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磨削加工在机电行业中广泛地被应用,在对淬火件尤其是渗碳淬火件磨削时常常出现磨削裂纹,它不但影响外观,还直接影响工件的质量。那么如何防止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1.磨削裂纹的产生 我们知道,淬火钢的组织是马氏体 残余奥氏体,故处于膨胀状态(未经回火尤为严重)。如果将其表面快速加热至100℃左右并迅速冷却时,必然将产生收缩,这是第一次收缩,这种收缩仅发生在表面,其基体仍处于原膨胀状态,从而使表面层承受拉应力而产生微裂纹,这是第一种裂纹。当温度升至300℃时,表面再次产生收缩,从而产生第二种裂纹。  相似文献   

2.
侯建文  尹晋静 《山西机械》2001,(3):52-53,56
针对渗碳淬火20CrMnTi齿轮在磨齿时易产生磨削裂纹而报废的现象,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和归纳和渗碳淬火齿轮磨削裂纹产生的原因和防止裂纹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渗碳淬火钢齿轮在磨齿时,易产生磨削裂纹而报废的现象,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和归纳渗碳淬火齿轮磨削裂纹的产生原因和防止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理化分析的方法,对6213轴承内圈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淬火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导致针状马氏体组织粗大,造成轴承内圈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5.
李建林 《轴承》2003,(11):15-17
带顶丝外球面球轴承内圈螺孔部位须软化,以保证螺钉锁紧时内圈不会产生碎裂。方法有对内圈沟道感应加热局部淬火处理或先将内圈整体淬回火,然后对螺孔周围感应加热局部退火处理。本文讨论了两种方法的工艺要求,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第一内圈沿轴向通裂而断口工整的现象,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验及洛氏硬度检验等技术,对该轴承第一内圈通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第一内圈小端处的渗碳过渡区的弧状裂纹导致了该内圈轴向通裂。鉴于此,零件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热处理工艺,避免产生淬火裂纹。  相似文献   

7.
拖拉机驱动轮轴在工作中受力大且复杂,容易发生早期断裂。针对某型号拖拉机在装配试车时,发生驱动轮轴齿条断裂和键槽开裂掉块现象,我们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方面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驱动轮轴的齿条、键槽壁部位为感应淬火疑难部位,该部位在感应淬火时易产生淬火裂纹。通过感应淬火工艺调整和改进,避免了感应淬火裂纹的产生,并使驱动轮轴感应淬火硬化层深符合技术要求,满足了用户对驱动轮轴的正常使用要求。为驱动轮轴类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和热处理技术要求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渗碳齿轮制造中的若干问题(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渗碳齿轮毛坯的预备热处理及渗碳后的冷却 渗碳齿轮毛坯的热处理会影响到齿轮加工的表面质量、生产效率以及渗碳淬火变形;而齿轮渗碳后的冷却要为后面的淬火作好组织准备,同时防止齿面产生裂纹而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9.
料臂类零件的内孔与轴由键槽定位,键槽中心与工作面有相对位置尺寸.加工料臂时,应先加工键槽,以键槽为基准加工工作面.工作面到内孔中心的距离是键槽到内孔距离的几倍,键槽配合面较小的误差反映到工作面上则误差会成倍增大.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加工误差,应减小同一批料臂的相对误差,采用工装定位加工.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加工孔内键槽的新方法和相应的专用工具。不但可用来加工通孔内的键槽,而且还能用来加工孔盲内的键槽或有障碍台肩的孔内键槽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灰铸铁气缸套内孔高频淬火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缸套裂纹现象,分析了裂纹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黄云战  张霞 《工具技术》2005,39(2):48-50
分析了手扶拖拉机车轮毂内孔键槽刨削加工时产生“让刀”现象的原因 ,并对内孔键槽的刨削极限深度、刀杆强度等进行计算与校核 ,提出了轮毂内孔键槽刨削的最佳切削参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碳铬不锈钢SUC轴承内圈采用真空炉整体淬火,螺纹孔火焰局部加热退火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该轴承内圈仅用整体淬火在使用中螺纹孔部位出现裂纹或碎裂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健 《机电工程技术》2009,38(8):193-194
针对带顶丝外球面球轴承在使用时内圈螺丝孔因硬度太高出现裂纹或剥落掉块的情况,分析了对内圈沟道实行感应加热淬火的局限性并详细介绍了对内圈螺丝孔的感应加热快速退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浩  窦小鹏  张廷发 《机电信息》2012,(33):141-142
从裂纹形式、化学成分、硬度、金相组织、残余应力和磨削量对开裂的渗碳淬火齿轮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同时对裂纹成因进行了探究,得出齿轮上的裂纹虽是在磨削后发现,但是由渗碳淬火引起,该研究分析对轧机减速机渗碳齿轮渗碳淬火处理技术的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常,在铣床上加工的键槽为外键槽,内孔键槽在插削类机床上完成。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在立铣上加工内孔键槽的方法。 见图1,加工一刀杆,一端为莫氏锥度,与铣夹头刀套配合,再用螺钉连接。另一端加工方孔。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石油钻采、测井等领域井下工具深孔类零件内壁盲孔及键槽的加工难点,设计深孔内壁专用加工装置,并介绍其工作原理;设计与该加工装置配套的深孔内壁加工系统,为加工装置提供装载平台。以TC4钛合金深孔零件为试验对象进行深孔内壁盲孔及键槽的试验验证,分析切削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验证了深孔内壁加工系统的有效性,为井下工具深孔内壁盲孔及键槽的高效、精密加工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厂生产的盘状零件如下图所示,其材料为35钢,经锻造、机加工成形后,采用三硝水-油双液淬火,曾一度发现有28%的零件产生淬火裂纹,裂纹分布在φ25mm内孔周围,呈放射状。  相似文献   

19.
图1所示的锥孔,零件材料为LD10CS,插有一个宽4mm的键槽,要求锥孔与量规着色接触面积不少于70%,锥孔的粗糙度R_a0.8。 以往采用车→插的加工方法。因为车加工受机床精度,夹紧变形及手摇进给量不匀等影响,锥孔的着色接触面积达不到要求。插槽以后键槽附近又有少量材料被挤起,使着色面积  相似文献   

20.
键槽对称度测量值的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轴类键槽和孔类键槽的加工,绝大部分都有一个对称度的要求,零件加工的检测,通常是采用杠杆式百分表或采用测量仪按180°反向法来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式检测后产生的数值如不进行正确的分析处理,直接作为对称度误差值,很有可能造成对称度误差值的加大,产生的后果则会造成合格的零件被误判为超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怎样才能正确地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图1为通过检测触点直接在键槽加工表面测量,图2为通过量块将键槽数据值引出进行测量,键槽的对称度检测需分别检测键槽长度方向对称度误差和键槽截面方向对称度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