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将油井和潜油电泵机组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根据油井的工况,进行计算来预测油井的生产能力,并对潜油电泵机组的组成部件进行设计和选择,使选择的潜油电泵能满足设计排量的要求,使得每台电泵都在其高泵效的情况下运行,大大提升了潜油电泵的应用水平,达到理想的开采效果,满足油田采油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潜油电泵机组中电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负责井下潜油电泵机组运行所需电能的传输,同时也是实现井下传感器信号传输的关键.由于井下作业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经常会面临高温、高压、高酸碱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此情况下电缆的绝缘性能会受到直接影响.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针对伊拉克哈法亚油田潜油电泵的电缆结构和绝缘层出现...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因此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人们日常生活中能够正常使用电能,就要做好相关的技术应用和管理措施。研究潜油电泵的系统效率和节能效果,这对于油田原油举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潜油电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功率损耗和影响潜油电泵效率的各种因素,为潜油电泵井效率的提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潜油电泵是油田常用的一种采油设备。对潜油电泵表面进行喷漆是潜油电泵制造的最后一道工艺,能够保护潜油电泵不被锈蚀。目前国内潜油电泵喷漆都是手工喷涂,喷涂均匀性及质量难以保证,并且对操作者有很大伤害。论文叙述中研制的自动喷漆设备,能够实现自动进料和自动喷漆。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不但可实现自动喷漆,提高喷漆质量,提高喷漆效率,而且环保,减少污染,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潜油电泵井下电缆是供给井下电泵机组电能的关键部件,在传输电能的同时还可以传输井下传感器的信号。但是由于油井内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高温、高压、高酸碱度的环境下会对电缆的绝缘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从潜油电泵井下电缆结构和作用入手进行分析,确定出绝缘层老化以及损坏的原因,并对电缆绝缘被击穿的过程进行了探讨,最终确定出减少电缆击穿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卫东 《China Equipment》2009,(6X):225-225
大庆装备制造集团是由总厂、电泵公司、特车制造等多家改制而成,组建的来油田装备制造以下向国外市场潜油电泵技术得到了许多国上采油企业的认可,电潜泵采油工艺因其设备结构简单,效率高,抛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重视,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国外电潜泵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针对国内电潜泵采油大规模工业应用的需求,提出了电潜泵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该项目针对潜油电泵生产所需的绝缘材料进行国产化研究,所包括内容:1.潜油电机绕组线;2.潜油电机用槽绝缘及引出线套管;3.潜油电机引接电缆接头胶带三种。三类材料的技术指标及实测值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指标。国产化绕组线通过批量试生产,在潜油电机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产品质量、可靠性、击穿电压、耐油水性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的电缆接头材料通过在潜油电泵机组上应用试验,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和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填补了国家空白。在国内首次应用在潜油电机上,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分析、研究对比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潜油电泵采油工艺是机械采油工艺的一种,其与变频技术的结合,解决了潜油电泵稳定性差、高能耗、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使其迅速成为我国各大油田保障原油稳产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从潜油电泵传统供电方式常见问题出发,对潜油电泵变频系统的设置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现场应用实例,对比分析了变频技术应用前后潜油电泵的采油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峰 《中国设备工程》2023,(18):177-179
潜油电泵控制柜是潜油电泵控制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电泵井进行开关控制,具有保护送电线路的重要功能。在实际情况中,因为电泵井经常因为线路故障、元器件老化等故障出现停机问题,对后续的工作开展起到了很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现实情况出发,首先明确了潜油电泵控制柜的组成和功能,进而对潜油电泵控制柜常见故障及处理进行了阐述,进行了潜油电泵井的现场处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潜油电泵控制柜的分析,希望能为潜油电泵控制柜的维保运行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潜油电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全压工频恒压运行状态,而且启动过程是完全处于直接启动。因此,在启动过程中的冲击力相对比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潜油电泵的使用寿命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现代变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潜油电泵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建立起变频运行系统,实现了潜油电泵最大程度的节能,进一步提升了系统运行的自动化程度,但是屏系统在潜油电泵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优化升级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于FTA方法的潜油电泵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TA(事故树)分析法原理对潜油电泵的故障进行了分析,绘制了潜油电泵的故障树、求解了它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结构函数。对其结构重要度进行排序,找出了电泵系统的薄弱环节,给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也为进一步实现潜油电泵故障诊断系统开发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潜油电泵是多级离心泵中的一种,潜油电泵的运行过程中,电动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要想降低电动机受到影响的程度,就要适当通过变极调速、变频调速、变转差率等方式来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在潜油电泵中压变频器的影响下,完成中压变频调速驱动,中压变频调速驱动与传统的两电平输出方式相比,能够更好地控制电压波形脉冲幅值,降低电压的变化速率,有效地保护潜油电泵运行过程中的绝缘系统,实现潜油电泵运行效率的提升,延长潜油电泵的使用寿命,降低潜油电泵后期的维修运营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一、应用背景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和油田开发的需要,为了提高油田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应用机械采油方法是整个油田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潜油电泵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采油设备,近十年来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完善和发展。潜油电泵是用于井下工作的多级离心泵,同油管一起下入井内,地面电源通过变压器、控制屏和潜油电缆将电能输送给井下潜油电机,使电机带动多级离心泵旋转,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将油井中的井液举升到地面。  相似文献   

14.
周建龙 《机电信息》2024,(8):13-15+20
目前,潜油电泵在海上人工举升工艺中应用广泛。为实时监测和分析潜油电泵的运行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树莓派的潜油电泵高速电流数据采集系统。针对潜油电泵高速电流数据的采集问题,在Pyt hon编程语言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工业树莓派与MCC118模块结合实现对潜油电泵电流数据的实时采集;其次,利用工业树莓派的计算能力进行数据处理,使用I nf l uxDB数据库进行高速存储,保证1 000次/s的存储速率;最后,使用Pyqt 5中的Pyqt gr aph绘图进行可视化显示。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能够高效、准确地实时采集和存储潜油电泵高速电流数据,为后续的电泵状态的监控和故障诊断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潜油电泵设备在油田机械采用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这种设备的综合性能比较高,整体运行情况较为稳定,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油指标,我们可以采取合适的方式提高潜油电泵设备系统的效率,通过现实情况来看,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影响着潜油电泵设备系统运行效率,对于潜油电泵设备系统效率的提升,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协调好每个环节的对接关系。基于此,本文就对潜油电泵设备系统效率的提升进行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概述。  相似文献   

16.
一、广东发展潜油电泵的方针韶关发电设备厂是我省生产潜油电泵的唯一企业.根据国内外潜油电泵市场和我们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广东近期潜油电泵的发展方针应该是:以占领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走高技术、大批量、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产品质量创国内先进水平,把韶关发电设备厂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潜油电泵生产基地之一.远期发  相似文献   

17.
潜油电泵在油田开采领域中的应用体现出了扬程高、排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原油举升过程中应用潜油电泵能够有效提升油井产量,全面提升油田的采收率。当油田进入生产开采后期时,潜油电泵的实际应用效果更加明显。本文主要针对潜油电泵的优缺点以及结构形式进行分析,针对其在实际应用中常见故障及产生故障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进一步提升潜油电泵井采收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的潜油电泵-BYQY特殊型充油式潜油电泵哈尔滨潜水电泵厂宋学言,文利,周伟加油机的潜油电泵由电机和泵两大部分构成。对电机的主要性能要求是防爆。因为潜油电机的工作介质是汽油、煤油或柴油、电机工作时一旦有火花从电机腔内溢出,将引起爆炸,给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9.
潜油电泵系统故障主要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现介绍了潜油电泵系统电气故障的节点部位、故障类型及特征表现,以及海上油田常见电气故障两相接地或两相短路故障部位的初步计算判断方法,一方面有利于机采工程师对海上油田潜油电泵系统电气故障有充分了解,辅助其进行机组故障分析,另一方面可对修井作业提供作业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20.
王瀛 《机械工程师》2014,(9):237-238
根据油井井液的成分构成,对油井出砂的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全面分析了油井井液含砂对潜油电泵机组四大部件造成的影响.由于井液含砂对潜油电泵机组各功能部件的工作寿命有很大影响,必须对防砂结构和防砂材料的研究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