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畜禽疫病预防的综合措施中免疫接种是最重要的一种措施,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组织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免疫接种这个中心开展的。疫苗免疫能使动物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发生,但是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往往出现程度不等的疫苗副反应,对动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有时出现严重反应,由于得不到及时治疗出现死亡,这不仅给养殖户造成恐慌心理,出现拒防现象,而且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对动物进行主动免疫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发生对动物进行某种疫苗免疫接种后,仍然发生该病流行的情况,导致免疫失败。从理论上讲,是经免疫接种的动物,对疫苗抗原的刺激不产生应答或应答减弱,从而不产生抗体或抗体达不到预期的水平造成的。本文结合临床中常见的主动免疫失败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免疫失败原因大体归纳为两大类,即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1.客观因素(1)应激因素应激是指动物对环境变化产生的防卫反应,常见的应激因素如:圈舍中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3.
在动物疫病的防治过程中,给动物接种能预防相应疫病的疫苗,是我们在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免疫后动物还会发生相应的疫病而死亡,或者已免疫接种的动物不产生免疫应答或抗体水平很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正>在养猪生产中,除了采取科学的管理,战胜疾病的两种途径就是治疗和预防。预防生猪疾病的措施之一就是使用疫苗对付特定的疾病。疫苗通过不同途径免疫接种生猪产生免疫力,使其得到生物学抗病力。在实际生产中尽管实施免疫接种,但仍有疾病爆发流行,给养猪生产造成危害。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对确保养猪生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1)疫苗因素疫苗有一定的保质期。过期的疫苗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够使动物疾病防控得到更有效的成果,使动物能够健康成长,就必须要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对动物进行检疫,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动物的血液进行分析,使动物能够具有良好的疾病抵抗力。通过对动物的采血方式进行分析,加强对采血方式的认知,从而促进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采血是动物检疫人员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的能力,所以,检疫人员应当具备采血的主要方式,有效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规模化生猪养殖户,应有计划地给健康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可以有效地抵抗相应的传染病侵害,为使预防接种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掌握本地区传染病的种类及其发生季节、流行规率,了解猪群的生产、饲养、管理和流动情况,以便根据需要制订相应的防疫计划,适时进行预防接种。此外,在引入或输出生猪群、施行阉割术之前;应进行临时性预防注射。对疫区内尚未发病的动物,必要时可做紧急预防接种,但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被激化病猪。通常的免疫如下:  相似文献   

7.
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免疫能否成功取决于疫苗、环境、动物营养、疫病、免疫程序、人为原因及药物等因素。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免疫失败,甚至引起疫病爆发。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的迅速发展以及畜牧兽医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广大养殖户对动物疫病防范意识明显增强,多数规模养殖企业都能按照动物防疫有关要求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定期给家禽免疫接种。但由于多种原因,家禽打了疫苗仍还得病,致使不少家禽染疫死亡,给养殖户造成损失。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实践,谈谈家禽打了疫苗为什么还得病的因素及对策。1.免疫操作因素(1)免疫程序不合理对动物进行疫病免疫后,其体  相似文献   

9.
植物化感作用控制水体中有害藻类的机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营养化水体会导致爆发性生长,形成水华或赤潮。水华和赤潮能耗尽水体中溶解氧,使水生动物窒息而死,给水生养殖带来损失。同时,很多藻类能产生藻毒素,会使各种动物中毒或通过食物链传递威胁人类的健康。利用大麦秸秆的化感作用控制水体中有害藻类的研究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动物免疫接种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免疫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动物防疫的成败,我从事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以来,经过反复摸索不断探讨,感到在免疫工作上必须抓好6个关键环节。1.疫苗的保存和运输(1)保存各类疫苗应保存在低温、阴凉的场所。灭活苗、油剂苗应在2℃~15℃冷藏,防止冻结,病毒活疫苗应在0℃以下冷冻保存,有的进口疫苗可在8℃左右保存,因此在保存各类疫苗时按照说明书的保存方法保存。(2)运送运送疫苗的途中应避免日光直射和高温、防止反复冻融,在防疫时防疫人员应带上疫苗冷藏箱,冷  相似文献   

11.
<正>1.采取合理的防疫措施搞好免疫接种,是预防猪场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下面是一般中、小型猪场常用的免疫程序,仅供养猪场(户)参考。(1)猪瘟①种公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兔化弱毒苗各免疫1次。②种母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兔化弱毒苗各免疫接种1次或在母猪产前30d免疫接种1次。③仔猪:20日龄及70日龄各用猪瘟兔化弱毒苗免疫接种1次,也有在仔猪出生后未吮初乳前用猪瘟兔化毒苗免疫接种1次,接种后2h可哺乳,于70日龄加强免疫1次。  相似文献   

12.
低压环境动物舱主要用于研究动物在低压生活环境的机理反应和抵抗力。本控制系统以密封舱内的空气压力、流量、温湿度、二氧化碳、氧气等各类环境变量为模拟和测控对象。以西门子S7-300PLC作为低压密封舱的控制核心,以DELL电脑作为上位机,电脑上安装CP 5611通讯卡与PLC进行通讯。  相似文献   

13.
进入秋季,动物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各种疾病侵袭身体,而且秋季是猪链球菌病高发季节,因此应加大预防猪链球菌病的力度,减少该病的发生,现就猪链球菌病的防治问题和大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福利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认识到动物福利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文章通过动物福利含义、历史和我国现状,动物福利对畜牧业发展的作用,以及建设福利型健康养殖等3部分,就动物福利与畜牧业健康发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所谓酶系即是集动物有机体内多种酶的总称。酶系存在于动植物界的每个组织细胞中,特别是动物的消化系统。酶系的生理生化作用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及正常的生理机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酶系的产生与生理生化功能作一浅析。以使今后对酶系的研究与探讨更加深化,同时更好的运用酶系在动物机体中的重要作用来实现动物的生态平衡与健康。  相似文献   

16.
<正>养殖业的生产规律就是"两个基础一个管理",即饲草饲料基础,良种良法基础、动物防疫管理。动物防疫(疫病)是养殖技术水平的保障,只有确保动物健康,才能保证生产水平的正常发挥。冬季由于我们北方寒冷的天气环境,使奶牛体能消耗增大,再加上饲养管理经验不足、方法不当,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还会引发一些疾病。1.冬季影响奶牛生产的主要因素(1)温度的影响大同市冬季气温较低,有时风也大。奶牛最适宜温度为16℃,在这种环境温度下,奶牛的饲料  相似文献   

17.
<正>疫苗是由免疫原性较好的病原微生物或其组分、代谢产物经过特殊处理所制成的,用于人工主动免疫,预防疫病的生物制品。动物在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当体内的抗体滴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就可以抵抗这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感染,起到预防这种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型电子脉冲提毒器 DTD-A型人工电子脉冲提毒器是河南省南阳市特种动物研究中心研制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蝎子取毒器,它根据含毒动物具有防御性自然排毒的生理特点,采用电子脉冲原理,以外加电子脉冲形式,强行刺激动物毒腺器官,使之产生自然防御排毒反应.同时,在设计时按照不同有毒动物的排毒生理特性,使电子脉冲输出频率和电压幅度可在需要范围内自行调节,适用于对多种药用动物的人工提毒.该设备对动物没有损伤,对同一只动物反复多次提毒后,仍能保持其正常的生活和繁殖.  相似文献   

19.
<正>规模健康养殖是保障畜产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繁荣城乡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推进规模化健康养殖势在必行。健康养殖的概念和对健康养殖的理解,笔者认为应涵盖人和动物的健康,其含义应包括四个层次:一是饲养过程中动物的健康。要求饲养环境、圈舍设计以及养殖设施、设备和饲养管理规程等符合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利于动物健康生长与繁殖;  相似文献   

20.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1月4日农业部第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2002年5月24日农业部发布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14号)同时废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动物检疫活动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