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填料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CA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组合工艺处理大蒜废水,重点研究组合工艺的启动过程及对COD、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低负荷启动方式,启动过程中逐渐提高负荷,CABR+SBR组合工艺启动迅速,污泥培养时间较短。CABR经40 d培养,进水COD为3 000 mg/L时去除率稳定在87%以上;SBR经15 d培养,进水COD为350 mg/L时去除率稳定在85%以上。系统稳定后,进水COD约为6 000 mg/L时,组合工艺出水的COD、总氮、总磷分别为83.12、11.30、1.28 mg/L,总去除率分别为98.58%、84.68%、82.48%,出水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介绍污泥减量技术的应用背景和已有的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减量技术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通过臭氧催化氧化与延时曝气相结合的污泥减量技术在集中式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应用实践,提出了污泥表观产率新的计算公式Yobs=a VSS/g COD去除+b NVSS/g TSS进水。发现了污泥表观产率的由对照组的Yobs VSS=0.188g VSS/g COD去除,Yobs NVSS=0.442g VSS/g TSS进水降低到实验组的Yobs VSS=0.104g VSS/g COD去除,Yobs NVSS=0.177g VSS/g TSS进水。,VSS表观产率下降了44.7%;NVSS表观产率下降了60%。文中分析阐述了污泥表观产率与系统削减COD负荷和进水TSS的关系,臭氧氧化部分回流污泥与延时曝气相结合的污泥减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比较了它与传统臭氧氧化污泥减量技术不同之处,及在工业污水污泥减量上的意义,并指出臭氧氧化污泥减量当前在生产应用上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絮凝-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组合工艺处理高含量头孢类抗生素废水,考察了3个废水处理阶段中的COD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4.3 g/L、容积负荷在14.3 kg/(m.3d)时,UASB反应器的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出水VFA的浓度在3 mmol/L左右,产气体积流量为17 L/d左右;对UASB出水进行絮凝处理以去除废水中难降解大分子物质,按每1L厌氧出水投加25 mL的PFC和5 mL的PAM后,废水COD由2.279g/L降至1.133g/L,去除率为50.3%;使用SBR处理絮凝后上清液,当反应器负荷为1.2kg/(m.3d)时,出水COD在200 mg/L以下,去除率稳定在80%左右,达到GB 21903-2008中的抗生素类废水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4.
白腐真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白腐真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偶氮染料活性嫩黄K-6G模拟染料废水,考察其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和COD的降解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对染料废水色度去除效果较好,在进水色度为2000倍左右时,去除率达98%;对经Fenton预处理后的染料废水,在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132~305mg/L时,其COD平均去除率为62%。由此可见,白腐真菌技术与生物膜反应器相结合,能有效地去除难降解偶氮染料废水的色度,并对COD有一定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5.
香料废水由于其成分复杂、毒性大、难生化降解等原因,直接生化处理难以实现对其快速高效深度处理,需要通过预处理以辅助生化处理工艺达到处理要求;本文通过采用单一的铁碳还原、芬顿氧化、臭氧氧化技术以及铁碳还原+臭氧氧化,芬顿氧化+臭氧氧化,铁碳还原+芬顿氧化+臭氧氧化组合工艺对香料废水进行处理,并对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单一的铁碳还原、芬顿氧化、臭氧氧化技术对COD去除率分别为38.5%、37.7%、36.7%;铁碳还原+臭氧氧化,芬顿氧化+臭氧氧化两段组合工艺对COD去除率分别为66.4%、59.3%;铁碳还原+芬顿氧化+臭氧氧化三段组合工艺对COD去除率为82.9%,结果表明铁碳还原+芬顿氧化+臭氧氧化三段组合工艺能够较好的达到香料废水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铁碳微电解和水解酸化组合工艺对高浓度水性涂料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了铁碳微电解的停留时间和p 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大,铁碳微电解对COD的去除率先逐渐增大,后变缓;随着水性涂料废水p H的降低,铁碳微电解对COD去除率逐渐增大;当停留时间为3 h,p H为3时,铁碳微电解对涂料废水的去除率达到75%。采用铁碳微电解-水解酸化进行连续性预处理试验,涂料废水的进水COD为12000 mg/L,出水的COD为1950 mg/L,组合工艺对COD的去除率达到83. 8%。  相似文献   

7.
采用预处理—厌氧—两级SBR组合工艺处理保险粉废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当厌氧系统COD污泥负荷(以VSS计)不超过0.5 kg/(kg·d),两级SBR曝气时间分别为11、8 h时,厌氧及两级SBR的CO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9%、97%,组合工艺COD总去除率达到98%,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SBR法对某公司四氢呋喃生产废水进行达标处理。该废水采用了酸碱中和+SBR处理工艺。当进水水质COD平均为3306mg/L时,出水水质COD平均为157.8mg/L,去除率平均达到95.1%。出水水质稳定,各项水质指标达到了国家的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先用混凝+水解酸化法预处理抗生素废水,再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MBR)进行生化处理。结果表明:废水经混凝处理后,CODCr平均去除率达33.72%,水解酸化预处理后,CODCr平均去除率达到17.25%,可生化性提高;经SBR+MBR组合好氧工艺处理后,CODCr由平均进水1 200 mg/L降至出水195mg/L左右(≤300 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臭氧氧化预处理和生物强化技术对E-A/O工艺处理某液晶面板厂区尾水进行优化,考察不同组合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和生物强化手段均可使工艺对废水中COD的去除能力得到提升,去除率可达60%,出水COD可降低至18.0 mg/L,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Ⅲ类标准。2种强化方式对氮指标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NH_4~+-N、NO_3~--N和TN去除率保持稳定,NH_4~+-N去除率约为50%,NO_3~--N和TN去除率约为70%。生物强化处理与物化手段相比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而且易操作、针对性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浙江省某集团化纤有限公司油剂废水预处理工程的设计、调试及运行结果。采用隔油+Fenton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高浓度纺丝油剂废水(COD<30g/L),COD去除率达到了70%以上,油去除率达到了83%。工程实践表明,该预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地破乳、沉淀去除该废水中的油污和有机物;当操作参数控制适宜时,处理效率稳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级A/O工艺(MsAO)和生物膜强化多级A/O工艺(BEMsAO)对煤气化废水进行处理,研究其对煤气化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去除特征。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546.9~2 221 mg/L时,MsAO和BEMsAO对COD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91.67%和89.03%,去除负荷分别为514.9 g/(m~3·d)和364.6 g/(m~3·d);进水NH4~+-N的质量浓度为195.4~520.3 mg/L时,MsAO出水的NH_4~+-N的质量浓度平均为149.4 mg/L,去除率为63.42%。BEMsAO出水的NH_4~+-N的质量浓度平均为1.32 mg/L,去除率为99.48%,BEMsAO对NH_4~+-N的去除效果优于MsAO,NH_4~+-N的平均去除率提高了36.06%。当水力负荷由0.08 m3/(m~2·d)逐步升高到0.11 m~3/(m~2·d)时,MsAO中NH_4~+-N的去除率显著降低;尽管水力负荷增加了37.5%,但BEMsAO中NH_4~+-N的去除率始终维持在99.00%以上,BEMsAO耐负荷冲击能力优于MsAO。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了微电解-AO-臭氧氧化-BAF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结果表明,以50%进水稳定运行下,经过组合工艺处理,在进水平均COD在614.1 mg/L、NH_3-N质量浓度在309.2 mg/L时,出水COD平均为115.2 mg/L、NH3-N平均质量浓度在12.8 mg/L,COD和NH_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3%和95.9%,出水水质达到了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厌氧生物滤池-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MBBR)/厌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MBBR组合工艺处理丁腈橡胶废水,考察了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质量浓度及进水化学需氧量(COD)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RT为6~10 d时,出水COD小于500 mg/L,SMBBR中适宜的DO质量浓度为2~4 mg/L,随着进水COD的升高,NBR废水的COD去除率下降。当进水p H值为6.5~8.0、COD为1 500~2 500 mg/L、HRT为10 d,DO为3 mg/L时,出水COD稳定在400 mg/L以下,COD去除率高达83%。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含聚乙烯醇(PVA)印染废水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大的情况,采用一体化臭氧-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一体化臭氧-BAF系统对含PVA模拟废水去除效果较好的PVA的质量浓度限值为140mg/L,此时废水中COD约为250 mg/L,处理该废水的优化臭氧投加量约为60 mg/L、水力负荷为0.4~0.5 m3/(m2·h)。在该运行参数下废水BOD5/COD可由0.095提升至0.59,可生化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出水PVA的质量浓度下降至8 mg/L,COD也降低至90 mg/L左右,2者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3.59%和64.29%,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蚯蚓生态滤池/人工湿地的组合装置对畜禽废水进行处理,考察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装置对畜禽废水中的COD、TN、TP、NH_4~+-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蚯蚓生态滤池蚯蚓密度为7.45 g/L,人工湿地基质为活性炭的条件下出水水质为佳,组合装置对TP、TN、COD、NH_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07%、43.06%、72.12%、87.43%,部分出水TN含量和COD达到GB 18918-2002一级排放B类标准,TP、NH_4~+-N含量部分达到GB 18918-2002二级排放标准。进水NH_4~+-N、TP含量与去除量之间线性关系较强,进水COD和TN含量与去除量之间有一定相关的线性关系。组合装置具有对畜禽废水处理效果良好、工艺简单、维护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复合菌种对厨余废水进行预处理 ,考察了发酵时间、接种量、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前处理阶段废水 COD去除率可达 90 % ,并可得到 2 5 g/L的 SCP;第二阶段研究了采用 UASB+SBR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 ,考察了对 COD、BOD、TSS、NH3 - N等指标的处理效果 ,其去除率均可达到 80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厨余废水经复合菌发酵并 UASB+ SBR联合处理 ,可以有效的降低排放废水的 COD值 ,同时也有相当产量的菌体蛋白产生 ,为此类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工艺处理油页岩干馏废水,考察了启动期反应器中COD和NH4+-N的去除情况,探讨稳定期污泥混合液回流比、碳氮比和进水方式对COD、NH4+-N、T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液回流比为300%~700%,TN去除率由87.67%提高至95.99%,但混合液回流比提高至900%时,其对废水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废水COD和TN的去除率随进水碳氮比的升高而提高,碳氮比由3提高至8,COD和TN的去除率分别由91.39%、82.81%提高至96.33%、92.21%。进水碳氮比为3,采用分段进水,废水TN去除率为90.05%,可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杂色云芝细胞,将固定化细胞投入SBR处理造纸废水。结果表明:SBR中加入固定化细胞后,当进水COD为1265.87 mg/L,固定化细胞组COD去除率为72.14%,对照组COD去除率为65.73%,COD去除率提高了9.75%。提高进水负荷至1641.31 mg/L,固定化细胞组COD去除率为60.52%,对照组COD去除率为47.94%,COD去除率提高了26.24%,说明反应器接入固定化细胞后抗进水负荷冲击能力提高。当进水p H改变时,固定化细胞组反应器仍具有较高的COD去除率。说明反应器接入固定化细胞后抗进水p H冲击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臭氧氧化/脱硫水处理剂组合工艺预处理硫双灭多威废水,探讨了臭氧投加量、脱硫水处理剂投加量、絮凝反应时间、复合碱投加量等对COD的去除率和除硫效果的影响。优化条件为,当臭氧投加量为20 g/m3,脱硫剂投加量为50 g/L,絮凝反应时间为4 h,复合碱投加量为8 g时,COD的去除率达74.8%,B/C比提高至0.43,废水可生化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