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电力营销作业现场小型、临时、分散、短时和点多面广等特点,对电力营销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控难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创新性地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将安全管理工作与制度流程建设、文化体系建设、物质激励建设有机结合,制定措施并不断优化改进,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电力营销作业现场安全管控体系,切实提高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能力,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实现了对人身、电网和设备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电网公司各类基建、生产、营销等现场作业点多面广,作业队伍、人员数量庞大,现场安全管控难度较大.从作业计划、作业队伍、作业人员及作业现场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的功能建设及应用情况,通过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可最大限度地保障现场作业安全,有效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施工作业过程中,现场人员无法直接了解设备内部信息和现场图纸信息,需返回办公室查询,作业质量和效果也无法及时检查确认,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电网企业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需要将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应用到正常的生产中,因此安规知识培训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工程远程协助及安规培训系统, 通过智能装备搭载智能化安规知识库,实现工程现场的远程协助和现场人员的安规培训,保障了施工作业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显著提高了电网施工作业效率与质量,提升了应对复杂作业和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与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林  曾厉  魏虎斌 《电工技术》2021,(12):153-155
水电站生产作业过程中,需要对现场人员、设备状态、人员所处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方位的风险预防和安全管控,然而传统的视频监控与业务脱节,不能实现有效监管,为此提出构建基于业务的安全生产集中管控系统.结合三维可视化、物联网、无线定位、视频监控等技术,将任务信息、执行人员、目标设备、作业过程、作业环境等建立联系,使线上业务和线下执行闭环管控,对人员的管理由被动式全面升级为主动式.该系统已在鲁地拉水电站成功应用,在行业内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安全是电网企业生产要求的第一要素。按照南方电网的相关要求,对于吊车等大型机械参与的电力施工作业现场,相关人员需严格管控吊车吊臂与周围带电体的距离,防止线路跳闸、人机触电等事故发生。对于吊车施工作业现场,目前一线生产人员仍采用加装限高绳的方法,实现吊车吊臂在垂直方向与带电物体的距离管控,但该方法存在防控效果单一、人员疏忽等不确定风险因素。为此,提出了一种智能吊车作业综合预警装置。当吊车吊臂垂直高度超过限定值,或与空间带电体的距离达到阈值时,该装置能以播放语音、灯光闪烁的形式及时提醒现场人员。经测试证明,该装置具有抗干扰性好、精度高等特点,可有效提升吊车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减少人工成本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在相关电网企业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电力工程现场作业安全管理需求出发,借助深度学习算法、图像识别等多种技术构建了智能化现场作业管控平台,对施工作业现场的人员、设备以及环境进行一体化智能管控,为电力工程的现场作业提供完善的智能化管控手段.  相似文献   

7.
曾厉  张志伟 《电工技术》2020,(7):101-103
针对水电站安全生产活动中人因事故多发,作业人员缺乏有效管控手段的问题,系统分析作业人员管控的需求,引入无线定位、三维建模、智能视频分析等关键技术,与水电站具体生产业务相融合,设计和开发了水电站作业人员管控系统。该系统以作业人员为管控对象,以作业全过程管控为目标,实现作业人员实时定位、作业风险智能预警、作业过程可视化监管。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云服务、大数据分析、分布式应用和移动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围绕电网企业作业现场安全管控工作,采用智能监控终端设备接入,如准入门禁(道闸)、授权锁具、智能安监机器人和电子围栏等,对生产现场、运行设备进行监督和管控,规范作业流程,提高现场安全管控能力和终端运行设备实时监督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电网基建项目中的一系列安全问题的检查监督主要依靠人工巡检、抽检,存在工作量大、易疏忽、实时性差、效率低等诸多缺点,无法做到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实时监控、全局管控。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视觉分析的基建现场安全状态智能评估已成为可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基建现场安全管控系统,该系统基于施工基建现场安全管控中视觉目标检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以YOLO-V3目标检测算法为核心,根据检测对象的特征对网络结构和参数加以优化,开展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搭建施工基建现场管控系统,提升处理效率,进一步完善基建现场的安全监控手段,可为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物态场景的智能识别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聂堃 《江西电力》2020,44(6):13-15
在电力施工作业现场,临时用电系统缺乏必要的远程防护和状态监测设备,施工用电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操作方法各异,极易造成人身触电、电气火灾和设备损坏等事故,是潜在安全隐患较多的重大危险源之一。针对以上安全痛点,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施工临时用电系统,提升了电力现场作业的安全用电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电力作业现场安全监督过度依赖于人工、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从智能安全监督的监督内容、方法以及监督算法上展开研究,并基于深度感知摄像头、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了对作业现场人员安全生产行为的实时监视和智能预警,能大幅提高作业现场安全管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以及对作业现场行为违章的威慑力,其研究成果在多个变电站、换流站以及实验室等典型作业场景下得到成功应用,显著提升了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马占仓 《电工技术》2018,(4):122-124
基于微信平台开发施工作业移动审批全过程业务流程应用项目,可实现10kV 配网紧急抢修及施工作业的在线启动、审批、监管等功能,有效提升抢修工作效率和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3.
去年,德宏供电局克服电网结构薄弱、电网安全运行风险突出、发输电形势严峻、自然灾害频发等困难,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电网、设备、作业风险管控,大力推进"一体化、体系化"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实现了安全生产目标,被州政府评为"2011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抓管理给力安全生产——抓好安全生产过程管控开展设备风险和隐患排查专项工作,加强对输变电设备的巡视和特维工作。在省公司相关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微信平台开发施工作业移动审批全过程业务流程应用项目,可实现10kV配网紧急抢修及施工作业的在线启动、审批、监管等功能,有效提升抢修工作效率和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5.
抽水蓄能电站基建用电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违章、违规用电会严重影响电站的生产运行,以及威胁人身和财产安全。基建现场当前施工用电面临点多、面广、线长及作业面较为分散等特点,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配电箱内门未锁、一闸多机、配电设备负荷过高、接地不规范等安全通病,给现场施工用电安全带来诸多隐患。该文采用智能化技术手段,研制了施工用电智能管控系统及智能配电设备,实现对现场施工用电的安全管理和现场传统配电箱的智能化改造。将该智能配电设备应用于洛宁电站的效果显示,该设备可有效防止或减少临时用电安全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当前变电站现场施工与集中检修中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某电力检修公司将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到变电站现场施工安全管控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为其他公司对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价值提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控制电网改扩建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人身、电网、设备安全事故风险,本文从改扩建工程施工作业的安全责任、组织策划、接入系统、工作票办理、现场安全措施落实和验收送电等方面加以研究,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施工作业各环节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8.
稳步推进安风体系建设目前,思茅供电有限公司面临电网网架薄弱、外协施工队伍管理难度大、自然灾害威胁长期存在等严峻考验。2013年,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普洱供电局安全生产方针,紧紧围绕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以计划管理为龙头,以设备管理为核心,以风险管控为主线,以作业管控为重点,认真落实人身、电网、设备风险及防范措施。转变工作作风抓落实,夯实安全基础保底线,为公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力二次系统中存在安全防护设备缺乏集中管控和统计分析等现状,建设青海电网内网安全监视平台,实现安全事件集中展现、实时告警和量化分析,为电力二次系统安全审计评估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和有效分析,提升了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由于电力生产建设的客观规律和生产过程中的特殊性,安全生产对于电力企业,尤其是从事高压设备检修、施工和低压装表接电等一线班组,意义尤为重要。为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有效减少事故,国网重庆电力永川供电局以"三集五大"体系完善提升为契机,本着夯实基础、安全稳定、务实创新的基本原则,不断强化班组安全建设,确保了电网、设备和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