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建筑能耗模拟是绿色建筑设计和建筑节能改造必不可少的支持工具。在利用建筑模拟软件TRNSYS的基础上,针对绿色建筑设计和建筑节能给出实际工程案例。分别模拟分析了不同热工性能的外墙、屋面、外窗及围护结构整体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得到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建筑冷热负荷的不同影响以及围护结构单体与整体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2.
相贝 《广东建材》2020,(5):35-37,73
以哈尔滨地区某体育馆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能耗模拟软件HY-EP,建立体育馆能耗分析模型,模拟研究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通过调整围护结构的各项参数,如外墙的传热系数、外窗的类型及屋面保温措施等对体育馆建筑能耗的定量影响,为严寒地区体育馆建筑节能设计与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肇庆市建筑节能现状和地区气候特征,对某办公楼现有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建筑能耗现状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为在本地区推广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提供参考和示范。  相似文献   

4.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改善对降低建筑能耗有显著的作用。运用PKPM软件对河南省某居住建筑进行能耗模拟,通过建筑优化前后的能耗对比,分析了围护结构不同部位对建筑热工性能的影响程度,运用围护结构节能措施后,节能率达到69.6%。根据净现值、动态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分析,评价了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价了围护结构不同部位节能投资变化对动态投资回收期及内部收益率的影响以及方案抗风险性能。  相似文献   

5.
我国寒冷地区的既有住宅建筑多属砖混结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墙体不保温,造成了全年采暖空调能耗居高不下。改进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是节能改造的关键,而外墙节能在建筑节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采用DeST-h软件对天津市某小区的一栋住宅建筑进行能耗模拟,通过比较几组具有不同厚度保温层的外保温墙体和未保温墙体的负荷指标,分析了保温墙体对建筑负荷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经济保温层厚度。  相似文献   

6.
杨子江  李兵 《工业建筑》2011,41(7):45-49
鄂北地区既有居住建筑普遍存在热工性能差、能耗大的问题。通过对孝感地区气候特征、既有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以及当前湖北省既有居住建筑实行节能改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既有住宅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7.
白延林  朱吉顶 《中国建材》2008,(11):107-109
引言 目前,河南省既有居住建筑9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大多数达小到节能标准要求,亟需改造.在建筑物的总传热耗热量中,约70%~80%的热量是通过围护结构损失的,因而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其对保温节能的贡献率应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本文拟以郑州地区的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为例进行探讨,并借助DEST软件进行节能改造的能耗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8.
建筑围护结构是划分建筑内外空间的界面系统,是构成建筑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热工性能是影响整体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视觉印象。根据热工原理,以热阻和传热系数为衡量标准,针对西欧推广的太阳能建筑围护结构模块提出较科学的计算方法,采用Energy Plus软件对能耗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模块化太阳能建筑围护结构的制冷能耗相较普通墙体减少了14.80%,比普通围护结构(墙体、屋面)减少了20.33%,具有较好的能源效益。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太阳能捕集装置与建筑围护结构一体化设计,既能改善住宅建筑因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而增加负荷的问题,还可以降低成本而不影响建筑材料的安装/拆除/再利用的质量,从而将建筑、技术、美学融为一体,实现太阳能建筑视觉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建筑非透明外墙面材料热工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英  王玉卓 《建筑技术》2009,40(1):38-41
建筑外饰面是围护结构抵御外界气候影响的第一道防线,其材料的热工性能将直接影响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通过对围护结构传热过程的分析认为,影响外饰面材料热工性能的参数主要是表面黑度和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系数。这些影响与材料的颜色、粗糙度、材质有关。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北京不同墙面颜色、粗糙度、材质对墙面温度的影响,并用建筑模拟分析软件DeST分析了不同黑度和太阳辐射热吸收系数的外饰面材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北疆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冬季漫长且气温低寒。本文以北疆地区某乡村住宅作为研究对象。论文先利用能耗模拟软件DesignBuilder对住宅进行模拟研究,结果显示:采暖能耗是北疆地区乡村住宅建筑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CO2排放量与采暖系统耗能存在较大的正相关性;外墙、屋顶热工性能差是造成采暖能耗高的主要原因。随后论文针对外墙、屋顶构造做法建立多种模型进行模拟,并利用Origin软件探讨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影响建筑能耗的内在关系。本文的研究为当地乡村住宅节能改造提供依据,有利于当地建筑节能和低碳减排。  相似文献   

11.
废弃工业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差,不能满足现行国家节能标准的要求,在再利用改造过程中必须同时对其进行节能改造。首先,提出热工性能限值和经济性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外窗、外墙和屋面热工性能的相互影响,建立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设计模型,确定合理的外窗热工性能以及屋面和外墙保温层厚度的方法,以实现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整体优化。最后,以徐州地区某废弃供热锅炉房为例,验证废弃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存在的热工缺陷、建筑能耗大等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和测试,分析地处严寒地区的石河子大学绿苑区7号办公楼的围护结构现状、室内热环境和建筑使用情况,对该建筑能耗现状进行诊断,从围护结构和供暖方式2个方面提出节能改造方案。借助DeST-C软件进行节能改造前后建筑能耗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对改造方案的节能潜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改造建议,为新疆以及严寒地区高校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北方建筑采暖能耗在全国建筑运行总能耗中占比较大,在城市更新大背景下,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势在必行,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不同建筑的能耗和室内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使用传统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方法很难对一定区域内的既有建筑群开展热工性能诊治工作,大规模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时,缺乏科学和量化的筛查方法以确定不同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的优先级及节能改造潜力。借助无人机红外热像技术,研究城市信息模型(CIM)-建筑三维热红外模型库的搭建方法,并基于此提出采暖建筑高热损失的快速筛查方法,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实现对既有采暖建筑运行热损失的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以某大型商场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全年动态能耗模拟软件DeST-c,模拟研究该建筑在三种不同气候分区下(严寒气候区、寒冷气候区及夏热冬冷气候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与建筑能耗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保温层厚度改变对建筑累计热负荷影响较大,对建筑累计冷负荷影响较小。利用全寿命期费用评价方法,得出该商场建筑在哈尔滨、北京、上海的最佳保温层厚度区间分别为90mm至100mm、70mm至80mm、30mm至40mm。研究成果对制定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节能方案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15.
以夏热冬暖地区典型城市广州为例,使用动态能耗模拟软件DeST-C对该地区某户内变电站配电装置楼建筑能耗进行模拟,研究在无自然通风条件下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空调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空调能耗随外墙传热系数的增大而降低,随屋面传热系数的增大而降低,随外窗传热系数的增大而降低,随外窗遮阳系数的增大而升高。当进行节能设计时,应优先考虑外墙的热工性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村居住建筑热工性能较差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1]改善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节约能耗,2009年陕西省颁布了《陕西省农村建筑节能技术导则》。文章通过对陕南地区农村居住建筑围护结构构造的分析,以安康市石泉县一栋典型砖混结构建筑为例,提出适合陕南地区的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方案,并用Design-Builder软件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围护结构设计前后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变化,发现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后,建筑室内热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砌块别墅建筑热工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混凝土砌块别墅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及其对建筑物能耗的影响,本文以上海地区的典型混凝土砌块别墅楼盘为建筑物理模型。该模型的两种围护结构方案采用了建筑物能耗分析软件DeST进行动态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物屋面和墙体加保温层、门窗采用低传热系数门窗,不改变建筑物其他构造,就能大幅度减少建筑物的空调采暖能耗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东省既有中小学教学楼围护结构应用现状调研,分析既有教学楼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与节能标准的差距,结合济南某小学教学楼案例,借助DEST软件,对教学楼的建筑能耗情况进行模拟分析,提出相应的节能改造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目前河南省农村建筑的节能发展现状,对河南省农村现有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了调研和总结。结果表明,既有农村建筑的墙体、屋面和门窗等的热工性能整体较差,导致供暖和制冷能耗很大。选取典型河南省农村建筑进行了围护结构改造设计,利用PKPM软件对改造前后的建筑能效提升率和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出可依据屋面、外墙、外门窗的优先顺序来确定既有农村建筑能效提升路线。其中:对屋面进行改造,其能效提升率相对较高、成本较低,保温层厚度可选取大于50 mm;对外墙进行改造,保温层厚度可选取大于40 mm,当有多面外墙需要改造时,优先改造北面墙。该改造方案可为既有农村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参考,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严寒地区的建筑能耗中围护结构的热传导占主导地位,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于降低建筑能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严寒地区,公共建筑的全年空调采暖能耗中,大约有50%由外围护结构传热所消耗。因此对于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从建筑的体形系数、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出发,采用DEST能耗模拟软件来分析办公楼建筑能耗,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严寒B沈阳地区,建立办公室模型,分析办公楼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于室内设备耗能的影响。指出建筑设计和规划中要尽量选取建筑底面形状接近圆形或者是方形的建筑并且尽量选取中高层建筑来降低建筑的体形系数;严寒B区的地方传热系数一般K≤0.5W/m2·K,窗户和屋顶尽量选择传热系数低的材料,通过降低传热系数来达到保温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