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山西省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产业是山西省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蔬菜产业在山西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据业务部门统计,2009年,山西省蔬菜种植面积42.23万hm2,总产量1 895.94万t,商品率占蔬菜总产的77%,总产值204亿元,农民人均蔬菜收入548元.新绛、长子、寿阳、夏县等蔬菜重点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有40%以上来自蔬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但是,蔬菜产业在蔬菜标准化生产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在滨海新区乃至我国北方农作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不仅丰富了北方地区冬季蔬菜供应的种类,同时也很大程度提高了农民的实际收入。本区域内,与以往种大田或露地蔬菜相比,农民平均每亩增收1.25万元以上。设施大棚种植已成为滨海新区农业效益较高的支柱产业,是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3.
蔬菜是我县农业产业化中的传统支柱产业,县委、县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将其列为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紧紧围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县农科局不断深化蔬菜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安全为核心,以社会化服务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切实推进产业基地、质量安全、配套服务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有力地推进产业发展,蔬菜产业进一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广南县蔬菜生产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大限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很多种植者都利用温室大棚设施进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良好。但是,在种植技术、气候环境、地域差异、肥水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土壤理性化性状不断下降,种植成本也大大增加,养分失调、酸化程度加剧、土壤板结等问题层出不穷。基于此,对设施温室蔬菜施肥种类以及瓜、果类蔬菜的施肥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广大农业种植者提供帮助,促进蔬菜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甘肃省定西市高海拔冷凉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潜力的调研分析,针对蔬菜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大做强本地蔬菜产业应对的发展对策,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绥江县中城镇蔬菜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大力发展蔬菜,满足城乡市场需求,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绥江县蔬菜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大力发展蔬菜,满足城乡市场需求,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应采取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设施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是设施蔬菜,基本上实现了大中城市全年的蔬菜供应。但是,随着设施蔬菜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和基质的质量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分析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蔬菜土壤及基质质量的影响,对其优化措施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偏关县把日光节能温室反季节蔬菜作为发展“一县一业”的重要内容来抓,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科技部门全力攻关.经过多年努力,该县日光节能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以黄瓜为主的日光节能温室反季节蔬菜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同市着力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农民种植蔬菜的经济效益和积极性。但出现了蔬菜供大于求的现象,反而使种菜效益明显下降,菜农收入减少。分析讨论了蔬菜种植方面增产和增收的途经。  相似文献   

11.
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素有"小人参"之称。近十年来,泉州市承接厦门地区绿色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胡萝卜种植和加工,胡萝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泉州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为加快出口胡萝卜产业集群发展,泉州检验检疫局深入企业和基地开展了专题调研,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工种植石斛是龙陵县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新兴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文就龙陵县石斛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等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人工种植石斛的技术,为今后我县大力发展石斛产业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3.
在进入新的农业生产周期里,县委、政府继续加强了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市场蔬菜供给提升到新的台阶。在认真总结去冬今春的温室生产和今年夏秋之交的大棚生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了设施农业生产的栽培管理制度,为促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调整农业结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晋城市政府立足实际,加强研究制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新思路、新举措,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分析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现状及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也逐步得到了认可与应用。对承德蔬菜研究所承担建设的"承德蔬菜研究所物联网智能温室"项目情况进行论述,阐明了项目中物联网应用的建设情况、主要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效等。以期为今后物联网技术在设施蔬菜及其它设施农业上的应用提供依据与借鉴,进一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翟爱霞 《农机导购》2012,(11):73-75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推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根据阳泉市新建设施园艺温室生产实践,总结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要点,以帮助农民提高技术水平,增加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8.
王庆华 《农机导购》2010,(Z3):51-51
<正>云南省马铃薯种植90%集中在山区半山区,并且80%以上马铃薯种植以施用有机肥为主,是我国无公害马铃薯主要生产基地。云南省马铃薯种植涉及农民人口1000万人以上,占农业人口的1/3,近200万贫困人口依靠马铃薯维持生计,发展马铃薯产业对云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新田县农业综合开发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按照"基地带动、部门联动、特色促动、点面互动"的产业化开发思路,把土地治理与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依托新田县秀峰无公害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在该县莲花乡新屋场一带实施土地治理试点项目,创建高标准优质蔬菜基地。目前,该基地通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连续扶持,标准化种植蔬菜进2000亩,  相似文献   

20.
“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是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措施。分析了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现状问题,分享了江苏省太仓市“菜篮子”基地建设经验及做法,并尝试探索本地蔬菜产业发展方向对策,以期为蔬菜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