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乳山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依山傍海,是个新兴海滨小城。气候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1.4℃。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分别为10℃、23.2℃、13.7℃、-1℃。夏季高温一般为31℃~32℃,最高温度34℃~35℃;冬季低温一般为-8℃~-9℃,最低温度为-11℃~-13℃。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城市型气溶胶对其周边地区的影响,同时为华东地区大气参数的测量积累数据,利用空气动力学粒度仪和碳黑度仪于2009年10月先后在合肥、岳西两地开展了实验测量。结果表明:两地气溶胶粒子的平均谱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合肥地区气溶胶粒子模式直径约为0.710μm,岳西地区约为0.683μm。气溶胶粒子数浓度的日变化和概率统计结果显示,两地气溶胶数浓度都有明显的日变化过程,其中合肥实验数据中80%的结果分布在200~800/cm~3范围内,岳西90%以上集中在100~450/cm~3。两地气溶胶在450 nm、550 nm和700 nm三波长下的吸收系数都有明显的日变化,只是合肥地区吸收系数的量级为10~(-5),而岳西为10~(-6)。  相似文献   

3.
一次大雪后大气气溶胶变化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发生了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灾害,在1月29~31日雨雪已止、天气转晴的三天内,于合肥地区进行多种大气参数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湍流折射率结构常数、气溶胶粒子谱分布、数浓度、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等的连续观测,获得一批与冬季常规观测明显不同的实验结果.给出了这一个例中大气气溶...  相似文献   

4.
利用SKYNET合肥站1999年9月至2005年8月期间285个无云晴天地面辐射收支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合肥地区地表太阳短波辐射特征.结果表明,地表太阳短波辐射各个分量的日变化均呈上下午近似对称的倒"U"型分布,中午变化较平缓并出现最大值;漫射辐射与总辐射之比KDF呈"U"型日分布.太阳短波辐射各个分量的年最小值均出现在12月份,6月份总辐射、地表太阳短波净辐射和漫射辐射最强,7月份太阳直接辐射和地面反射的短波辐射最强但漫射辐射出现相对低谷.漫射辐射春季最强、夏季次之;太阳短波辐射其它各分量的季节变化均为夏季最强、春季次之、冬季最弱,而且冬夏差异较大.〈KDFd〉在1月份最大,7月份值最小并有明显的突变现象;其季节变化特征为夏季最小,冬季最大;其七年平均值为38.4%.  相似文献   

5.
合肥地区大气湍流随高度分布日变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2n是表示大气光学湍流强度的重要参数.利用QHTP-2型温度脉动探空仪对C2n进行了实地探测,通过对大量探空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合肥地区0~35 km高度C2n分布廓线和日变化特性,对合肥地区的大气湍流结构特性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进行湍流特征和大气性质的遥感探测及实际激光工程应用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全自动观测仪器Total Sky Imager880统计得到了内陆典型地区合肥和东南沿海地区云量随时、月和季节变化统计特征,以及无云视线概率(PCFLOS)随小时和仰角变化的统计特征.合肥地区年平均云量在中午偏多,早上和傍晚偏少;东南沿海云量随时间变化与合肥地区云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相反;一般春夏两季云量比秋冬两季要多,合肥地区月平均云量在50%~88%之间变化,东南沿海月平均云量在40%~55%左右;合肥地区季节平均PCFLOS最大不超过0.35,而东南沿海月平均PCFLOS最大达到0.7.  相似文献   

7.
大别山区和合肥城郊地面臭氧、气溶胶测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徽岳西县位于皖西南边陲的大别山区,山上自然保护区由原始森林和原始次生林构成,田地种植农作物,没有工业污染,是比较典型的山区自然条件。2009年5月22日-6月10日,我们利用EC9810臭氧分析仪、OPC-06多道光学粒子计数器、碳黑度仪等对山区的大气参数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山区的地面臭氧,气溶胶粒子昼夜变化及谱分布的分布特征,与合肥市西郊科学岛的观测结果比较表明:1)郊区的臭氧浓度明显高于山区;2)山区和合肥郊区气溶胶种类是不同;3)郊区气溶胶吸收系数明显比山区大,郊区气溶胶Angstrom指数比山区小。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壤热扩散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城市边界层能量特征,于2004年7~8月分别在合肥、南京两地采集土壤温度数据,并分析获得两地的土壤热扩散率vg.由于数据采集存在差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分析数据:采用振幅变化法分析合肥地区水银地温温度计及计算机系统采集的数据,得到其深度15 cm以上土壤层的土壤热扩散率vg值为1.665×10-7~4.687×10-7 m2/s,vg值随深度加深而增加;利用热传导方程设计的差分格式分析合肥(铂电阻地温温度计-计算机采集系统采集数据)、南京浦口两地数据,结果表明合肥土壤深度10 cm处的vg值为2×10-7 m2/s,南京土壤深度5~20 cm之间的vg值为2.1×10-7~6.5×10-7 m2/s,其vg值随深度变化而变化,趋势与合肥一致.最后比较了合肥、南京两地土壤热扩散率vg值的差异,对同一土壤深度,南京地区的土壤热扩散率vg值略大于合肥地区.  相似文献   

9.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2n高度分布统计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2n是表示大气光学湍流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利用温度脉动探空仪对合肥地区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进行了长期连续的实地探空测量,对大量探空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合肥地区(0~25 km)折射率结构常数随高度的分布廓线,并对其进行统计矩和概率分布的分析,研究表明合肥地区大气湍流随高度分布基本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昼...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2016,(7):88-92
为了研究上海市空气质量最新的变化特征和规律,依次应用db小波和Morlet小波对上海市近800d AQI和PM2.5序列做降噪处理和多尺度特征分析,使用Mann-Kendall算法检验变化趋势和突变点。结果表明AQI序列具有40d的主周期和9d的次周期,PM2.5序列存在39d的主周期和9d的次周期;AQI和PM2.5序列都表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分别于2013年2月10日和3月10日发生突变。小波分析的结果验证了上海市空气质量具有多周期变化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