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超 《广西节能》2002,(3):31-32
建设生态家园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晶无害化、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书写本文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大力开展生态家园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要求和应采取的政策措施。从而实现我区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一、指导思想 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优化农业结构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和高效农业技术为手段;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新农村为方向,努力抓好生态家园建设工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部推广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同时也给众多专注于农村沼气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生产的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作为农村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业化公司,如何与各级能源部门通力合作,保证农村户用沼气系统长期有效的运行,使之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动力,带动户用沼气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良性发展,是可再生能源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1指导思想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广为手段,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为主线,重心下移,进村入户,更有效地发挥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综合效益,在工作中具体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抓好四个重点项目,争取落实国家农村小型基础设施项目(1)加强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实施力度在推动全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村建设的同时,2002年计划选择10个基础条件好、地方政府和群众积极性高的县,设立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县,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利用小…  相似文献   

4.
沼气发展障碍及建立沼气物业服务体系的可行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河北省沼气发展历史的分析,发现制约沼气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后期服务问题。采用能源消费模式分解法对沼气满足农户的能源需求和增收需求进行分析,得出建立物业服务体系有利于河北省沼气事业的发展和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东营市政府加大投入,大力实施农村能源工程项目,努力营造生态家园,在积极解决了农民的生活用能问题的同时,又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现状,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东北四省(区)首届生态家园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2月11~13日在哈尔滨市召开。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四省(区)的农村可再生能源战线的管理部门、大学、科研单位和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代表120多人参加了会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黑龙江省农委等有关领导到会指导。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白金明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阐述了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评价了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我国农村生态家园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充分肯定了东北四省(区)多年开展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学术交流活动;提出了今后学术研讨活动要以生…  相似文献   

7.
《浙江节能》2009,(4):51-5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城乡统筹,以发展再生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富民家园为主题,以能源与生态齐抓、资源化利用优先、建管护并举为原则,以洁化家园、改善生态、改进民生为目标,以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切入点,因地制宜推广各类能源生态模式,加强农村能源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拓展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领域,切实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2000年12月6~7日广西北流市召开“生态家园建设研讨会”与会者就北流学习推广“恭城模式”开展了以沼气为纽带建设生态家园论题的讨论。认为,北流突破“就沼气抓沼气”的思维方式,跳出“就生态农业论生态农业”的框框,把生态家园建设置于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把沼气建设同“五改十化”,同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结构起来,全市沼气建设已从燃料改革型发展到了生态家园型的建设新阶段,北流的经验源于恭城又高于恭城。(摘编自《广西能源生态》)源于恭城又高于恭城 北流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见成效  相似文献   

9.
1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思路和目标在农村可再生能源和生态农业二十几年的建设实践中,研究、发展和推广了一批成功的技术和综合利用模式,通过在农村地区推广省柴灶,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微水电、沼气以及其它可再生能源,增加了农村能源的有效供给,基本缓解了农村能源的供需矛盾。另外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有效组装,形成了适应各类地区的能源生态建设模式,在增加能源供应的同时,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如北方的“四位一体”温室生态模式和南方的“猪一沼一果”模式,建设模式的农户当年即可见效,增收可达数千元,很快…  相似文献   

10.
聊城市生态家园模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兆勇 《可再生能源》2006,(4):87-88,90
根据聊城市的气候条件、农民的生活习惯、用能标准、沼气池的产气率等因素,对生态家园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配套设计和规范,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适宜当地推广的生态家园模式,并在聊城市及省内其它农业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从黑龙江省生态家园相关的一些问题现状谈起,分析其对环境、农民生活、农民收入和农业生态的影响,归纳得出生态家园建设的必要性,简述了黑龙江省生态家园的布局和效果。根据黑龙江省地域特点,分析目前推广的户用水压式沼气池的缺点,重点分析池温对沼气池工作性能影响。沼气池增温的可行措施及其结构示意,最后用实际数据表明用“燃池”增温沼气池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可再生能源的结构及其在我国农村的发展,指出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农户的积极投入,才能达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实施完成。  相似文献   

13.
郑时选 《太阳能》2005,(2):13-16
自从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实施以来,广大农民朋友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热情很高,也有一些农民朋友修建了沼气池以后发现问题却不知道怎么办。本刊以问答形式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些农村家用沼气技术的基本常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发展沼气对环保和生态的贡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沼气具有能源、生态、环保、经济和社会的多重功能,发展农村沼气,可以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化肥的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环境卫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沼气工程是以开发利用人畜粪污为对象,以获取能源和治理环境污染为目的,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农村能源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节能》2019,(4):99-100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工业企业逐步转移到了农村地区,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很严重的污染。而农村环境治理起步较晚,相关的生态处理设施不够完善,生态治理工作较难进行。此外,各级政府更重视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从而导致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薄弱。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分析农村生态治理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升农村生态治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政策与管理·推行“猪沼果”工程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1-(1)要处理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1-(3)积极探索大胆推进实施生态家园福民计划———生态环境与可再生能源工作专题研讨会2-(1)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记大型畜禽厂沼气工程商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2-(2)要保证农村能源建设的工程质量2-(5)加强生态能源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1)关于我国电力行业应用综合资源规划方法的探讨4-(1)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必要性4-(3)“九五”农村能源综合建设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农村可再生能源工作迎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和环境。领导重视,各级政府积极性高,可再生能源建设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各项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事业开始出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2002年我们抓住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形势,全面推进了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特别突出的是沼气建设,全国户用沼气池已经达到1000万户,预计新增户用沼气池150~200万户,出现了一批“万池县”,一部分县当年新增沼气池达到5000个以上,实现了跨越发展。自从提出并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以来,宣传、培训…  相似文献   

19.
农业部制定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具有诱人的前景。笔者在自家组建了一个高起点、标准化的生态家园。现已初见规模,并开始发挥综合效益。下面对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能源短缺、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合理地使用与保护能源资源,不仅关系着衣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面临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解决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农业部在全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