力特性关联式,并将该种型螺旋翅片管束的性能与相同结构的整体型旋翅片管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热管式CPU散热器总传热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一种热管式CPU散热器的传热机理、传热路线和各传热阶段的热阻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建立了该热管式散热器传热模型,导出了其总传热系统的计算式,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6.
EHD强化传热机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综合国际上电水动力学EHD强化传热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在电场力作用下流体所受到的各种力及其对单相对流传热,沸腾传热和凝结传热的影响,给出EHD强化传热的基本方程,并对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指出了EHD强化传热的复杂性和研究方向1。  相似文献   

7.
建立测试实验台测试了分离型、混合型和内套管型半开式热管的壁温和热流密度。在相同工
况下,比较分析了三种类型半开式热管凝结段和沸腾段的换热系数,以及三种热管综合传热性能的差异。
混合型和分离型半开式热管凝结段的壁温和换热系数沿管长变化较大,内套管型半开式热管的变化较为均
匀;三种热管沸腾段的沸腾工况及传热性能基本相同,但工作极限存在较大的差别;三种热管的综合传热
性能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8.
竖直U型埋地换热器两支管间热量回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竖直U型埋地换热器两支管间存在的热量回流(“热短路”)现象对换热器实际的传热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这是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和施工U型埋地换热器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利用地热换热器传热模型及设计软件,对竖直U型埋地换热器两支管间的热量回流现象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两支管间距和回灌材料的导热系数对热量回流的影响。提出了减小热量回流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直流锅炉过热器再热器传热计算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辐射和对流换热的机理及基本公式出发,建立了大型直流锅炉过热器或再热器传热计算模型,对模型每根管子进行了传热计算,从而得到整个过热器或再热器的传热特性,并考虑了结构、煤种、运行工况等对传热的影响,本模型的建立更直接,细致地确定了过热器、再热器的传热工况,为分析过热器、再热器偏差、传热恶化,寿命等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玻璃透明膜加热管模拟工业上实用的热虹吸管换热器,对垂直管内的水沸腾 ̄蒸汽冷凝两相流动进行了观察,对其传热性能做了研究。着重观察分析了不同的的操作条件对流型及传热性能的影响,取得了关于热虹吸管应用于工业换热器的一些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探讨脉冲流对波节管对流换热的强化机理.研究表明:脉冲流强化效果与速度和频率有关,与稳流相比脉冲流可使波节管换热效果提高90%.脉冲流强化换热原因是脉冲流使得波节管波节处产生漩涡,增强扰动,减少热边界层厚度.  相似文献   

12.
若大型调水工程地处内陆深处,由于冬季气候恶劣,引水线路中的水体可能会结冰,这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给是否采取保温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根据引水结构的具体类型及与外界的热交换方式,分别建立了地下结构的热交换模型、渡槽结构的热交换模型、水库及明渠结构的热交换模型、泵站结构的热交换模型。  相似文献   

13.
管内流体脉动对强化换热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描述了在一套管式换热系统上装有一动源使管内流体脉动地流动,从而达到了强化换热的目的,实验结果发现,不同的流动速度下,脉动频率的变化对换热系数大小的影响不同;还发现在同一流速下,脉动频率变化对传热影响的规律,存在着最佳脉动频率值。这为改进管壳式换热器提出了一咱新型高效的换热方式。本文还对脉动强化换热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扁管管内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扁管的管内传热和流阻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管程进口体积流量相同条件下,扁管管内进出口温差、传热系数和雷诺数均高于圆管,虽其压降也高于圆管,但其传热与流阻综合性能指标显著高于圆管。说明扁管是一种高效强化传热元件。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由一种新的旋流发生装置所形成的自由旋流在光滑管入口段的传热情况。从理论上求解了旋流数的衰减规律。自由旋流对传热有明显的强化作用,这种作用与旋流数有关。在适当的雷诺数范围内,这种新的旋流发生装置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效换热器用烧结型复合粉末多孔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自主开发的铁基复合粉末多孔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得到在水中的强化传热达到光管的2.4~3.7倍;在酒精中强化传热达到光管的8.7~12.1倍。并在此传热性能测试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沸腾传热强化的原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研究了利用气体喷射强化微小加热面对低挥发性液体的传热,在较高的气体喷射速度下,加热面驻点处的局部换热系数比自然对流时高12倍,实验揭示了气体喷射速度、热流密度及喷嘴至加热面间距离对传热的非常复杂的影响。此外,还测量了局部换热系数在加热面上的分布,结果表明局部换热系数的最大值并不在驻点而是在它的上面。  相似文献   

18.
激光熔池中存在传热、对流和传质3种主要的物理输运过程,直接决定激光加工的工艺质量,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激光池中输运过程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开发了新的有限差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完成了三维流场温度场的计算机计算模拟,讨论了激光束形状、功率对材料表面张力梯度等参数的影响,并从实验上观察到了对流图案。  相似文献   

19.
紧凑式微通道蒸发器设计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动车辆、航空以及低温制冷技术领域中紧凑式微通道蒸发器的研究开发已成为当今的热门之一.本文从紧凑式微通道蒸发器内的传热、换热量的估算和设计时理论限制方面进行了讨论.指出对于微通道沸腾换热的传热机理等的研究对工程设计和应用来讲还没有形成合适的技术指导依据,蒸发器尺寸、通道直径、数目、通道长度、换热效率以及泵功率之间是相互制约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隐式有限差分法,对横掠不同轴径比a/b情况下的椭圆管换热及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边界层内速度分布和边界层厚度发展状况。讨论了a/b对边界层分离点的影响。得到了不同管型椭圆管的局部对流换热分布规律,并与圆管和平板绕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