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坚  陈兴江  叶泉流 《水泵技术》2013,(1):11-13,22
法国日蒙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使用美国西屋公司技术生产93D和100型主泵(反应堆冷却剂循环泵),通过技术引进、吸收和再创新,至20世纪末,其生产的核主泵在世界上已处于先进水平。我国大亚湾和台山核电站主泵均由法国日蒙公司设计制造,本文通过台山核电站与大亚湾核电站主泵水力部件、轴密封等零部件的设计对比,分析日蒙公司主泵在技术方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反应堆冷却剂泵是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文中介绍了我国自主开发的轴封型反应堆冷却剂泵研发项目的必要性和项目总体研发策略,并基于华龙一号项目的设计要求,提出了轴封型主泵的总体技术方案、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及试验与鉴定项目。  相似文献   

3.
某核电厂为1000 MW压水堆核电机组,其中反应堆冷却剂泵(简称主泵,下同)采用三轴承结构主泵,该结构主泵是在国内首次应用,在机组调试运行期间,针对一回路系统参数变化对主泵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通过调节部分系统参数以改善主泵运行状态的有效措施,为后续国家"华龙一号"工程主泵的调试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哈电集团制造的"华龙一号"海外首堆K3机组3号主泵在相关方的见证下顺利完成全流量试验的所有运行试验项目,全面达到了设计要求。为此,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发来感谢信,对哈电集团提供的"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反应堆主冷却剂泵等优质产品及良好服务表示感谢,感谢哈电集团在项目供货、现场服务、核岛内安装技术支持,以及冷试期间所作的努力。从2019年初的"华龙一号"海外首堆K2机组首台主泵顺利交付出厂,哈电集团在一年  相似文献   

5.
由于主泵(轴封泵及其电动机)的重要性及其技术性的复杂性,目前其全部零部件的国产化尚未实现。本文介绍了"华龙一号"轴封型反应堆冷却剂泵配套电动机的国产化样机研制特点,简要介绍了电动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总体结构设计和各部件设计的特点,并针对该电动机的国内生产厂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6月19日,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项目——广西防城港二期工程首台反应堆冷却剂泵泵壳水压试验顺利通过验收,为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项目首台机组主泵交付及现场安装施工的按期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核主泵是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重要的核一级设备,是反应堆压力边界内的唯一能动设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与上海电气旗下凯士比核电泵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CAP系列核级泵联合研发(试验)中心共建协议》。凯士比核泵此前与上海核工院共同完成了"国和一号"湿绕组主泵的研制,CAP1000湿绕组主泵的设计研发也即将完成,为"国和"系列核电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次联合建立研发(试验)中心,将促进CAP系列核主泵技术的国产化,保障后续CAP系列核主泵的本地供货能力,促成CAP系列核主泵的批量化供货,持续提升CAP系列核主泵设计、制造、  相似文献   

8.
核主泵泵壳作为核电站一回路承压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快速断裂的性能是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察的项目。首先对2007版RCC—M规范中,关于设备进行防快速断裂分析的步骤、评定准则和分析参数的取值方法等进行了介绍。然后,按照该标准的要求,对适用于"华龙一号"堆型的核主泵泵壳进行了防快速断裂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结构的核主泵泵壳韧性良好,能够有效地防止快速断裂。  相似文献   

9.
<正>公司2016年新产品,由核电事业部承担设计开发任务。该核电环行起重机主要用于核电厂建造、运行和退役阶段的吊运服务。"华龙一号"核电站是基于国内二代加机型改进形成的三代技术,与其配套开发的"华龙一号"ACP1000+核电环行起重机项目属国内首台,该产品已申请1项发明专利并授权。本次研发的核电环行起重机由桥架、大车运行机构、主小车(200t)、副小车(35t和5t子母小  相似文献   

10.
AP 1000核电站是第三代核电发展的主流堆型。主泵是其一回路诸多核心设备中的关键设备。AP 1000主泵因其使用了屏蔽泵型式而备受业界关注。AP 1000核电的技术原创方WEC(美国西屋公司)公司后续又选择了和德国KSB公司合作推行湿绕组型主泵,再次引发对AP 1000主泵选型的讨论。湿绕组型主泵是结合了火电站炉水循环泵、沸水堆循环泵技术而形成的新的主泵型式,该主泵型式已获得了美国西屋公司认可,中国也已选定了湿绕组型主泵作为压水堆重大专项示范工程的主泵备用型式。作者亲自参与了该型主泵的采购工作,立足于自身,尝试对该型主泵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应用该型主泵的可行性,为核电站业主、设计院、工程公司三方在进行主泵设计、选型和采购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泵技术》2018,(1):49-50
近日,随着各项试验的顺利结束,中广核防城港核电“华龙一号”示范项目核级水泵鉴定工作全部顺利完成,这为“华龙一号”示范项目后续设备交付及设备安装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华龙一号”示范项目的核级水泵国产化率达到100%。由于全部核级水泵设计均选用了更高的第三代核电安全标准,因而需要重新进行研发鉴定试验,涉及88台设备、16台样机,且每台泵组均需进行承压性能试验、基准水力性能试验、介质含气试验、  相似文献   

12.
从AP1000主泵的组成和安装要求出发,阐述了对应安装工具的设计要点和边界条件。结合AP1000主泵拆装工具的设计方法和自身特点,并在首批主泵安装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主泵安装操作流程,为后续项目中主泵拆装设备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国机集团所属中国二重与上海电气在中国二重举行了"华龙一号"主泵泵壳设备合同签字仪式。中国二重和上海电气凯士比核电泵阀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了漳州1、2号核电机组6台主泵泵壳设备的供货合同。漳州1、2号核电机组为融合后"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主泵是核岛的"心脏",属于核电一回路中的关键一级设备。而泵壳产品是主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8月31日,由中核集团自主设计的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台主泵泵壳在中国一重集团大连基地顺利通过验收完成交付。这标志着我国核电装备国产化设计、制造能力实现了新的跨越,设计、制造水平实现了新的提高。主泵是核电厂的心脏,而泵壳是主泵的关键设备之一。华龙一号的安全性和寿命对主泵泵壳设计、制造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通过验收完成交付的首台华龙一号主泵泵壳是中核集团与中国一重、哈电集  相似文献   

15.
《中国设备工程》2012,(1):62-62
近日,由中国一重承制的福清1号核电机组主泵泵壳在一重核电石化事业部一次通过水压试验,成功填补了我国核电制造业的空白。该台泵壳是我国首台CPR1000堆型的锻造主泵泵壳,技术要求高,制造周期长,其成功制造为一重后序泵壳的生产制造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一重加快科研开发,拓展核电产品种类提供了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6.
"华龙一号"作为中国核电的国家品牌,是推行我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打项目。其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是安全性最高的压水堆核电机型,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2017年11月6日,由东方电机研制的首台"华龙一号"核能发电机通过了型式试验,全部指标达到和优于设计要求,标志着我国"华龙一号"首台发电机自主研制成功。主要分析了首台"华龙一号"核能发电机两大关键部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即发电机转子和定子机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CPR1000堆型核电站核岛主泵的一号密封室螺栓的两种更换方式,并且就4×4的更换方式的可行性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于后续项目建设以及运行期间的螺栓更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10月16日,中核集团福建漳州核电厂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漳州核电厂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投资约100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两台机组,总投资超过400亿元。该项目采用"华龙一号"融合技术路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之一。漳州核电厂项目的开工意味着国产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正式进入了批量化建设时代。2019年1月30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漳州核电一期项目1号、2号机组获得核准;2月22日,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福建漳州核电厂1、2号机组建造阶段环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科教纪录片《巧夺天工》,片中重磅介绍了中国自主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海内外项目,引起海内外网友关注。据悉,"华龙一号"是我国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全球最新核电安全要求,研发的第三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截至目前,"华龙一号"的落地项目包括国内正在建设的福清5号、6号机组,防城港3号、4号机组,以及海外  相似文献   

20.
《工具技术》2014,(12):79-79
<正>维也纳时间12月4-5日,ACP1000通过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反应堆通用设计审查(GRSR)。这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首次面向国际同行审查。专家认为,ACP1000在设计安全方面是成熟可靠的,满足IAEA关于先进核电技术最新设计安全要求;其在成熟技术和详细的试验验证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设计是成熟可靠的。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旗舰产品,是由中核集团的ACP1000与中国广核集团的ACPR1000+两家核电技术融合产生的。IAEA通过对ACP1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