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虑到变电站带电设备周边环境中存在的强电场、暂态电击、稳态电击以及静电感应等安全影响因素,近电安全距离作为风险防护的重要指标对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立体匹配和场景元素识别的变电人员近电安全距离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基于通道注意力模块的多阶段双目立体匹配模型获取作业场景空间信息,其次通过场景元素高效识别模型区分人与带电设备,然后基于空间信息和识别结果计算元素空间表面中心,最后基于空间表面中心计算人员近电安全距离,实现人员与带电设备间实时高精度距离检测。实际数据表明,该文方法实现了对现场作业人员与带电设备近电安全距离的实时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安全报警与作业监控于一体的防止吊车触电的监控系统。它利用电场感应原理和ZigBee通信技术判断吊车臂与高压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当低于预先设定的安全距离时向车载装置发送报警信息。系统将吊车实时的位置通过简化匹配算法显示在GIS地图上,同时根据车载装置中的GPS模块发送的位置信息判断吊车与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低于设定的保护距离时,系统通过3G/GPRS向车载装置发送语音提示,同时通过短消息向巡检人员发送消息。系统分为近电监测、车载装置以及吊车作业报警和监控系统3个部分。近电检测装置安装在吊车臂,车载装置安装在驾驶室内。实际测试表明,系统测试精度较高,满足高压输电线路下的吊车防触电保护和实时作业监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由于输电线路实际运行状态多样且周围环境复杂,误入带电线路危险范围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针对输电线路运维检修时工作人员难以判断线路是否带电的难题,基于空间电场探测技术,通过在吊车臂顶部加装电场检测探头,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输电线路带电回路识别方法。建立可伸长吊车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吊车侵入、吊车臂吊钩悬挂长度对输电线路附近电场分布的影响,针对线路不同运行状况,提出带电回路识别的特征位置、特征分量及带电识别判据。研究结果表明:以双回线路中部正下方4 m为特征位置、吊车水平侧方电场强度分量为特征分量,若左右探头特征分量之差在50%以内,则为双回带电运行状态;某侧探头特征分量为另一侧3倍以上时,则为该侧回路单独带电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500 k V带电作业用绝缘斗臂车的安全使用提供技术依据,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绝缘斗臂车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首先结合实际线路和车辆,针对使用绝缘斗臂车在500 k V单回线路直线塔进行带电作业时的各典型工作位置的安全距离进行了1:1模拟工况的操作冲击放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大型导电悬浮体的工作斗降低了组合间隙的击穿电压约15%。依据试验结果,通过危险率计算分析确定了海拔1 000 m地区500 k V绝缘斗臂车带电作业的中相最小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分别为3.8 m和4.7 m,边相最小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分别为3.2 m和3.8 m。考虑到工作斗的长度和导线距塔身的间隙,当工作斗的位于导线和塔身的间隙之中时,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当使用绝缘斗臂车在500 k V直线杆塔上开展带电作业时,工作斗不应进入边相导线和杆塔之间以及中相塔窗。  相似文献   

5.
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监测对于保证人员安全、提升跨越施工安全性和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图像处理和空间位置识别的角度出发,采用双相机进行带电作业图像实时拍摄,基于两步法进行了相机标定,建立了带电作业空间距离计算模型,基于无线通信模块提出了一套带电作业远程监测和安全管控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所提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实时监测,并且具有推广至各种不同恶劣工况和塔型的潜力.研究结果可为输电线路带电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距离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绝缘斗臂车是带电作业的重要设备,其电气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业人员和电网运行的安全。通过对一台220kV 绝缘斗臂车交流泄漏电流测量结果的异常分析,发现了空间电容电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很大,提出了采用屏蔽测量引线去除干扰电流的方法,确保了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保证了作业人员和电网运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基于带电安装柱上隔离开关存在的实际问题,参考现有绝缘杆作业法带电作业项目资料,开发了一体式隔离开关绝缘护套、绝缘护套安装操作杆及相关技术规程在内的一整套利用绝缘杆作业法带电加装10 kV柱上隔离开关绝缘护套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解决了绝缘手套作业法带电加装绝缘护套安全距离不足易引发人身事故和绝缘斗臂车受地理位置限制无法到达作业地点,导致无法为隔离开关加装绝缘护套的问题,能有效减少隔离开关故障率,提高配电网安全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安全是电网企业生产要求的第一要素。按照南方电网的相关要求,对于吊车等大型机械参与的电力施工作业现场,相关人员需严格管控吊车吊臂与周围带电体的距离,防止线路跳闸、人机触电等事故发生。对于吊车施工作业现场,目前一线生产人员仍采用加装限高绳的方法,实现吊车吊臂在垂直方向与带电物体的距离管控,但该方法存在防控效果单一、人员疏忽等不确定风险因素。为此,提出了一种智能吊车作业综合预警装置。当吊车吊臂垂直高度超过限定值,或与空间带电体的距离达到阈值时,该装置能以播放语音、灯光闪烁的形式及时提醒现场人员。经测试证明,该装置具有抗干扰性好、精度高等特点,可有效提升吊车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减少人工成本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在相关电网企业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电力领域施工中,检修设备需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目前安全距离的保障依赖于人员观察,由于松懈、视角受阻等原因,会出现误判,从而导致设备损坏及人员损伤等事故。针对此临近电位作业距离实时测量及保障需求,基于高精度超声波传感器,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部件,设计了用于临近带电体作业距离测量系统。通过无线网络通信WiFi方式,解决装置处在临近带电状态下布线困难问题。此装置在南荆线1000kV特高压变电站500kV机组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在临近带电体施工时能告示带电体的带电状态,并准确测量与带电体的距离参数以及实现警示动作,有效地提高了维护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电力领域临近电位施工工作过程中,吊车升降车与带电体需保持一定距离,一般通过作业距离测量系统保障。受限于布线等问题,本文针对此测距系统实时数据传输,设计了用于吊车升降车测距的通信系统。通过在测量端与接收端嵌入WiFi通信模块,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控制电路,实现了对吊车升降车与电力设施的实时距离测量。  相似文献   

11.
1 变电检修防止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典型措施 (1)变电设备停电检修要认真把好四关:开工关、转移关、间断关和收工关. (2)检修人员在工作前必须做到四检查:检查设备名称、编号与工作票是否一致;检查设备是否断开电源;检查工作地点是否在接地线保护范围内;检查工作地点与带电设备距离是否符合规程要求. (3)现场的安全标志应做到围栏明显、警告牌清晰和标示牌正确.邻近变电带电设备工作时,工作许可人应在工作地点四周设置可靠:明显的隔离围栏和安全标示牌,将停电设备与带电设备隔开.在围栏上和禁止通行的过道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工作中严禁任何人员移动、拆除、跨越遮栏,防止走错工作点,误登带电设备. (4)在室内高压设备上工作时,应在工作地点两旁间隔和对面间隔设置围栏,在围栏上和禁止通行的过道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相似文献   

12.
正"工作班组到达工作现场,请选择绝缘斗臂车最佳停靠位置!"11月8日,国网白山供电公司配电工王瑞对刚刚弹出的提示框点击确认,进入"装设安全围栏"场景。这是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正在进行的10 kV无负荷带电搭引线工作实训测试,也是该公司创新开展电力安全行为模拟测试培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采用绝缘斗臂车对10kV配电线路开展带电断、接引流线作业技术方法的安全风险和作业难点,提出采用绝缘固定杆的改进方法,并进行效果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装设接地线时人力投入,避免带电装设接地线的恶性操作事故发生,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运行,本文研究与设计一种带电报警型接地线。根据接地线接头间的尺寸,设计了带滤波功能、抗电磁干扰功能的近电感应器,并对其他模块进行选型。试验以及试用结果证明,本装置能可靠的在带电设备安全距离外发出报警信号,并有效减少装设接地线时的人力投入。  相似文献   

15.
屈少峰 《电力建设》2004,25(4):33-0
在进行不停电跨越电力线路施工中 ,跨越架的拉线与带电导线的净空距离必须满足DL5 10 6- 1999《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的要求 ,通过建立空间矢量模型、编程 ,实现了在多种施工情况下 ,跨越架拉线与带电导线间安全净空距离的自动计算。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变电设备带电清扫问题 ,分析了地电位带电作业的特点 ,讨论了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确定原则。通过分析 ,认为带电清扫是安全可行的 ,介绍了电动刷扫工具及使用方法、带电清扫的优点、意义 ,最后指出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6~10kV配电网络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电力基础设施,为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经济性,就必须大力开展配电线路的带电抢修和维护作业。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是作业人员通过使用绝缘工具、绝缘斗臂车等对带电设施实施的作业,这项作业要求作业人员具备熟练的作业能力,严格按照正确的作业方法和步骤,正确地配戴好绝缘保护用具,安装和设置绝缘遮蔽用具,并通过现场严谨的管理和监护,实现作业的安全和高效。1作业前的准备及安全事项1.1作业人员的安排带电作业班长应在进入作业的前一天完成指派作业人员的工作。在进入作业的当天,如发现某作…  相似文献   

18.
通过高精度的UWB无线定位系统,实时获得施工现场人员及设备的位置,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控制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根据预先安装好的变电站3D信息数据库,对带电设备安全距离的信号进行综合处理,以达到对日常巡检和检修过程的三维监控以及当人体或没备误入危险区域时能够发出警报提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状态检修是电网设备检修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设备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可全面掌握设备的健康状态。目前,带电测试已成为设备状态评价的重要数据支撑。GIS、主变压器等设备已经开展了众多的带电测试项目,这些带电测试数据使设备状态评价结果更加可靠,对设备检修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对于穿墙套管、CVT、主变套管等电容型设备仍缺乏有效的带电测试手段,目前没有针对此类电容型设备的带电测试项目,致使此类电容型设备的状态评估依赖于停电计划,不能实时掌握设备健康情况。这个问题已成为制约整个电网状态检修开展的瓶颈。对此类设备末屏下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并设计末屏下引装置,实现此类电容型设备的带电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变电站现场作业人员误入带电区域、不清晰作业范围、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足和现场监管不足所带来的问题,将 UWB (UltraWideBand)定位技术应用在数字孪生变电站中,通过 UWB高精度定位技术,结合孪 生变电站三维立体模型,将孪生场景与真实场景同步运行,借助场景还原,实现对现场作业人员实时定位、实时轨迹 跟踪、行为分析告警等.该系统实现了数字孪生系统精准定位、电子围栏告警与风险识别等功能,有效防范了上述问题的发生.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在杭州220kV 世纪变并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