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硫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根据多年多点田间试验和土壤有效硫测定,研究福建主要粮经作物的硫肥效应、土壤有效硫临界指标和耕地土壤硫肥力状况。64个田间试验表明,福建主要农作物施用硫肥平均增产10.5%,增产幅度是旱作物>水稻>香蕉;水田土壤和旱地土壤有效硫临界指标分别为23mgkg-1和25mgkg-1。根据全省372个耕层土样有效硫测定结果,土壤有效硫含量平均为27.6mgkg-1,低于土壤有效硫临界值的样品数占57.0%,其中,闽东南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硫缺乏程度比闽西北地区高;在土地不同利用类型中,旱地土壤有效硫总体比水田匮乏,旱地土壤有效硫平均含量是茶果园>菜园>农地,其中,农地土壤有效硫低于临界指标的样品占75.3%;水田中不同土种的土壤有效硫含量以埭田最高,灰沙泥田为最低,旱地则以灰赤土最高而风沙土最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大豆主要产区(8个县)土壤全硫及有效硫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阐述了不同类型、不同肥力土壤硫素状况。在不同地区开展的硫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效硫含量很低的土壤上施用硫肥增产效果都很明显,而有效硫含量较高的土壤上施用硫铵增产效果较好,石膏和硫磺的增产效果不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四川省 6类 32 9个土壤样品的有效硫的分析 ,结果表明缺硫及潜在性缺硫土样占总样本的 2 3 1 % .但结合田间试验 ,在四川盆地特定环境条件下 ,即使土壤耕层有效硫处于缺乏范围 ,增施硫肥对玉米、小麦、油菜产量无明显增加 ,并就产生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通过对土壤硫素平衡的测算 ,预测在近期内 ,四川盆地主要农耕地不会发生大面积缺硫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三江平原的三种典型类型湿地:小叶樟(Calamagrostisangustifolia)草甸、毛果苔草(Carexlasiocarpa)沼泽、乌拉苔草(Carexmeyeriana)沼泽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中硫的含量在水平及垂直变化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在自然环境下硫的分布特征。经过试验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出以下结论:总硫、水溶性硫、吸附性硫、盐酸可溶性硫、盐酸挥发性硫、有机硫含量均为小叶樟草甸<乌拉苔草沼泽<毛果苔草沼泽;别拉洪河、挠力河、鸭绿河、浓江是三江平原四条有代表性的沼泽性河流,流域土壤中的硫素含量为挠力河>鸭绿河>浓江>别拉洪河;在土壤层次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除盐酸挥发性硫以外,其余各硫组分自上而下含量呈递减趋势;在湿地土壤各形态硫中,有机硫是土壤总硫的主体,盐酸挥发性硫含量最低。总硫与有机硫相关性最显著,达极显著正相关(P=0.01),水溶性硫与盐酸可溶性硫的相关性最差。影响湿地土壤中硫素含量的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物理粘粒及氧化-还原条件。 相似文献
5.
采集了江西 1 6个县市 9种主要母质的 6 0 9个农田耕层土样进行了土壤有效硫含量测定 .统计结果表明 :平均值为 2 6 7mg/kg ,缺硫和潜在缺硫样点占 39 1 % .按地区分 ,以赣南、赣东北山区缺硫最严重 ,有效硫小于 1 2mg/kg的样点占 2 6 6 %~ 4 4 7% ,其次是丘陵地区 ,有效硫小于 1 2mg/kg的样点占1 0 0 %~ 1 9 0 % .按母质分 ,以石英岩、花岗岩发育的土壤最缺 ,约占 50 %~ 6 0 % ,其次是红砂岩、泥质岩 ,缺硫为 30 %~ 4 0 % ,这些是江西省急需施用硫肥的土壤 .水稻土以黄砂泥田、麻砂泥田、红砂泥田、鳝泥田等土属有效硫缺乏面积最大 ,全省水稻土有效硫缺乏的面积约为 1 0 3 8万hm2 ,约占水稻土面积的 34 % .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硒和硫的地球化学特征,土壤中硒和硫含量、形态的相互关系和吸附、解吸中的相互作用及生物化学过程的差异性.硒和硫在内生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极为相似,而在表生作用下两者的地球化学行为明显分离.土壤中硒和硫的形态类似,其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土壤对硒和硫的吸附也具有相似性.土壤中硒和硫相互作用的特点与土壤类型、硒和硫的浓度有关,土壤中硒和硫竞争的机制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砂质土壤条件下,研究了追施硫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施硫肥显著提高小麦子粒产量,千粒重随着追施硫肥用量的增多而提高,不同追硫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追施硫肥显著提高了小麦子粒容重和子粒硬度,改善了小麦的磨粉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尤其对小麦的淀粉糊化特性指标影响较大,高峰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稀懈值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比较不同硫肥追施量对产量和品质的调控作用以及投入成本来看,以拔节期每公顷追施30kg纯S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报道了施用硫肥对小麦产量及晶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肥可提高小麦植株含硫量和吸硫量;硫肥的适宜用量(S)为45kg/hm2,增产达775kg/hm2,增幅为14.3%;硫肥施用时期以基施为好;施用硫肥能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和面筋含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恩施六种土壤氟吸附的特性.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的吸附量差异很大,表现为黄粘泥水田土>红粘壤土>泥质岩黄壤土>红砂泥水田土>中性紫色土>黑色石灰土;同一土壤的吸附量随氟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土壤的解吸量在低浓度时差异不明显,高浓度时表现为黄粘泥水田土、红粘壤土、泥质岩黄壤土、红砂泥水田土>中性紫色土>黑色石灰土;同一土壤的解吸量随氟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Langmuir公式可以很好地描述土壤氟吸附的特性,Freundlich公式能够较好地描述土壤对氟的吸附.(3)去除铁、铝氧化物后土壤氟吸附量明显降低;草酸能够促进土壤对氟的吸附;共存PO43-能够抑制土壤对氟的吸附. 相似文献
11.
论述考虑地下水中硫投入的农田生态系统中硫的平衡。农田生态系统中硫的循环包括作物生长期降雨中硫输入、大气硫干沉降、地表径流、地下水的硫投入和肥料中硫的输入、土壤渗漏水的硫输出、土壤有机硫的矿化与固定和作物吸收利用硫等环节。在一定的水文条件和气候条件下,地下水中的硫对农田生态系统中硫平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安徽省1985年以来在淮北地区、江淮之间和沿江江南(包括皖南山区)三大农业区域的主要土壤和作物的140个钾肥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省由北向南土壤速效钾含量逐渐降低,而钾肥肥效逐渐增加。施钾肥有效率以花生、紫云英、烟草和红麻最高,其次是水稻、玉米、麦类和油菜,而棉花和大豆较低。全省土壤有效钾临界值为80mg/kg,淮北地区土壤有效钾低于120mg/kg时施钾有效。随着钾肥用量增加,作物产量出现报酬递减现象,作物施钾的增产潜力以烟草、紫云英、红麻和麦类作物较大,花生、油菜、玉米和棉花等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试验在高肥力而硫素极缺的土壤上进行了试验,在施用常规氮磷钾肥料的基础上,比较不同小麦品种施硫肥与不施硫肥对小麦蛋白质组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肥料措施下增施硫肥,提高了小麦营养体及籽粒中的含氮量,显著提高了籽粒中醇溶蛋白及总蛋白含量,而且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小麦对硫肥的反应存在差异.施用硫肥极显著降低了千粒重和容重,产量也有所下降,但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Takayuki Kanda Shogo Nabe Kazuo Hiraki Hiroshi Ishiguro Norihiro Hagita 《Autonomous Robots》2008,24(2):135-145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non-verbal inter-human interac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model for estimating human friendships
in the presence of a humanoid robot. Our previous study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provided rich video data of two months of
inter-human inter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 humanoid robot. Such data are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developing a robot’s social
ability: a friendship estimation capability. We analyzed the video based on an observation method to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among children and the robot. From their non-verbal interactions, several important factors for friendship estimation were
retrieved, including touch, gaze, co-presence, and distance. Gender was also considered a factor in the model, since gender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non-verbal interactions. The model discriminated between friendly and non-friendly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hildren with 74.5% accuracy for boys and 83.8% for girls.
相似文献
Takayuki KandaEmail: |
15.
16.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尿素涂层后施用于水田土壤其渗出液NO3--N和NH4 -N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涂层尿素相比,施用尿素涂层可使氮素释放变得平缓,土壤渗出液中NH4 -N和NO3--N浓度明显降低,有利于水稻生长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在等氮量条件下,施用涂层尿素处理的土壤渗出液中的NH4 -N浓度明显低于未涂层尿素处理,且尿素用量越低这一差异越明显,而土壤渗出液中的NO3--N浓度施入土壤后前10天涂层尿素低于未涂层尿素处理,而至第18天则表现出高于未涂层尿素处理的趋势;涂层处理土壤渗出液NO3--N和NH4 -N之和大都小于未涂层处理。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简化的工艺制备了对氮、磷、钾三元素均有部分缓释作用的复混肥(化学缓释肥),用特定淋洗装置测定肥料各养分随时间的溶出率,通过双曲线方程Xt=b-a/t对其养分累计溶出率与时间的关系进行拟合,以方程常数b和a计算出的缓释指数(SR I)来定量评价肥料缓释特性,同时进行盆栽试验,探讨了缓释指数与复混肥中相应缓释添加剂百分含量(X)之间、各复混肥处理的油菜产量与复混肥中缓释添加剂总含量(X'')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养分的缓释指数(SR I)与相应缓释添加剂含量(X)均有很好的线性正相关;各化学缓释肥处理的油菜产量随缓释添加剂总含量(X'')增加而增加;化学缓释肥以较少的荚数获得更高的产量。这预示着通过肥料的室内淋洗试验得到的缓释指数SR I不仅可以用来评价肥料的缓释性能,且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肥料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8.
结合6个施氮水平下土壤Nmin速测值分析了土壤Nmin与施肥量和棉花产量关系,对应用土壤Nmin进行棉花氮肥推荐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土壤Nmin与棉花产量和施氮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深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0~20cm土层土壤与施氮量和棉花产量相关性最强,可以很好的表征土壤初始供氮能力,因而可以利用它作为棉花氮肥推荐的指标。在考虑土壤初始供氮能力下,供试棉花品种达到最高产量时的最佳施肥量为226kghm-2,此时0~20cm土层土壤Nmin临界值为为20mgkg-1,并结合最佳施肥量和0~20cm土层土壤Nmin临界值计算出了棉花苗期、蕾期、花铃期的氮肥追施量。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database of ground and remotely sensed data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which is uniquely suited to scaling-up multispectral measurements from a single plot to the scale of satellite sensor observations. Multiple aircraft and satellite sensors were involved, and most of the data were acquired on a single day in June 2006, providing a synoptic view which, at its largest extent, covered most of southern England and Wales. Three airborne imaging spectrometers were involved (Specim AISA Eagle, Itres CASI-2 and -3) and three satellite sensors (UK-DMC, PROBA/CHRIS, and SPOT HRG), complemented with airborne LiDAR, multispectral survey cameras, and ground measurements (land cover, LAI, reflectance factors, and atmospheric measurements). In this paper the NCAVEO Field Campaign (NFC) database is described and an example of its use to produce a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leaf area index map for the validation of medium-resolution products (MODIS, VEGETATION, and MERI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