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有些城市在暴雨时市区经常发生地面积水,当积水严重时,便造成灾害,我们把这种造成灾害的地面积水叫做内涝。城市内涝的危害是严重的,一方面由于积水较深,致使城市交通堵塞,甚至中断,民宅、工厂、商店和仓库等被水淹,破坏了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由于长时间大面积的积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城市人民的身心健康。对于开放城市,内涝还将产生极坏的政治影响。例如具有三百多万人口的武汉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城市不断发生暴雨洪灾,导致城市出现严重内涝,直接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旦遭受洪灾,将造成巨大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可见分析城市暴雨洪灾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显得十分重要。主要分析城市暴雨洪灾内涝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长江下游地区每年梅雨季节,强降雨常引发沿江城市严重洪涝灾害,给城市社会经济生活造成很大危害。分析了沿江城市内涝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人与自然问题;提出保护生态环境、人水和谐的城市发展理念,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减少和降低城市内涝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完成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9.68%,而且仍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之中。近年来,我国诸多大中城市频繁发生的城市内涝灾害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正常生活秩序,也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给我国的城市化平稳快速推进蒙上了阴影。从治理好我国城市内涝灾害的根本目的出发,归纳总结了我国城市内涝灾害的基本特点,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认为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是造成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城市内涝是典型的区域型洪涝灾害,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给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通过对丹东市城市内涝成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丹东市城市内涝及与丹东类似城市的防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城市暴雨内涝问题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分析了城市暴雨内涝的成因,认为全球变暖、城市不透水面积扩大、雨洪消纳能力不足、管理体制等是城市内涝问题的主要成因,并提出了城市暴雨的治理对策,认为城市规划理念的变革是解决城市暴雨内涝问题的前提,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是解决城市暴雨内涝问题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201804号台风"艾云尼"在我国3次登陆,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强暴雨,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其中佛山市内涝最为严重。通过对佛山市城市内涝范围及损失情况的调研,定量剖析了内涝的原因,分析了现状防控策略的不足,并针对风暴潮频发的东南沿海地区,提出了基于"智慧水务""韧性城市"建设的城市内涝防控方案,为未来城市洪涝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我国河南遭遇罕见特大暴雨,造成严重内涝灾害;西欧多国也发生大范围暴雨和洪水灾害。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降雨将呈现怎样的趋势?这些变化给城市洪涝防治带来怎样的影响?未来城市内涝防治应重点考虑哪些方面?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内涝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建成区的不断扩张,不透水面激增,城市内涝问题日趋严重,已经影响到城市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造成的社会和经济损失也不断增加。通过分析北京典型暴雨内涝事件"2012.7.21"内涝点的分布特征和规律,了解北京五环以内的城市内涝状况,总结导致城市内涝频发的原因,结合2012年至今北京市治理城市内涝的效果,提出治理内涝的建议。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不透水面的增加导致雨水径流迅速增长,从而造成建成区不透水面密集的区域以及地势较低的立交桥区内涝严重。因此,可以从改造桥区设施和建设海绵城市这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内涝治理,以期改善桥区积水和建成区不透水面密集现状,从而减轻和缓解北京城市内涝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造成财产损失。文章根据目前城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进行治理方案探讨,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内涝作为一种严重的城市灾害,近年呈现显著增加的态势,给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带来了巨大破坏。在城市暴雨内涝防灾减灾工作中,灾害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内涝风险识别是灾害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为防洪救灾规范化、科学化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苏州市城市中心区为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评估识别内涝风险,可为城市内涝治理及风险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频发的现状,基于城市暴雨强度公式、芝加哥降雨过程线模型、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产流模型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的局部等体积法,提出一种关于城市暴雨内涝过程的模拟方法。选取武汉市内涝灾害严重的汤逊湖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该方法对流域内多种重现期暴雨内涝量的积水高程和积水淹没范围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汤逊湖流域内产生的内涝较为严重,10 a一遇的暴雨即可对低洼地区造成轻微内涝;不同重现期暴雨产生的积水区域基本是一致的,但重现期越长的暴雨产生的积水高程越深,淹没范围越广,对周边造成的影响越大。该研究成果对城市暴雨内涝的预防与治理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极端天气频发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变化环境背景下,城市内涝灾害严重困扰着城市经济发展。针对天津城市内涝灾害影响日益严重的问题,应用物联网和WebGIS技术,设计了天津城市自动化内涝监测预警系统。系统包括自动化积水监测子系统、积水监测及内涝风险预警服务子系统和内涝风险预警推送子系统3部分,实现了城市道路积水的实时监测、历史查询统计、综合资料分析、内涝风险预警和移动端基于位置的预警信息推送,对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分别提供有针对性的预警服务产品,从而提升各防汛有关部门的应急处置效率和公众的防灾避险能力,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城市框架逐渐扩大,但是老城区的管网改造却相对滞后,加上居民用水量增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主要排水管网因建设时间较长、设计方案落后、设施老化、管道淤积等问题,导致降雨强度大时城区出现排水困难,造成城区严重积水,交通严重受阻,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特别是汛期很容易造成内涝,以致遭受重大损失。文章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结合周口城区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城区排水的具体办法,以期给其他城市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洪涝灾害一直是自然灾害中发生最频繁、造成伤亡损失最严重的灾害之一。近年来,我国暴雨内涝问题十分严重,城市防洪排涝问题日趋突出。通过科学认识海绵城市的功能和作用,深入研究城市水循环,破解城市内涝的根本原因包括致灾因子的变化、孕灾环境的变化和承载体脆弱性的变化,这对于研究防洪减灾对策、解决城市洪涝问题、有效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球极端气候变化和我国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使城市内涝成为阻碍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其严重制约了以低碳、绿色、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智慧城市"的建设,降低了居民们美好生活的体验感,给社会居民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危害。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有关城市洪涝灾害的文章进行梳理,概括了中国内涝的发生特点,导致内涝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水力学原因,主要探讨了城市内涝中的水力学问题,如排水系统空蚀、明满流交替、提高消能率、水位顶托等,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治涝措施,提出了防控策略和城市内涝水力学问题治理未来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城市内涝问题比较突出,内涝灾害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部分城市还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城市内涝灾害已成为新的城市病。本文研究了城市除涝系统的构成体系,提出了城市内涝问题的防控措施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台风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愈来愈严重地影响宁波市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一般采取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完善工程体系的办法加以解决。但忽视了人类活动是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水土生态涵养功能减弱、雨洪调蓄能力降低,使洪水迅速入城而无法及时外排造成城市内涝加剧的根源。从水生态角度论述了城市内涝加剧的生态原因和治理的生态措施,对下一阶段宁波市的"治水强基"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三套工程体系 确保城市洪涝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水灾害有三种类型,一是台风、风暴潮引起的沿海地区洪涝灾害;二是由于大量或长期降水引起的江河水系流域洪水灾害;三是城市内部地区遭遇高强度短历时暴雨导致的内涝积水灾害.现在,洪水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北京、武汉、杭州等地接连发生内涝积水,各大城市纷纷告急,城市内部地区遭遇高强度短历时暴雨导致内涝积水灾害,已成为当前最热话题.1 内涝定义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  相似文献   

20.
近年中国城市化步伐加大,城市面积迅速扩大。但往往在一场暴雨之后,城内一些街道成河,汽车被淹,交通瘫痪,出现严重的内涝之灾。就连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中国最繁华的城市都频繁出现暴雨后城街成河的状况。尤其2010年5月,广州在暴雨后,街道多次受淹,汽车浸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认为,借鉴中国古城防洪经验,可以找出防止暴雨后城市内涝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